蘇格拉底說:娶個好妻子,你将會幸福,娶到壞妻子,你将成為哲學家。
有了模闆,人生是可以預測的。蘇格拉底就預測了自己的人生。
同一時代,東方偉人孔子也受困于婚姻,他卻感概:“唯女子與小人難養。近則不遜,遠則怨。”并最後選擇離婚。
無論東方還是西方,無論古代還是現代,婚姻都是一場靈魂考驗。
既然是考驗,就有訓練。絕大多數人沒有這方面訓練,尤其是女人。原生家庭給她的,她照單全收。
我們都是獨一無二的降生,父母對我們都是有所期待的。如果你的降生是為了給出那份禮物,以此為契機,人生将會怎麼演繹呢?
信念直接決定了你在現實世界的境遇。受害者思維,即便擁有一座金山,他也認為是個陷阱,害怕被索取,害怕自己給不了,害怕自己不配擁有。
這是一個生命模闆
G”,在第二圈寫了“選擇”,第三圈是“創傷—痛苦”,第四圈是“負罪感—苛責”,最外圈是“角色、責任、還債”。
“這是我一直在努力搭建的大模型的簡化版,”他解釋道,“這個模型基于一大共識:我們來到這個充滿奇妙天賦、才華和奇迹的世界,初衷是将自己的禮物送給每個人。比方說,”他指着中間的“G”說,“這就是你來到人間希望送出的一份禮物。但出于某種原因,你沒把它送出去。你選擇不這麼做。”他指向第二圈,然後邊說邊指向每一圈,“是創傷讓你拒絕送出禮物。創傷割裂了我們跟周圍所有人的聯系,迫使我們意識到分裂的感覺,給我們和我們愛的人帶來了痛苦。我們看着自己的家人,看到他們深受痛苦的折磨,感覺自己要為此負責,因此産生了負罪感,覺得有責任把一切變好。正是從這個時候開始,我們開始扮演角色,試圖彌補自己所作所為造成的惡果。就算我們還記得,也不會想到要送出禮物,因為負罪感讓我們覺得自己不配這麼做,甚至覺得自己根本沒有禮物可送出。我們會這麼想,是因為我們‘很壞’。
人格決定思考方式。這些思考緻力于為自己的偏見辯護,強化分裂。比如當我們得不到,就會向外求,思考各種方法,最後竹籃打水一場空。
自己才是最重要的,而且你可以換個方式思考。對于你,為生命發生的一切負責。外部,意識到生命中所有的遇見都有使命。
外物都是内心過程的反映。過程包括圖像,感受和信念。你相信分裂,感受到的就是分裂;相信整體統一,就能感受到彼此連接。
傾聽心聲,選擇為自己的選擇負責。負責,就是讓自己配得上,現實就是這種信念創造的,意圖=結果。
生命曆程就可以改寫:
1.天賦異禀/卓越不凡
2.給出内在的天賦禮物
3.感知聯結(而不是分裂)
4.愛
5.送出更多禮物
6.體會幸福、安甯
7.感知家中的幸福、安甯
8.所有人都是赢家!
大師沒有光,但可以讓我們看見光。當你看見了光,你就跟世界有了連接,當你感受到了痛苦,就呼喚愛,就進入了更強大的領域;當你獻出禮物,你就和世界融為一體。
你沒有了自己,因為你更強大。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