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代城市生活,在超市和便利店最常買的是食物,甚至有時還會去這裡解決一餐。包裝食物成為提高效率的一種解決之道。
可是你每次都會看購買的到底是什麼嘛?
我們舉個例子來測試一下:
這裡四款酸奶,如果是你,會選擇哪個?
我們看到它們正面的名稱,和标簽。
再看看後面的?
我相信,大部分人看正面的都覺得能看懂,看背面的一臉懵逼,這也是廠家希望達到的效果,哈哈哈。
買食物為什麼要看營養成分表呢?
也許有人會覺得,我身體也沒生病,也不需要減肥,選自己喜歡吃的就好了,幹嘛那麼費心。廠家就是用這種心理,把他需要我們知道的訊息印的大大的在表面,讓我們覺得,吃了這個東西就能美顔,就能瘦身,有神奇功效。
事實上食物不僅僅影響我們的身材,和我們整體的健康狀況息息相關。
比方說,食物決定了我們會不會過敏,我們的情緒激動還是消沉,最直觀的是,決定了我們下午兩三點會不會覺得精神困倦影響工作效率。
那麼從手邊的食物營養表開始,讀懂營養表,選對食物,吃對的食物,不僅是不得病,還可以提升整體的健康狀态。
我簡要的再說一下:會選擇食物,選擇對的食物
保持顔值和身材,要會看食物營養表
要保持積極的心态,有效率的工作,要學會看食物營養表
要不花冤枉錢,沒有選擇障礙,學會看食物營養表
這就是我經常說的,智慧飲食,我能決定我吃的是什麼,我吃的食物對我的身體健康有什麼影響,要學會看食物營養表。
那什麼是食物營養表呢?
所有的包裝食品的背後,都有一個方形的表格,裡面标注了這個食物的成分,一般又這樣幾種必需标注的信息:單位,每100克含多少成分,NRV,是說這個成分占每天所需的比例。
成分:能量、蛋白質、脂肪、碳水化物、鈉,這是國家規定必需标注的。
反式脂肪酸、維生素、礦物質等等,這是自願标注的。
食物的生産日期,保持條件,保質期
配料表。
那麼這個怎麼看呢?
以這個食物成分表舉例:
每100克希臘酸奶,有249千焦耳,約60千卡的能量。合每日建議3%的能量需求。
8.7克的蛋白質,合每日15%的蛋白質需求。
食品配料:脫脂牛奶、保加利亞乳酸杆菌、嗜熱鍊球菌
分析一下,這是一個典型的低能量優質蛋白質食物,非常合适瘦身減肥食用。全部的配方隻有脫脂牛奶的2種乳酸菌。
“NRV%”是什麼呢?
NRV%"簡單的說就是指每100g(毫升)食品中,所含的營養素占人體一天所需營養素的百分比。從而可以讓我們更加直觀的了解到,自己吃進肚子裡的食物,是否達标或超标。
能量
總能量主要來自碳水化合物、蛋白質和脂肪,這三大産能營養素的能量總和,食物的能量為我們保證了基礎的生命活動、和日常運動所需的動力。
我國營養成分表中默認熱量單位為千焦(kJ)。
蛋白質
蛋白質作為人體必要的營養素,在牛奶、酸奶及奶酪等乳制品、肉類制品中,含量都很突出。蛋白質在營養成分表中,也可以作為判斷食物好壞的标準。 例如,國家标準規定:全脂或低脂牛奶,蛋白質不應低于2.9%。
也就是說,在營養成分表中,每100ml全脂或低脂牛奶,蛋白質的含量不應低于2.9g。比如說廣告中經常出現的“早餐奶”為例,每100g這款早餐奶的蛋白質含量隻有 4%,即2.4g。最多能算是調制乳,而非純牛奶。
而國家規定的,高蛋白質食物,蛋白質含量應在6%以上,因此我們就知道,無論一個牛奶的廣告怎麼宣傳它蛋白質含量高,也不能稱為高蛋白質食物。它最多就是比别的牛奶高出那麼一點點而已。
脂肪
首先要明确一點,脂肪并非完全有害,必要的脂肪酸是人體必需的營養素,把握好量才是關鍵。食品中常見的脂肪來源除了堅果類、食用油、油炸類以外,隐形的脂肪是我們的盲點,如最常見的沙拉醬,蛋黃醬。
碳水化合物
碳水化合物是身體主要的能量來源。一般來講,配料表中,小麥粉、玉米澱粉靠前的食品,在營養成分表中,碳水化合物的含量更高。但需要注意的是,我國的營養标簽政策,并沒有強制要求将糖含量獨立标明,所以有些富含白砂糖或果葡糖漿等添加糖的食品,雖然沒有單獨标示糖含量,但從碳水化合物含量就能看出,它的含糖量很高。
近年來,「添加糖」越發受到重視。專家認為,食品中過多添加糖的危害,甚至超過了脂肪。
尤其要注意白砂糖、果葡糖漿等添加糖,如果它們出現在配料表前3位,就說明碳水化合物總量是偏高的。
如,某“0脂肪乳酸菌飲品”,配料中雖然沒有「小麥粉」,但過多的白砂糖及果葡糖漿,也會讓一整瓶飲料的碳水含量升高。
(下次别再被騙啦)
鈉
核心營養素中,最容易被忽視的就是鈉了。大多數人如今都對做飯時候少加鹽是有意識的,但卻很少有人關注包裝食品中的鹽含量。例如話梅,女生零嘴時間的最愛啊。如果你留心看一眼營養成分表中的鈉含量,每 100g 的話梅含有 2512mg 鈉,看起來好像沒什麼感覺?再看一眼 NRV%,鈉的 NRV% 高達126%,也就是說今天如果你吃了100g這種話梅,那你今天真的真的不用再吃鹽了...
還有方便面,面餅和調料包的總鈉含量,也是爆表…
營養标簽小花招,不要中槍哦~
除了上面的基礎小知識外,還要記得一點:
食物的營養标簽可不是完全一樣的哦,很多商家為了讓自己的産品更好賣,會做點想蒙騙大家的小花招。
花招1
能量單位不同,能量值翻4倍!
首先,不同食品的熱量單位并不一定就相同,一般,能量是用kJ為單位的,但也有用Kcal作單位的,有些商家為了讓食品熱量比較低,會以大卡為單位,可是事實上,每1大卡的熱量相當于是4.2千焦左右呢!
比如下面這張營養成分表,能量标識的是500,但是仔細一看,500後面跟着的單位是Kcal,如果換算成kJ,就是2000kJ ,差不多是4碗米飯的熱量了。
花招2
看似熱量低,實際熱量爆表!
很多高熱量零食,比如薯片、餅幹等,為了讓熱量和脂肪量看上去更低,并不是以每 100g 為單位,而是以每小份做單位的。
所以雖然标識的熱量變低了,隻要稍微換算一下,就會發現熱量、脂肪含量遠遠超标!
上面這張圖裡的能量是555kJ,看上去并不是很高吧,但這隻是一份25克的熱量,換算成常見的每100克,能量就是2220kJ,足足比原來高了300%,
粗心的童鞋可能一吃就容易吃多了……
花招3
配料表裡藏了更多貓膩
除了營養成分表,配料表也是相當有價值的食品信息。
我國法律規定,食品配料表必須如實記錄食品的真實成分。所以,如果你不想吃有太多添加劑的食品,看一眼标簽就一目了然啦~
每個食物标簽上列出的各種成分,是必須要按照比例成分從高到低排列的,也就是說,含量越高的成分排的越靠前,這樣,就可以通過配料表,知道吃進肚子裡的到底是什麼。
比如上面這張圖裡的配料表,這款薯片的主要成分是馬鈴薯,所以排在第1名,植物油則是用得第2多的配料,剩下一堆根本看不明白的化學名稱,就是食品添加劑啦。
花招4
無糖、脫脂、低熱量、0反式脂肪
現在還有很多食品,會有一些食物标簽,如無糖、低糖、脫脂、0反式脂肪等等。
無糖:100g固體或100ml液體食品中,含糖量不高于0.5g
低糖:100g固體或100ml液體食品中,含糖量不高于5g
脫脂:脫脂的乳品脂肪含量一般是在1%以下
0反式脂肪:每100克産品中含反式脂肪酸含量小于等于0.3g
不僅如此,為了改善口感,食品商家一般還會做這些小手腳:
無糖和低糖的食品,很可能脂肪含量比較高,例如全麥餅幹,無糖餅幹
而脫脂的食品則可能會添加大量糖分。
而當某種食品标注反式脂肪酸含量為“0”時,隻能說明,商家所用氫化植物油中,反式脂肪含量很少。但與此同時會用棕榈油、動物油脂等來代替。無論是氫化得比較完全的植物油還是棕榈油,都屬于飽和程度非常高的油脂。即便沒有了反式脂肪的困擾,攝入過多的飽和脂肪,同樣會增加心血管疾病的風險、對保持健康體重也是負貢獻。
加工食品中的氫化植物油,是反式脂肪酸産生的主要來源。
無論食品包裝袋上标不标示,在配料表中隐藏反式脂肪酸的暗示語有:
氫化植物油、部分氫化植物油、氫化棕榈油、精煉棕榈油、精煉植物油、精煉食用植物油、代可可脂、食用氫化油、精煉菜籽油、氫化大豆油、植物起酥油、人造奶油、植脂末、人造黃油、起酥油、植物奶油、氫化菜油、固體菜油、酥油、人造酥油。
說了那麼多,大家能判斷開篇的選擇題了嘛?
當當當。。。。。
看配料表
對于酸奶來說,最基礎的原料應該是牛奶和乳酸菌,所以在配料表中,排列靠前的也應該是生牛乳和乳酸菌。
A的配料表中水是第一位,并不能被稱為酸奶。酸奶在發酵過程中由于乳酸菌的加入,會将葡萄糖轉化為乳酸,口感偏酸。但大部商家為了保證口感,會額外添加大量的糖,所以C比B要值得選擇。
看營養成分表
當然對于酸奶還有一個更方便的小技巧,就是直接看營養成分表的蛋白質含量,根據我國發酵乳食品安全國家标準,發酵乳的蛋白質含量必須不低于 2.9%,風味發酵乳的蛋白質含量必須不低于 2.3%,蛋白質含量低于 2.3%,即為乳酸菌飲料,而非真正意義上的酸奶。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