黎明咬破夜的唇,将那抹血迹留于天際,于是愈發不可收拾地擴散開來。此時,雞鳴,犬吠,炊煙袅袅從山間處遊蕩起來了,曼妙飄搖地隐進了樹林裡。
父親便先起了床,用麻利的手腳洗完那粗礦的臉頰,扛上鋤頭,“吱―――”地打開門,朝外面走去。兒子的動作顯得生疏了許多。摸下床,一捧清水潑灑在睡意朦胧的臉上,清醒了自己,水盆中一圈一圈漾着他惺忪的睡眼。然後拎起竈上昨夜準備好的幹糧,朝着晨霧中那個略有些佝偻的身影奔去……
這真是一方好秀美的水土。是啊,來這裡旅行的人都這麼說。綠水環抱着青山,相環相繞,相互依偎,美了這裡的風景,也美了這裡的人。
隻是光着腳的兒子不懂,為何如此迷人的風景,留不住那張記憶深處母親模糊的臉,讓爹和自己成日守着那一畝三分的土地,還讓自己光着腳丫子滿山遍野的溜達。隻是這些疑問,似乎都沒有個清晰的答案,兒子疑惑,山水也疑惑了。
那一畝三分的地,便是當地人稱作“唐家梁”的山間小凹地。面積不大,卻隐着兒子童年所有的歡娛,拔草、鋤地、播種、澆水、施肥,甚至是看着太陽從山的那邊落下。而此刻,兒子和父親正躬着背忙碌的勞作着。
半饷兒子累了,直起腰來說道:“爹,我還得在這裡多久?”
父親一怔,“說啥?孩子。”
兒子又說:“爹,老師說讓我回學校上課……”
父親沒回話,雙眉稍稍蹙了一下。
兒子繼續說道:“爹,老師說了,上了學,有了學識,就能走出大山。山的那邊可大了!老師說出了山,就能讓視野變大”。
爹疑惑的說着:“啥,‘四野’不‘視野’的?咱隻懂種地,隻會種地”。
兒子不回嘴了。他懂爹的脾氣。隻是他用稚嫩的眼睛,瞅了瞅雲霧彌漫的山巅,又 繼續低下頭勞作。
而爹也納悶了。“山的那邊,真有‘視野’麼?說不準有,要不他媽為啥死活不肯回來?―――不想咯,不想咯。”
正午,山霧便揭開了面紗,山才筆挺地屹于水中,父子倆歇下來,坐在田埂上。父親黝黑的臉上沾滿汗水,手一抹,便又沾上些泥土的芳香。
兒子又呆了,望着山的那邊。
“孩子,又怔!快吃,幹活。”兒子收回眼神,有些失落。于是,又開始勞作。
紅日西薄。天際再次被染紅,不過,是金燦燦的,烘得兒子的心暖暖的。
兒子眯縫着眼,似乎在眺望着什麼,臉頰紅彤彤的,又有話要說,“爹,瞧!”
爹也直起身子。
“爹,看。太陽落到山的那邊去了。那裡肯定遍地都是金子。太陽也喜歡那邊”。
爹突然有了想哭的念頭。是呀!說不準孩子出了山,還能找回他娘呢!想到這裡,心裡不禁幻想出他娘回來的情景,心裡也就暖了。
“孩子,上學去吧!爹許了。”兒子臉上真的暖了。他能回學校了,能有“視野”了。
回到學校的兒子,在老師的指引和教導下茁壯成長,積極進取,刻苦鑽研,增長了見識,豐富了見聞,開闊了“視野”。
爹感受到了兒子的成長和變化,他笑了,那質樸無華而又炯炯有神的雙眼。閃耀着光。
山和水似乎找到答案了,靈動如畫,眷顧着那一方水土……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