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學習目标
1.會認本課4個生字,會寫9個生字,理解生字組成的詞語。
2.準确朗讀課文,注意詞句間的停頓。
3.能借助注釋,用自己的話講一講這兩個故事。
4.了解文章特點,感受人物的精神品格,領悟其中的道理。
二、我會寫注音及組詞
囊:náng(行囊、囊括、錦囊妙計)
螢:yíng(螢光、流螢、螢火蟲)
恭:gōng(恭敬、恭維、玩世不恭)
勤:qín(勤奮、勤勞、勤快)
博:bó(博覽、博學、地大物博)
貧:pín(貧困、貧窮、一貧如洗)
焉:yān(心不在焉、罪莫大焉)
逢:féng(相逢、每逢、狹路相逢)
卒:zú(士卒、卒歲、卒業)
三、我會認注音及組詞
杵:chǔ(鐵杵、杵臼、木杵)
四、多音字
盛:shèng(茂盛)chéng(盛飯)
磨:mó(磨煉)mò(石磨坊)
五、課文翻譯
囊螢夜讀
車胤謹慎勤勞而不知疲倦,知識廣博,學問精通。(車胤)家境貧寒,不能經常得到香油(點燈,以便在燈下讀書),夏天的夜晚,車胤就用白絹做成透光的袋子,裝上幾十個螢火蟲照着書本,夜以繼日(用夜晚接着白天)地學習着。
鐵杵成針
磨針溪在眉州象耳山下。世間相傳李白在山中讀書,還沒有讀完,就放棄離去了。過了這條小溪,(李白)看見一位老婆婆正在磨鐵杵。(李白感到奇怪)便問她(老婆婆)回答:“我想要做針。”李白被她的意志感動,就回到山上完成學業。
六、問題歸納
1.讀了《囊螢夜讀》這個故事,結合現在的學習環境,說說你的感想。
與古人學習條件(尤其是車胤這種想在夜晚看書連燈油都缺乏的條件)相比,今天的學習環境實在太好了,我們坐在燈火通明的屋子裡,不僅有紙質書,還有電子書,可以随時随地看書。我們應該珍惜今天良好的學習環境,學習古人勤學苦讀的精神,認真努力學習更多知識。
2.為什麼要寫李白“未成,棄去”?
此處“未成,棄去”與故事結尾處“還卒業”形成鮮明的對比,突出老婆婆鐵杵成針的意志對李白的影響極大。
七、課文主題
《囊螢夜讀》講述了車胤家境貧困,晚上捉了螢火蟲放在袋子裡照着書本讀書的故事。這則小故事告訴我們,無論環境多麼惡劣,隻要我們創造條件勤奮苦學,最終一定能學有所成。
《鐵杵成針》講述了李白小時候貪玩不愛學習,受到老婆婆鐵杵磨成針的精神鼓舞,繼續學習,最終完成學業的故事。這則小故事告訴我們,不管做什麼事,隻要認真去做,堅持不懈都能成功。
教材課後習題參考答案
1.借助注釋,理解課文中每句話的意思,再正确、流利地朗讀課文。
《囊螢夜讀》:車胤謙遜有禮、勤奮而不知疲倦,知識廣博,學問精通。(車胤)家境貧寒,不能經常得到香油(點燈,以便在燈下讀書)。夏天的夜晚,(車胤)就用白絹做成(透光的)袋子,裝幾十隻螢火蟲照着書本,用夜晚接着白天學習。
《鐵杵成針》:磨針溪在象耳山腳下。世世代代相傳李太白在山中讀書的時候,沒有完成好自己的學業,就放棄學習離開了。他路過這條小溪,遇見一位老婦人在磨鐵棒。于是問她在幹什麼,老婦人說:“我想把它磨成針。”李白被她的意志感動,回去完成了學業。更多資料請關注公衆号:小學語文網
2.照樣子,根據課文内容填一填。
貧:貧寒。棄:放棄。
圖文解讀
參考答案:
一、讀拼音,寫詞語。
行囊 恭敬 勤奮 博學
勤奮 重逢 士卒 磨煉
二、比一比,再組詞。
熒(熒光) 逢(重逢)碎(碎片)貧(貧窮)恭(恭敬)
螢(螢火蟲) 縫(門縫)卒(士卒)芬(芬芳)共(總共)
三、多音字組詞。
shènɡ 盛開 mó 磨煉
chénɡ 盛飯 mò 磨坊
四、近義詞。
貧窮—(貧困)重逢—(重遇)恭敬—(尊敬)
五、反義詞。
貧窮—(富有)恭敬—(鄙視)心不在焉—(全神貫注)
六、解釋帶“ ”的字詞。
1、胤恭勤不倦,博學多通。
恭勤:肅靜勤勉。
通:通曉,明白。
2、世傳李太白讀書山中,未成,棄去。
未成:沒有完成。
去:離去。
七、按課文内容回答相應的問題。
(一)
1、解釋下列的句子意思。
家貧不常得油,夏日則練囊盛數十螢火以照書,以夜繼日焉。
車胤家境貧寒,不能經常得到油來點燈,夏天的夜晚就用白色薄絹的口袋裝幾十隻螢火蟲照看書本,夜以繼日地學習。
2、這則文言文主要表現了車胤勤奮刻苦的精神。
(二)
1、解釋下列的句子意思。
過是溪,逢老媪方磨鐵杵。問之,曰:“欲作針。”太白感其意,還卒業。
他路過這條小溪,遇見一位老婦人正在磨鐵棒。(李白)問她在幹什麼,老婦人說:“我想把它磨成針。”李白被她的意志感動,就回去完成了學業。
2、從這則文言文中,我們明白的道理是:無論做什麼事,隻要有恒心,就一定會成功。
3、《囊螢映雪》和《鐵杵成針》中,作者塑造車胤和李白這兩個人物時有什麼不同之處?
《囊螢映雪》是通過車胤在家境貧寒時像辦法克服困難來讀書的事例,表現他勤奮好學的品質;而《鐵杵成針》是通過對李白前後不同的表現的刻畫,表現了李白及時悔改而發奮用功的品質。
課堂練習2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