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粽子全過程來啦~
轉眼間,端午就要到了。
回憶起家裡長輩們靈巧的雙手把着粽葉,一折一翻間,一個個可愛的粽子就包好了。你要問他們,怎麼能這麼迅速包出這麼好看的粽子,得到的答案基本上可以總結為“唯手熟爾”。
那麼,幾乎沒包過粽子“手不熟”的年輕人,如何掌握包粽子的技能呢?
不如,看一看我們上個周末的“包粽子曆險記”吧。
Step1.食材買起來!
買食材之前,我們得解決一個千古難題:甜粽子還是鹹粽子?
小孩子才會做選擇,我們成年人都要!稍加一番讨論,我們就決定包三種口味的粽子,甜鹹皆有:紅豆沙、筍幹豆腐、梅幹菜素肉。
素肉早早就在冰箱備好了,因此我們需要購入的食材有:糯米、粽葉、筍幹、老豆腐、梅幹菜、豆沙。
紅豆沙嘗的時候挺甜,但包出來之後,甜味并不不明顯,所以買來的紅豆沙如果嘗起來剛剛好,那麼包粽子的時候還需要再加一些糖進去調味。也可以自己做,這樣不僅可以精準掌握豆沙顆粒程度,也可以掌控甜味。
粽葉可供選擇的有新鮮粽葉和幹粽葉,在買之前記得觀察好葉片是否完整。我們買到的幹粽葉不太好,煮出來之後,粽葉的清香并不多。因此,購買粽葉其實也是一門小學問,大家可自行網絡搜索一下or詢問家裡的長輩。
Step2.食材處理起來!
我們提前一天晚上就将糯米和幹粽葉泡上了冷水,但需要劃重點的是,糯米其實不需要泡這麼久,時間太久了,糯米會有點粉化,最後煮出來的口感過軟,一般三四個小時即可。
為了讓我們的粽子看上去更加營養,包粽子之前我們還泡了點藜麥加進去。
至于餡料的處理,就更簡單啦。
梅幹菜炒素肉,梅幹菜稍微浸泡個十分鐘,下油鍋炒出香味,再将素肉倒入鍋内,翻炒熟透即可。
豆腐筍幹,筍幹洗去鹽分,豆腐先下鍋翻炒,之後放進筍幹,炒熟即可。
調味按照平時的喜好來,但要比平時調味更重一些,畢竟是要包到粽子裡經受糯米和水分的雙重考驗!
泡好的糯米水分瀝幹,三分之一分出來,留作包豆沙餡兒。
剩下的三分之二糯米,倒入老抽、生抽、王守義十三香、孜然、鹽等調味料攪拌均勻,上色主要靠老抽,顔色不夠深的話,補點老抽就行。調過味的糯米,用作來包鹹口粽。
以上,包粽子的前期準備工作,可算是完成了。下一步,終于要開始包粽子了。
Step3.粽子包起來!友情提醒各位請準備好繩子!!!不然就會像我們這樣淪落到用縫衣線自制粽繩。
“粽葉的光面朝裡,這樣糯米不容易粘在粽葉上,之後好剝。”
“細一點的粽葉可以兩張放在一起包。”
聽起來我們理論知識相當豐富,但包起來完全不是那麼個回事。尤其是這第一個粽子,是最難的。一會兒這裡漏米,一會兒那裡捏不住,連系繩子還得兩個人共同協作。
好在,包了幾個之後,大家也逐漸上了手。知道根據自己手的大小,來調整粽子的大小;糯米不要放太滿,不然會容易漏出來……
雖然包出來的粽子各種奇形怪狀,但總有幾個顯得十分“眉清目秀”。真·唯手熟爾!
Step4.粽子煮起來!吃起來!
最終,這些一看就會被家長們嫌棄的粽子,挨個下了鍋,經過漫長兩個小時的等待,我們吃上了辛苦大半天包好的粽子。
口感上,因為糯米泡的是在有些久,所以粽子口感偏軟了一些。口味上,紅豆沙不夠甜,所以我們蘸了白糖,别有一番風味;剩下兩種鹹口的粽子,倒是味道很不錯,yummy!
雖然還有很大的進步空間,但我們一緻認為這第一次包粽子的體驗,還是相當成功的。
我想,本次包粽子的小練手,也夠我們端午節回家的時候,在家人面前小露一手了!(大概)
在此,提前祝大家端午節快樂,和家人幸福安康!
—End—
壹素界原創出品
歡迎随手轉發朋友圈、微信群
如需轉載,請于後台回複“轉載”獲得授權
文&編者 | 遊客與木
圖片 | 百度、壹素界
視頻 | 壹素界
支持原創,關注壹素界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