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部日本電影《借着雨點說愛你》豆瓣8.5高分,拿下2004年度日本電影票房季軍的好成績。
2018年一部韓國電影由蘇志燮、孫藝珍主演的《現在去見你》,豆瓣打出8.3分的高評分。
這兩部電影都改編自一本日本小說:市川拓司的《相約在雨季》,這本書出版當年還熱銷一百二十萬冊。
還有10集日劇《現在,很想見你》豆瓣評分8.6分,到底是什麼故事内核,可以一拍再拍,十幾年好評不斷?
追本溯源,回到日本作家市川拓司的純愛文字中,看看這個故事為何這麼火?
- 01 -
穿越、重生
國内的穿越劇一直在宮鬥的泥潭中爬不出來,今年的電視劇《贅婿》男性穿越題材較少,算是标新立異,要說颠覆穿越感的還屬賈玲的電影《你好,李煥英》。
《你好,李煥英》是從現在穿越到過去的,主要背景是上世紀80年代國營廠區的工人文化,那是屬于媽媽的時代。
看《廬山戀》、自己做連衣裙、公園泛舟處對象……一片懷舊情懷。
再看看“重生”題材,今年要屬韓劇《媽媽你好,再見》收視率最高。劇情圍繞女主待産期意外車禍死亡後,作為鬼魂隐形生活在丈夫孩子身邊五年,某一天真身再現,重新回到生活中,卻面臨種種現實問題的尴尬......
兩部劇注重的交錯時空下親情的重合、分離的體驗,穿越和重生的題材擴大了主人公的生存空間。
《相約在雨季》是同一個人前後時空能夠自圓其說,利用穿越和重生概念,意在情愛輪回,情感交錯中互勉及延續。
單身爸爸巧君帶着六歲兒子艱難地生活着,巧君身患心理疾病,時常造成生理失衡,導緻生命危急重重,無疑使父子倆本來就清苦的生活雪上加霜。
巧君患有幽閉恐懼症,且迷迷糊糊。6歲的佑司獨自一人去看電影,巧君在咖啡館等待期間寫起小說,想起接佑司時,電影已經結束一個小時後。
小小的佑司吧嗒吧嗒落淚說:“别把我一個人扔下,别忘了我”的台詞讓讀者心疼不已。
至此也就理解了小說開頭泠去世前一周說得“放心不下啊”,是包含着多少的擔心。
就在這樣的雨季,泠回來了,去世一年後,一個失去一切記憶地泠回到父子身邊。
到底是幽靈?還是時空穿梭?
這部小說最巧妙之處就在此,跟着巧君的視角,我們堅信是靈魂回家,甚至更樂觀地暢想是重生,但确實如此小說走向就此落俗了。
一切答案在重溫三口之家美好生活的6個星期後揭曉。
巧君和佑司把這6個星期的時空拉回到一年前,女主泠去世的時光,繼續溫存家庭美滿的生活。
巧君每日給“幽靈”妻子講述從十五歲相識到二十八歲兩人離别的點滴過往。有趣的是,傾聽者一無所知的泠,某種程度上與讀者在同頻中。
在這一點上,也是小說體驗高于影視劇觀感。
《借着雨點說愛你》與《現在,很想見你》兩部電影都采用蒙太奇的回憶殺,銜接過去與現在的場景切換。
而閱讀小說,我們是跟着現在的泠傾聽過去的愛情故事細節,之後通過親密反應表達感動,激發相信愛的本能。
泠從驚呆到享受的過程,是整部小說中最美好的階段。
以空白的記憶再一次愛上了這個男人,這個家庭。直到有一天讀了巧君的小說,才知道真正的泠已經死了,她作為“Archive”星人,遲早要在離開這裡。
“Archive”星,是巧君構建的去世的人的去處,佑司與泠的“幽靈”,甚至讀者都一度相信這個虛構的地方。
直到小說結尾最後20頁,我們才發現作家市川拓司構建的不是重生,而是穿越的故事。
20歲的泠,在一次意外中穿越到29歲,闖入巧君和佑司的生活中,而泠在28歲就已經病逝。
泠确實失去了記憶,她以20歲的身體,感受着未來的家庭,聽着丈夫、兒子口中的自己,體會着家庭切實的愛。
雖然隻有六個星期的際遇,泠消失後,重回到了20歲的病床上。
我們常常會說:可惜人生沒有重來一次的機會。
假如人生可以重來......
假如可以重新選一次,會是怎麼的人生呢?
明知道做出一樣的選擇,與巧君表白、結婚、生下佑司,勢必最後是一場生離死别。泠毅然決然的再次選擇了一樣的人生“明知苦澀的未來,我要像普通夫妻那樣相信未來,面帶微笑生活下去。”她讓我想起了永遠微笑的赤名莉香。
假如20歲的你,可以看見現在的生活,
會開心還是失望?
是以怎樣的标準來評判幸福還是不幸?
這部小說的後勁兒很大,不禁會用一種獨特的視角去審視自己的生活、審視親密關系、審視内心的需求。
- 02 -
"喪"與"失"
小說以男主巧君為主視角,從一開始就帶着孱弱、傷痛甚至有些無能的調調。日式的“喪”推動着平凡不堪的生活。
巧君的感情是克制的,愛妻去世,他沒有痛哭流涕式的思妻,第一次見到泠的“鬼魂”,沒有驚魂亂叫,而是異常的理性,幽幽地做了一翻心理探索“即使是幽靈,也同樣是我的妻子,同樣讓人憐愛”。
我也是從這裡開始喜歡上巧君的,縱然他帶着孩子過得雞飛狗跳、雜亂無章、經常出錯、一無是處,但他真實的就像“喪”起來的我們。
曾有一句話被無數人轉載:
“我們每天去上班,都帶着一顆想要征服世界的夢想,結果晚上回到家後,卻隻剩下了被生活蹂躏的身軀。”
生活就是一場一場的失去又一次次的未知的獲得。“清晨”是意志力支撐的希望,傍晚是被生活吊打後獨自感知的創傷。唯有心中對父母親人、朋友、愛人、子女的愛是永遠的療傷處方。
愛情是高效時代的奢侈品,鋪天蓋地的離婚案,撕扯舊賬時露出的青面獠牙吓退了适婚年齡的少男少女愛情甜夢。
但我們靜下心來感受涓涓細水般的柔情,無處不在,隻是更冷靜克制。
巧君對泠的愛都藏在每晚睡前的愛情故事裡“過去泠講我忘光的故事給我聽,現在我講她忘光的故事給她聽,就像唯獨兩人玩的留言遊戲。”
兩人之前的故事聽起來蠻老套的,但因為泠的“幽靈”在聽,埋下了悲劇的種子,所以越細節,越勾動人心。
巴金的妻子蕭珊去世6年後,巴金寫了感人肺腑的《懷念蕭珊》:“昨夜夢見蕭珊,她拉住我的手,說:“你怎麼成了這個樣子?”我安慰她:“我不要緊。”她哭起來。我心裡難過,就醒了。”
世間最美好的“甜寵”愛情,不是沒有,而是躲起來,偷偷的幸福,并未發聲。
世間最美的故事,不是沒有,而是失去後,更感受到彌足珍貴。如果可以,請在安康的時候,為愛潤色。
- 03 -
假如再給一次機會
泠是整個故事的編構者。
21歲的意外來到29歲的生活,用6個星期,聽了有關自己的美好愛情故事,被未來的丈夫抱在懷裡,被未來的兒子親吻臉龐。
還清楚的知道28歲時,自己已經病故離去。
帶着故事的結局,泠回到了21歲的年代裡。随即,将面臨一個現實的選擇:
選擇一樣的故事腳本,就會得到已知的結局。
選擇不一樣的故事腳本,也許會躲避28歲死亡的結局。
這個問題的背後,其實是對現在生活幸福感程度的測試。
很顯然,泠的選擇了一條已知的路,與生死命運無關,與幸福度有關。
泠是一個樂觀主義者,她把種種困難都掌握在主控權中,同時也是一個幸福創造者,她想要那份平凡而穩定的幸福。
巧君是一個悲觀主義者,但因為泠的積極、熾熱的愛學會了創造幸福、等待幸福,而同時,他又是泠做選擇的源頭活水。
兩個人一同創造了誰也不願離開的八年婚姻。
《相約在雨季》這部小說,帶給我最大的解惑就是有關幸福的提問:什麼是幸福?如何獲得幸福?
幸福也許不是指十全十美的生活狀态,不是指24小時都持續的愉悅感,不是物欲即時滿足的快感,幸福不是一種生活追求的目标,而是過程,在平凡生活中的點滴,蘊藏在回憶、當下、願景能被挖掘到的快樂。
也可以诘問自己:假如再給你一次選擇的機會,會選擇過現在一樣的生活嗎?
—作者:榮榮—
——用每本書探索一個根本問題——
深長緩慢地閱讀,長程深入地思考,拒絕短平快失智行為。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