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學家制備出新型玻璃修複皮膚損傷】記者從中科院合肥研究院獲悉,該院強磁場中心王俊峰研究員和福州大學張騰教授合作,依托穩态強磁場實驗裝置,制備出納米級硼酸鹽生物活性玻璃,不僅大大降低了硼酸鹽生物玻璃的生物毒性,提高了玻璃的生物兼容性,并且顯著促進了硼酸鹽生物玻璃對皮膚修複的效果,有望成為下一代皮膚傷口修複敷料。相關成果日前發表在《化學工程雜志》國際期刊上。本研究中,科研人員創新性地采用流動相對熔融法制備微米級硼酸鹽生物玻璃進行體外預處理,最終得到納米級,表面覆蓋非晶态層的硼酸鹽生物玻璃。在處理過程中,流動相中的離子會在玻璃的表面沉積,有效抑制剩餘玻璃中硼、鈣元素的快速釋放,從而降低了玻璃本身對細胞的生物毒性。體外降解實驗、細胞實驗以及動物實驗結果表明,納米級硼酸鹽生物玻璃緩釋的硼鈣等元素,不僅有效加速傷口處細胞的遷移,而且上調了傷口處的血管相關生長因子的表達。不僅降低了玻璃的快速釋放,還可以促進傷口處膠原蛋白的沉積,進而更加快速促進傷口的愈合。(科技日報記者 吳長鋒)
來源: 科技日報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