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社太原5月19日電(記者馬曉媛)煤炭大省山西因煤而興,也因煤而困。近年來,作為全國首個全省域、全方位、系統性的國家資源型經濟轉型綜合配套改革試驗區,山西積極邁開轉型發展步伐。轉型中的山西,都在發展哪些産業,都有哪些“黑科技”?記者近日赴山西轉型綜合改革示範區進行了探訪。
深紫外LED 細菌病毒的隐形“殺手”
一毫米見方的小芯片,發出肉眼不可見的光,就能起到殺菌消毒的作用。記者近日在山西轉型綜改示範區創新成果展上就看到了這樣的“黑科技”。
山西中科潞安紫外光電科技有限公司副總經理段瑞飛介紹說,這一技術也叫深紫外LED,是一種波長很短的發光管,具有獨特的瞬時殺菌功能。“這種芯片肉眼看起來就像一顆小米粒,隻有放到顯微鏡下才能看清裡面的結構,芯片發出的不可見光能破壞細菌病毒内部的DNA或RNA,使其停止繁殖,失去危害性,達到滅活的作用。”
“把這樣的芯片置入不同的産品,可以實現對水、空氣和物體表面的殺菌消毒。”段瑞飛說,比如把模塊放到水龍頭裡,流出的水就可以直接飲用;置入空調、空氣淨化器裡,可以實現對空氣的實時淨化;用裝有芯片的消毒棒掃掃手機屏幕,可以殺滅上面的細菌病毒等。
圖為山西中科潞安紫外光電科技有限公司生産的手持式殺菌儀。
記者了解到,疫情發生以來,這家企業的産品供不應求,訂單已經排到年底。“市場需求遠遠超過了我們的預期,目前我們一方面在擴大産能,另一方面也在抓緊研究,把技術做得更成熟。”段瑞飛說。
人源膠原蛋白 造福人類的“生命支架”
一進山西錦波生物醫藥股份有限公司,目光就被一組色彩斑斓的螺旋狀3D模型吸引。副總經理李萬程介紹說,這是放大了1億倍的人體Ⅲ型膠原蛋白原子結構模型,2018年錦波完成了人體Ⅲ型膠原蛋白中央功能區域的原子結構解析,成果被國際蛋白數據庫收錄。目前該企業人源Ⅲ型膠原蛋白項目已實現産業化。
圖為山西錦波生物醫藥股份有限公司工作人員正在操作儀器。
膠原蛋白是人體中含量最豐富的蛋白,被稱為“生命支架”。中國工程院院士張興棟告訴記者,膠原基生物材料具有廣闊的發展潛力和經濟價值,迄今醫用膠原絕大部分來自動物源,如何消除其免疫原性一直是膠原蛋白産業發展的關鍵,而利用基因工程技術重組人源膠原蛋白是解決免疫原性問題的理想途徑。
錦波生物是為數不多的在重組人源膠原蛋白領域實現了技術突破并投入量産的企業。目前其産品覆蓋醫療、醫美、日化等領域,市場前景可觀。
李萬程舉例說,一般肛腸手術的創面愈合需要20多天時間,用了人源Ⅲ型膠原蛋白産品後,可以加速創面愈合,一般提前10天左右,患者就能回歸正常生活;還有一種産品是抗HPV生物蛋白敷料,可以阻斷生殖道高危HPV病毒感染,預防宮頸病變發生,目前已在國内衆多醫院臨床應用。
信創産業 守住信息安全的大門
走進山西百信信息技術有限公司的裝配車間,着裝整齊的工人們正在裝配計算機。副總經理唐道光指着一台整機告訴記者,别看這是一台普普通通的電腦,它從裡到外,全部都是“中國造”。
圖為山西百信信息技術有限公司生産線。
當前,信息安全備受重視。記者了解到,目前山西已初步形成了信創産業集群,擁有多家企業,山西百信信息技術有限公司就是其中的代表。作為國内領先的信創産業整機廠商,百信主要提供基于國産處理器的計算機、服務器及相關軟硬件等産品。
記者在一台名為“太行220”的純國産計算機上體驗了上網浏覽、辦公軟件、視頻播放、遊戲等多項功能,性能表現出色。唐道光介紹說,目前這款計算機已經投産銷售。
據悉,目前山西省綜改示範區正在聯合百信打造百信信創産業基地,該項目占地35畝,建築面積46000平方米,建成後将具備年産60萬台整機産品供給能力。
5G芯片 迎接無線通訊“快時代”
“别看這塊電路闆很小,在國際市場上至少賣到十幾美金。”北緯三十八度集成電路制造有限公司總經理蔣建說。
圖為北緯三十八度集成電路制造有限公司展示的無線通訊電路闆。
蔣建手中拿着的,是一塊三厘米見方的集成電路闆,闆上最中間有一塊小小的黑色基闆,上面有幾塊亮晶晶的芯片。“這幾個芯片就是無線通訊要用到的核心組件,是含金量最高的部分。”
随着5G時代來臨,無線通訊芯片也成為各國競争的焦點,然而目前我國的無線通訊芯片特别是高端芯片仍嚴重依賴進口,成為5G發展過程中的“卡脖子”因素。為此,蔣建從學生時代就立志投身這一事業,并在不惑之年來到山西創業。
“很多人都覺得山西是傳統資源省份,與高新科技不沾邊,其實不然。”蔣建說,無線通訊芯片需要用到大量電力和鋁土礦原料,這些山西都有,而且非常豐富,加上近年來山西不斷提升的營商環境,對企業非常有吸引力。
記者了解到,目前該企業廠房基礎建設已經完成,正在驗收階段,預計明年年中可投産,年底可實現量産。“達産以後,如果我們的芯片全部用于制造手機的話,每年可以制造3億多部手機的射頻模組芯片。”蔣建說。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