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生活

 > 陽台紅薯怎麼種植

陽台紅薯怎麼種植

生活 更新时间:2024-06-29 22:42:29

陽台紅薯怎麼種植?常見的紅薯育苗為露地育苗、覆蓋農膜育苗和大棚育苗,都是一次性排放幾十斤以上的紅薯放在一個較大的池子裡進行育苗,并不适合小面積種植或者庭院種植,所以說,一般人都會去市場上購買紅薯苗進行栽植,今天小編就來說說關于陽台紅薯怎麼種植?下面更多詳細答案一起來看看吧!

陽台紅薯怎麼種植(五種紅薯育苗方法)1

陽台紅薯怎麼種植

常見的紅薯育苗為露地育苗、覆蓋農膜育苗和大棚育苗,都是一次性排放幾十斤以上的紅薯放在一個較大的池子裡進行育苗,并不适合小面積種植或者庭院種植,所以說,一般人都會去市場上購買紅薯苗進行栽植。

前些年,紅薯苗很便宜,100株紅薯苗才幾毛錢,最貴的時候才1.5元,現在就不同了。一般50苗最低都要5塊錢,有時候還要10元以上,如果想要買10株,農民還不賣。

下面介紹五種很多人都已經證明很成功的紅薯育苗方法,希望能讓特定的人群覺得有用。

秋季紅薯莖蔓貯藏後進行移栽

在秋季紅薯莖蔓沒有經受霜凍危害以前,剪取生長健壯的紅薯莖蔓,長度可以在30-60厘米之間,這種紅薯莖蔓不值錢,可惜随手所得,剪掉葉片,用紅薯保鮮劑進行浸泡。然後放在紅薯窖裡面,或者在室外挖一個50~200厘米深的土坑裡面。在這裡面先鋪上一層3~5厘米的細沙,然後一層細沙一層紅薯莖蔓堆放厚度在50厘米的高度以内,最上面覆蓋一層20厘米以上的細沙。

貯藏的基本條件很簡單,那就是采集的紅薯莖蔓時間盡量推遲,如果溫度太高容易發芽或者腐爛,等到外界溫度降低到10℃的時候進行采集,放在室内進行保濕,等到窖内溫度下降後放進窖内。保持貯藏溫度保持在10~14℃之間,濕度保持潮濕的狀态就可以,避免過分幹燥或者積水,否則會幹枯或者腐爛。

紅薯莖蔓的貯藏要點基本上與紅薯種貯藏一緻,等到第二年春季氣溫上升以後進行扡插,隻需要剪成3個莖節即可,這樣的扡插苗紮根快,發芽率高,成活率高,産量較高。

如果貯藏的紅薯莖蔓較多,也可以在春季利用小拱棚催芽以後進行出售,農民很喜歡這樣的優質苗木。

有供暖的住宅扡插紅薯莖蔓進行育苗

按照第一種方法采集紅薯莖蔓,剪成帶有三個莖節的小段,直接扡插到有供暖或者加熱條件的室内花盆或者木箱裡面,室内氣溫保持在10攝氏度以上。如果溫度超過15℃,就會慢慢紮根和長出來莖葉。供暖的住宅,溫度一般為18~20℃,紅薯莖葉會正常生長。

當莖葉伸長到30厘米以上時,設立支架進行綁縛,架高1.0~1.2米為度。如果莖蔓長度超過1.2米,就任其自由下垂。

在春季溫度上升到15℃以上的時候扡插到樓頂、庭院或者零星地塊即可,

利用紅薯根系進行繁殖

一般人不知道紅薯的根系也能繁殖。種過紅薯的人都知道,隻要溫度和濕度滿足紅薯的生長發育需求,剪掉所有的葉片和莖杆,将塊根從側面掏出來,紅薯依然會繼續生長。所以說,秋季挖紅薯的時候,将紅薯根系進行修剪以後埋進保溫溫室、有加熱條件的室内,都可以繼續生長,從而剪取紅薯莖蔓進行繁殖。也可以将紅薯根系貯藏在紅薯窖内,第二年春季進行栽植,一個大花盆栽植一株,就可以及早采集嫩尖或者紅薯莖蔓,也可以直接長成幾十斤的塊根。

利用塊根在有加熱條件的室内栽植,然後扡插新的莖蔓

秋季采挖紅薯以後,可以随時将紅薯塊莖栽植到保溫溫室,讓其正常發芽、生根和生長。同樣的道理,可以将紅薯埋在有加熱條件的室内,紅薯在室内溫度超過15℃的環境下就會生長,隻要室内溫度不低于10℃,植株就不會受凍,等到第二年春季以後,陸續采集莖蔓進行扡插,母株也可以繼續生長,秋季長得很大。這種做法與原來的紅薯下蛋基本一緻,而且産量更高,因為生育期更長。不過,這樣的栽培方式需要扒開紅薯塊根,避免塊根腐爛,最後長出來的大紅薯表皮顔色很深,周圍也能結出很多塊根。

直接利用貯藏的塊根進行育苗

将收獲的紅薯放進紅薯窖貯藏,開春以後進行育苗。因為數量較少,可以直接将一個紅薯放進一個花盆裡,較大的木箱可以栽植3~4株。也可以利用蛇皮袋栽植紅薯,隻要管理得好,一袋子可以長到50斤以上的紅薯。

一般而言,一個花盆栽植一個紅薯塊根,然後鋪上地膜以增加土壤溫度和保濕,然後可以套上塑料袋等以增加空氣溫度,進而增加土壤溫度,達到早發芽、早采集紅薯莖蔓的目的。

總的來說,小面積栽培紅薯或者利用陽台、樓頂或者花壇栽植紅薯,可甜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條件,冬季保持紅薯不受凍,甚至于能夠正常生長,等到谷雨前後溫度達到15℃以上的時候栽植在樓頂或者庭院,也是非常容易做到的事。

庭院栽植紅薯一般洗采集紅薯幼嫩莖葉作為蔬菜來食用,也可以采收紅薯更可以制作盆景,達到綠化的目的。

你還有更好的紅薯育苗方法嗎?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生活资讯推荐

热门生活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4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