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高素質”标準 建設堪當重任的幹部隊伍
黨的二十大報告指出,要建設堪當民族複興重任的高素質幹部隊伍。這是當前和未來一個時期做好幹部工作的目标指向和根本遵循,事關黨和國家事業的蓬勃發展。組織部門作為履職抓幹部隊伍建設的職能部門,要聚焦“高素質”标準,建設一支政治過硬、适應新時代要求,具備領導現代化建設能力的幹部隊伍。
健全完善“高素質”幹部培養體系。強調:“成長為一名好幹部,一靠自身努力,二靠組織培養。”建設堪當民族複興重任的高素質幹部隊伍,要加強源頭培養、跟蹤培養、全程培養,使幹部的政治素質、專業能力、實踐本領适應中國式現代化建設步伐。把政治建設擺在首位。把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作為首課主課必修課,納入教育培訓重中之重。精心制定輪訓計劃,以新時代基層幹部“凝心·強基·賦能”主題大培訓為載體,實現縣鄉村三級幹部學習全覆蓋。依托南方紅軍三年遊擊戰争紀念館等本地紅色資源,開發《生是為中國,死是為中國》《靠人民,支援永不忘》等42門精品課程,列入主題黨日、“3 x”集中學習内容,推動黨史學習教育常态化長效化。把專業能力做優做實。開展“雛鷹雙提”工程,每一名年輕幹部都安排“老師傅”幫帶,面對面、手把手傳授專業知識和經驗技巧,幫助年輕幹部迅速提高專業能力。完善落實幹部上挂下派機制,分批次選派年輕幹部到縣委機關、信訪部門跟班學習,提升年輕幹部綜合素質能力。把實踐本領錘煉過硬。注重一線培養選拔幹部,選派幹部到重大項目、征地拆遷、信訪維穩、疫情防控等急難險重一線錘煉摔打。常态化開展“幹部進灣區、項目回大餘”活動,到粵港澳大灣區招商引資一線,從項目的對接洽談到落地投産全程跟蹤服務,提升幹部溝通協調能力、解決問題能力,補齊幹部能力短闆。
科學設置“高素質”幹部評價方式。強調:“考察識别幹部,功夫要下在平時,并注意重大關頭、關鍵時刻。”精準考察識别幹部,要堅持底線思維、系統思維,突出評價重點和關鍵環節。嚴把政治标準關。黨對幹部的要求,首先是政治上的要求。要聚焦捍衛“兩個确立”、做到“兩個維護”,把政治素質考察與工作實際相結合,看幹部用黨的創新理論武裝頭腦的自覺性高不高、落實黨的重大決策部署的堅定性強不強、應對急難險重任務的主動性夠不夠,畫準幹部“政治肖像”,堅決把政治素質不合格的幹部“拒之門外”。突出一線察實情。推行幹部考察識别評價“一線工作法”,把“考官”派往一線,把“考卷”出在一線,把“考場”設到一線,近距離了解掌握幹部工作思路方法、業績實績、精神狀态。注重将群衆評價作為考察識别幹部的“正衣鏡”,從鄉音土話裡真實反映、精準識别幹部現實表現。把握考核關鍵點。疾風知勁草,闆蕩識誠臣。招商引資、鄉村振興、疫情防控、防旱抗旱、維穩處突等重點工作中最能“出”幹部,要建立攻堅克難導向的幹部考核評價機制,注重做實專項考核,重點了解幹部在急難險重一線的擔當意識、作用發揮情況,将關鍵時刻沖得上去、危難關頭豁得出來的幹部精準識别出來。
鮮明樹立“高素質”幹部選任導向。強調要樹立和堅持正确選人用人導向,深刻指出“對幹部最大的激勵是正确用人導向”。要堅持知事識人、依事擇人,推動人崗相适、人盡其才。确保德在先。領導幹部作為黨的各項決策的部署者、執行者,必須講正德、明大德、守公德、嚴私德,進一步強化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宗旨意識,以“功成不必在我”的胸懷和“功成必定有我”的擔當,為民辦實事,解難題。始終堅持把紀律挺在前面,把清正廉潔作為規矩底線,做到公道正派、慎獨慎微。促進幹在前。紮實開展幹部“拒絕躺平、追求卓越”主題教育活動,建立“躺平”負面清單,結合公務員平時考核工作,對幹部進行季度評分、半年測評、年度考核,全面掌握幹部德、能、勤、績、廉表現,推動全縣上下形成想幹事、能幹事、幹成事的幹事創業氛圍。推動能上能下。聚焦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主題主線,每月列出“紅榜”“黑榜”,每季評出“犇牛獎”“蝸牛獎”,日常及時嘉獎獎勵,與幹部提拔使用、職級晉升、績效考核直接挂鈎,對不作為、不挑擔、不落實的幹部加大問責力度,讓“有為者有勁”“無為者無位”,形成能者上、優者獎、庸者下、劣者汰良好局面。
來源:部調研科、大餘縣委組織部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