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鹹魚魚編輯| 吳怼怼
全民K歌新功能升級完畢。
App Store的版本曆史記錄顯示,2020年9月28日,全民K歌版本更新,V7.9.31上線。
新版本增加了兩個功能,一個是一鍵創建的小号支持贈送禮物,另一個,是能合唱的好友歌房上線了。
今天要重點聊聊的,不是别的,正是全民K歌 好友歌房的上線——在新功能中,用戶可以随時加入好友合唱,實現聲音的同步,甚至,在歌房裡,用戶還可以聽歌、聊天兩不誤。并且,與以往「廣場型」歌房不同的是,好友歌房兼具私密性、專屬性,可自主切換歌房的開放狀态。
從自由點歌到多元互動,好友歌房還原了線下KTV的沉浸感,還打破了傳統K歌包房「一人唱,衆人聽」的尴尬模式。
此前,我們強調過,V7.0對于入口級的中文互聯網産品來說,是一個重要節點。它是這個産品過往内功的集中體現,又是下一個世代這個領域産品大趨勢的折射。
這在全民K歌身上,也得到了驗證。V7.0後,好友歌房上線,這也意味着,在線K歌徹底從「獨樂走向衆樂」。
事實上,步入成熟期的在線K歌下半場,依然在寫新故事,當KTV消失于城市夜色,歡唱之聲便轉移到了數字世界,随之響起的,是在線娛樂生态的新鈴音。
01
在線K歌8年沉浮
傳統KTV的沒落是不争的事實,但這并不代表K歌文化就此成為時代的眼淚。
事實上,大衆對K歌的熱情從未削弱,隻是場域從傳統的包房、線下mini包間,轉移到了線上。
艾瑞咨詢的數據顯示,自2014年在線K歌行業規模化發展以來,短短數年間就積累起龐大的用戶流量規模。至2018年,行業月活躍設備數超過2億,網民滲透率達到50.6%,2019年,這個數字逼近2.2億,網民滲透率達到53.6%.
毫無疑問,基于移動設備、在線娛樂的崛起,K歌變得更容易了。而在互聯網大潮下,K歌的地域維正在消失。
最初,在線K歌軟件的誕生,僅僅是對真實K歌場景的一次補充,是零碎時間的收集器,KTV高光時刻的練習場,甚至,相比起社交屬性,殺時間屬性反而更強。
然而,随着歌廳、舞廳、遊戲廳等線下娛樂業态的逐步退場,以及互聯網産品使用體驗的不斷進化,K歌軟件在工具屬性外,逐漸培養出社區感,而今,接棒時間之鏡,成為了新的聲音社交場。
如今,在線K歌市場的隊列已經排好,以全民K歌為首,行業進入散兵維穩,巨頭謀新的階段,而産品風向也從最初的滿足用戶「唱歌」這一單線需求,轉向互動頻率更高的社交需求時代。
标志也随之誕生,全民K歌好友歌房功能悄然上線。在這個功能中,用戶可以創建多個好友歌房,界面模拟KTV場景,既可自由點歌,也可随時加入好友合唱,甚至還有免費互動道具,從産品風格到用戶使用邏輯都全方位貼近真實KTV。
到這裡,互動成為關鍵指标,沉浸感意義顯現,社區化成為在線K歌産品的發展方向。所以,以全民K歌上線好友歌房為界,K歌文化從線下蔓延到線上,在線K歌産品的發展也分化出兩個明顯的階段:一個是以滿足用戶唱歌需求為主要任務的工具時代,一個是以唱歌兼社交為主的社區時代。
某種程度上說,全民K歌,其實是在線K歌行業的縮影。
從年輕人的聲音秀場,到成為K歌界的全明星産品,複盤全民K歌的成長曆程,其實就是在回顧在線K歌行業的半部發展史。
至此,好友歌房上線,線上KTV雛形初現,而K歌文化,也徹底跨越了地域維。
02
強弱關系鍊
具體到産品端,好友歌房這一功能,究竟是基于什麼邏輯而産生的?它又從什麼角度牽引着在線K歌産品的演化?
事實上,驅動要素有兩點,一個是K歌語境中,熟人社交關系鍊未被發掘的隐性價值,另一個,是在線K歌産品的自我叠代訴求。
對于大多數K歌軟件而言,叠代到7.0,大面上看,已經形成相對成熟的閉環,功能上新大多服從于用戶體驗層面的優化,但全民K歌是個例外,好友歌房這一功能背後,藏着一個藍海空間——熟人社交關系鍊。
從數據觀察的角度來看,全民K歌在熟人關系鍊中的應用度還有很大的想象空間。
數據顯示,在這款用戶超過4.7億的産品中,有7成用戶會選擇收聽好友的歌曲,但這些播放量僅占全平台的40%~50%,其餘50%~60%的播放量來自用戶關注的,那些唱歌好聽的人。
這也就是說,目前,在全民K歌的用戶關系鍊中,興趣驅動的弱關系占了很大比重。
這側面說明,熟人關系鍊的價值還未得到充分釋放。事實上,在全民K歌中,近80%的用戶會和強關系好友進行互動。例如,許多父母會默默播放孩子唱的歌,甚至不吝于送花點贊,此外,也有許多現實好友會下意識在軟件内彼此關注互動。
這一部分人,在現實中,往往也是線下KTV聚會的搭子,隻是在線上,沒有開K歌先河,甚至沒有意識到可以在線進行約唱。
好友歌房功能的推出,以類似建微信群的動作,将好友們聚攏,而界面上,模拟線下KTV環境,可以視頻開唱。
從互動開唱的真實感,到線下KTV的氛圍感都在歌房裡得到了還原。因此,好友歌房這個功能的推出,從用戶角度來看,是在通過需求标簽細分,達成對用戶合唱、K歌欲望的喚醒。
所以,好友歌房的上線,簡單來說,是全民K歌推出了一個線上KTV,而這背後,是對熟人線上K歌需求的響應。
本質而言,K歌即使從線下轉移到線上,其産品驅動力依然沒有改變。K歌場景本身就是一群本就認識的人的社交狂歡,其天然具備社交屬性,用戶之間的聯系和粘性一向很強,隻不過此前囿于産品叠代的交互局限,沒有誕生線上KTV而已。
如果說八年前,在線K歌産品的核心邏輯旨在滿足用戶想唱就唱,那麼,八年後的今天,K歌軟件已成為一種大衆化的消遣方式,是強娛樂社交關系的沉澱池。與之相應地,是K歌産品由工具轉向社區,由造房走向造城。
03
小群效應
設計理念是共通的。
就像蘋果「白雪」設計風格奠定者、青蛙設計的創始人艾斯林格強調的,形式追随感情(而不是追随功能)。
全民K歌的歌房設計也是基于用戶感情而生。
互聯網崛起導緻的重要變化之一,就是個人的崛起。用戶不再是面目模糊的抽象概念,也不是投資研報中标簽化的名詞,而是有喜好、有态度的鮮活個體。相比起複雜的設計語言,他們更看重使用感受,所以,産品功能的叠代往往也映射着用戶的意見表達。
好友歌房的誕生,側面印證着在線K歌市場正在由大廣場、大社交圈分享的狀态,進入小群溝通和分享的狀态。
用戶依然會關注廣場上那些唱的好聽的人,但和親密好友共同開麥也很必要。
這一現象的理論基礎是——小群效應。人們一直生活在小群中,分享這一行為也集中流向小群。當無數個小群分享彙聚起來,這個基礎行為就會帶來出雪崩般的變化,甚至激發出新一輪社交紅利。
互聯網産品都需要明白關系鍊和互動頻次的重要性。關系鍊的強弱和互動頻次的高低決定着用戶留存在這個軟件多長時間,而能激發這些動作的,不是别的,正是小群。比如,以QQ來說,QQ群的誕生是一次意義重大的産品更新,這種可大可小的群聊模式讓弱關系和強關系都能夠留存在QQ上,甚至還讓強關系更強,弱關系更廣。微信也是如此,人人都想進大群,但人人都活躍在小群。
對于全民K歌而言,推薦廣場是大群,好友歌房就是這個小群,人們在廣場中聆聽好聽的聲音,在歌房裡和親密好友肆意歡唱。
另一方面,當互聯網産品體量漸漲,到了平台級,就需要找到第二曲線,畢竟,到了這個階段,移動端紅利觸頂,用戶增長放緩,原有範圍内的叠代已然不能引起更多關注,創新如果不能撬動用戶神經,就隻是基礎,不再是産品能夠突圍的充分必要條件。
全民K歌打造線上KTV所撬起的小群社交,有很大概率成為這個産品的第二曲線。
04
K歌的邊界與機會
從行業發展階段來看,在線音樂産業蓬勃行進,短視頻、音樂遊戲、聽歌軟件等,都在不斷地優化産品,甚至逐漸顯現出功能跨界的迹象,以至于用戶可以在任何平台聽歌、唱歌。這就使得,在線K歌市場原本穩定的壁壘變得薄弱,甚至不得不通過新的産品創新來達成自我鞏固。
更為重要的是,作為領航者,全民K歌一定程度上,定義了國内在線K歌産品的形态和主要風格,但站在六年節點往回看,除了産品本身的叠代,它也承載着一個群體時代記憶的份量。
用戶使用維度的深入,實質在于産品價值的邊界。具體到K歌軟件,在功能上創新,在玩法上優化,同時,在滿足基礎唱歌需求之外,也要将目光投注到用戶沒有意識到的層面。
以此對照,這也是全民K歌需要努力的方向,比如,開拓新的熟人社交模式,創新K歌的歡唱習慣,甚至反過來,與線下、與上下遊形成良好的産業協同。
從2014年的初創到成為如今的國民級産品,全民K歌不僅進化出了完整的社群,也在一定程度上成為當代歡唱文化的載體,甚至經曆,并影響着K歌文化。
這就意味着,它除了擴展自身的産品邊界,也肩負着整個行業的破冰。
從這個層面來說,好友歌房的意義不止于線上KTV。它是對KTV娛樂生态的一次補充,也是對在線K歌市場,天花闆的試探。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