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生活

 > 張邁和江濤合唱

張邁和江濤合唱

生活 更新时间:2025-04-19 11:28:37

張邁和江濤合唱(張邁把重慶聲音)1

人物名片

張邁 著名軍旅演唱家

■ 簡介:

出生于重慶江北區,1996年,以《黃河源頭》獲得“第九屆羅馬尼亞國際流行音樂節”MTV大賽第一名;先後9次參加中央電視台春節聯歡晚會,演唱過《愛的港灣》、《常回家看看》、《我是中國人》、《二十年後再相會》等代表歌曲。作為重慶城市形象推廣大使,張邁為重慶制作拍攝《祝福重慶》、《太陽出來喜洋洋》等MTV。2011年,在重慶人民大禮堂成功舉辦“張邁·重慶聲音演唱彙”。

■ 感言:

重慶直轄那年,我送了一首《祝福重慶》;直轄20周年時,我還想送一首歌,叫作《風景裡的風景》。

張邁和江濤合唱(張邁把重慶聲音)2

張邁在演出。 受訪者供圖

剛進張邁家,就聞到一股淡淡的花香。往左走,那是張邁的茶室。

推門進去,近20平方米的房間裡種滿了石斛蘭。張邁一身白底藍花布裙,端坐在茶台旁,為記者們泡上了一壺老蔭茶。

“逐夢他鄉重慶人,這名字真好!”張邁指着記者衣服上的Logo說道。語畢,卻是一陣沉默。

扭過頭去,張邁偷偷擦去眼角的淚花,随後露出抱歉的笑容:“不好意思,看到這幾個字,突然回憶起了以前了……”

張邁說,她名字裡的“邁”字,就注定了今生要不停“追逐”……

“期望有一雙翅膀,帶走我的夢想”

“雁南飛,雁叫聲聲心欲碎,不等今日去,已盼春來歸……”年幼的張邁躺在床上,反複唱着與她年齡極不相符的歌曲。

“因為這首歌代表我當時的心聲。”張邁輕輕說道。

張邁出生在重慶市江北區,先天心律不齊,6歲時就曾被醫院下過病危通知書……張邁的童年和其他孩子不一樣,她最深刻的記憶就是父母背着自己,跑遍了重慶大大小小的醫院。

“我不能像其他小朋友一樣出去耍,大部分時間隻能躺在床上,望着天花闆發呆。”唱歌,便成了她抒發内心的最好途徑。張邁說,那時,她覺得自己像一隻斷翅的小鳥,總期望有一雙翅膀把她的夢想帶出去。

在父母的精心照顧下,張邁的身體逐漸康複。1985年,張邁考上了四川音樂學院聲樂系。

發榜那天,張邁看到自己榜上有名,轉頭撲在母親懷裡哭了。周圍的人勸道:“妹妹别哭,以後還有機會。”張母解釋說:“她的名字在榜上,我都不知道她平時是怎麼練的。”

“是啊,你是怎麼練的啊?”記者問。張邁喝了一口茶,笑着說:“高中時,我用小刀在床頭刻了‘毅力’兩個字。”

那時,就讀于十八中的張邁,每天早上6點就獨自到音樂教室練聲。這還不夠,放學後,她又偷偷到教室裡練琴,練歌。

“音樂教室很潮濕,蚊子特别多。”張邁說,為了考驗自己的毅力,她會忍住不去拍打蚊子。“我記得有次我特别數了一下,腿上有28個疙瘩。”張邁笑着說。

老山前線的“個人演唱會”

張邁的毅力,讓她終于放飛心中的音樂夢想。大學時,她在前線戰場上,開了人生第一個“演唱會”。

進入川音後,張邁被選入全國首屆大學生慰問團來到了雲南老山前線。“我爬上老山頂峰,那裡隻有兩名戰士和一部電話機。”張邁說,幾句問候後,她拿起電話便唱了起來。

《十五的月亮》、《望星空》、《小草》……張邁的歌聲,通過軍線傳到各高地的戰士耳中。

“妹子,你是哪裡人?”電話一頭的戰士問道。“我是重慶人!”張邁大聲回答。

“女大學生萬歲!女大學生萬歲!”電話那頭就像開了鍋。“這是我人生第一個大舞台。”張邁回憶說,耀眼的陽光是聚光燈,呼嘯風聲是掌聲,遠處冷槍冷炮的聲音是伴奏……這是張邁第一次把她的“重慶聲音”撒向前線和大地。

大學畢業後,張邁放棄了留校的機會。為了愛情,她回到了重慶。在接下來的三年時間,張邁開始頻繁地更換工作:德育教師、節目主持人、公務員、“警方熱線”記者、銀行工會幹部……

“我很迷茫,這些工作總讓我覺得壓抑。”張邁說,實在“憋”不住時,她會躲在廁所裡高唱一曲。

那時,張邁還沒意識到,這是她心中音樂夢想的呐喊聲。

用虔誠逐夢北京

内心的呐喊聲越來越強烈。“去北京吧!”張邁感到,這個聲音在不停地召喚自己。

1993年初,在母親的陪同下,張邁來到了北京,開始了關于音樂的逐夢之旅。

到北京後,母女兩人住進了7塊錢一個床位的招待所。“去北京前,有人給我寫過推薦信。”張邁說,為了方便聯系,她特意買了一個傳呼機,時刻挂在腰上。

一個月過去了,傳呼機沒有一點動靜。“是不是壞了啊?”一天中午,張邁趁母親睡覺時跑到路邊的公共電話亭,給自己發了一個傳呼。“哔哔哔……”傳呼機立馬響了起來。張邁失落極了,回去的路上,她自言自語:“我為什麼要到這裡來?北京這麼大,竟沒有一個人認識我!”

這年4月,張邁在母親的陪同下去拜見中國著名聲樂教育家金鐵霖。“拜見老師那天,北京刮大風。”張邁說,但老師不在家,她就和媽媽坐在路邊等,一等就等了4個多小時。

風沙越來越大,張邁把頭埋在母親的懷裡,母親便用衣服将女兒包裹起來。“我覺得媽媽就是我唯一的避風港灣。”張邁說,自己的虔誠感動了金老師,于是她成為了金鐵霖的學生。

不幸的是,那年11月,張母在一次意外中離開了女兒……

“逐夢他鄉,落葉歸根”

1995年,張邁以著名作曲家孟慶雲創作的一曲《愛的港灣》名動央視春晚。之後,她走進了軍營,成為北京軍區戰友文工團的一名獨唱演員。

1996年,張邁以軍旅歌手的身份代表中國,把一首《黃河源頭》唱到了世界的舞台。《黃河源頭》在“第九屆羅馬尼亞國際流行音樂節”音樂電視大賽中獲得第一名,這是中國音樂電視首獲世界級大獎。

“領獎時大家都沒注意,我肩上挎着一個小包。”張邁眼睛裡有些閃爍,她說,裡面裝着媽媽的骨灰。“這個包跟了我很多年,我走到哪,就把媽媽背到哪,這樣我會覺得媽媽一直在我身邊。”

2007年,在紀念建軍80周年時,張邁又“背着母親”踏上了“北疆送歌八千裡”的風雨曆程。

2011年,張邁将母親背回到了家鄉重慶。“2011·張邁·重慶聲音演唱彙”在重慶人民大禮堂舉辦。“在重慶開個人演唱會,一直是我最大的夢想!”張邁說,她希望母親聽見,她把自己的“重慶聲音”帶回了家鄉。

“逐夢他鄉,落葉歸根。”說到這裡,張邁的聲音有些顫抖。她說,自己是喝嘉陵江水長大的孩子,走遠了,長大了,就要回家了。

“重慶直轄那年,我送了一首《祝福重慶》。直轄20周年時,我還想送一首歌,叫作《風景裡的風景》。”張邁告訴記者,接下來,她将長期居住在重慶,去尋找兒時的記憶,感受家鄉的變化。“我要用最好的歌聲,去演唱送給家鄉的禮物。”張邁笑着說。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生活资讯推荐

热门生活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5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