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生活

 > 原生态野菜我的最愛

原生态野菜我的最愛

生活 更新时间:2024-07-31 07:18:19

【編者按】今年9月23日是中國首個農民豐收節,現下正值秋收季節,紅網、時刻新聞推出系列報道《大地頌歌·慶祝首個中國農民豐收節》,聚焦三湘四水新農村,談農事、曬豐收、曬幸福,稻花香裡說豐年。

紅網時刻記者 陳綱 通訊員 魏小青 邵東報道

地處湘中腹地的邵東縣,是國内知名的箱包生産基地,也是國内的五金機電生産基地,更是是全國最大的打火機生産出口基地,然而,因為地處湘中丘陵地帶、衡邵幹旱走廊,這裡也是湖南省人均耕地最少的縣,人均耕地隻有0.51畝(2011年)。而且,丘崗地占邵東縣總面積的61.18%,山地占21.69%,這裡的土質很大一部分是砂土,一般不适于種植南方的水稻等主糧。

民以食為天。邵東縣雖然在工、商領域成績斐然,但有着近百萬農業人口的邵東,第一産業如果成為短闆,難免會在某種程度上掩蓋其在第二、第三産業上的輝煌。

脫貧攻堅如何決戰決勝?

全民奔小康如何圓夢?

如何破局?

帶着這個問題,記者走進邵東,于田壟民舍之間尋求答案。

原生态野菜我的最愛(邵東紅土壤裡的倔強生長)1

顔作先仔細看着新收獲的百合,在烈日下早已汗流浃背,臉上卻洋溢着幸福的笑容。

原生态野菜我的最愛(邵東紅土壤裡的倔強生長)2

村民們正在清理新收獲的百合。

斫曹鄉:藥材種植

9月1日上午,記者來到省級貧困鄉——邵東縣斫曹鄉,沿途長流,大崇、雄鷹、梧桐等藥材主産村數十村民正在忙着收挖百合、玉竹、白術、黃花、玄參等中藥材。過秤、裝袋、上車,呈現一派繁忙的勞動景象。

“我今年種植的百合收成不錯,又賣了個好價錢,增收上萬元。”雄鷹村貧困戶顔秋橋告訴記者。早些年顔秋橋的妻子生病,治病花光了家裡的錢,還欠下一屁股債,結果還是去世了,留下三個未成年的子女,家裡一貧如洗,是村裡的低保戶,2014年又被列為建檔立卡貧困戶。今年村裡支持顔秋橋種植百合,第一年種植就增收上萬元,明年顔秋橋打算再擴大種植規模,争取早日脫貧。

“種(百合)的時候專家上門指導,收(百合)的時候又統一上門收購,我們完全沒有後顧之憂。”年逾花甲貧困戶顔作先、曾鳳姣夫婦摘着結實圓潤的百合,在烈日下早已汗流浃背,臉上卻洋溢着幸福的笑容。

“這幾年,鄉政府産業扶貧政策好,實行每畝藥材種植提供300元的肥料補助和300元的管理補助舉措,農戶們種植勁頭足,2017年,我們村已有31戶依靠藥材種植脫了貧,今年在駐村幫扶單位的支持下,加大藥材種植力度,可望全部脫貧。”談起藥材種植,梧桐村黨總支書記陳聲和有着說不完的話,“今年隻是試種。明年計劃在本村及鄰村擴種400畝,并采取由合作社 基地 能人 農戶的産業扶貧模式,既帶動貧困戶脫貧增收緻富,又有效增加村級集體經濟。”

斫曹鄉黨委書記郭向榮介紹,斫曹鄉僅藥材種植一項,年收入達5600萬元,人均純收入6000元,絕大多數貧困戶因此脫貧。

原生态野菜我的最愛(邵東紅土壤裡的倔強生長)3

劉大志指着自己的油茶樹,高興地說:“這種油茶果品質很好,三、四個就是一斤,跟鐵坨子一樣。”

雙鳳鄉:油茶種植、玫瑰産業

今年48歲的劉大志,前些年為了一雙兒女的學業,夫妻二人全程陪讀,到兒子考上大學時,家裡的“老本”基本上被“啃”光,幾乎達到評低保的标準,甚至真的有人勸他去評個低保算了。劉大志眼睛一瞪,說:“我有手有腳有頭腦,幹嘛要評低保?”他花了大半年時間進行調研,最後決定發展油茶産業。

2012年,劉大志籌集了一筆資金,在雙鳳鄉桐江源村承包了560畝山地,種下了6萬株油茶樹苗。他幾次從湖南農業大學、中南林業科技大學請來專家教授,面對面手把手學習油茶種植技術;後來還專程到湖南農業大學學習農業知識;為了确保原生态,他的油茶林從來不打農藥不施化肥,連除草劑都不用,全程“純手工制作”;為了确保養分和光照,每棵油茶樹的株間距都超過2米……憑着這股狠勁,劉大志的名氣越來越響,油茶樹還遠未挂果,就有許多人慕名找他訂購茶油。2016年,油茶林開始挂果,當年收入2萬元;2017年收入5萬元;今年預計收入可突破15萬元。

桐江源村黨總支書記李小平介紹,村裡23戶貧困戶,有7戶參加了劉大志油茶林的生産,戶均增收超過3000元,收入最高的将近9000元,确定今年内全部可以脫貧。

“明年我還想在油茶林裡養雞,雞可以吃蟲,雞糞是很好的肥料,而這種在山上放養的‘趕山雞’,肉質很好,非常受歡迎的。”劉大志開始躊躇滿志地對下一步進行規劃,“以前我有這個想法,但這山上黃鼠狼很多,我擔心養的雞都被吃掉。後來有老人給我支招,隻要養幾隻鵝,還怕什麼黃鼠狼?老鷹都不算回事!看來這‘林下經濟’我是搞定了!”

在“差點當上低保戶”的劉大志帶領下,整個雙鳳鄉的油茶種植如火如荼地發展起來,如今全鄉的油茶林已有約3000畝。

原生态野菜我的最愛(邵東紅土壤裡的倔強生長)4

正是玫瑰花開的季節,村民們開始收獲,遊客們則在花叢中自拍。

今年49歲的李自平,“腦洞”不是一般的大。别人都還在地裡撥弄莊稼的時候,他就開始琢磨着種花。以玫瑰為主,包括其他花草苗木種植和深加工,就因為開了這麼個“腦洞”,李自平一年可以“種”出500多萬元來。

“我這裡是省農業産業化龍頭企業,是省重點産業扶貧項目,我這裡還有全省唯一的玫瑰研究中心,專門研究玫瑰的!”李自平對自己“腦洞”顯然很滿意,“城裡人用玫瑰花象征愛情,小小的一支就要十元二十元。我這裡漫山遍野的玫瑰花卻是幫助大家脫貧緻富的好寶貝,收購價每公斤10元!”最後,他還不忘戲谑一句:“洗過玫瑰浴嗎?山上的木屋别墅就有,想怎麼洗就怎麼洗,試試?”

李自平的玫瑰花種植基地直接帶動了雙鳳、簡家隴、九龍嶺、仙槎橋等4個鄉鎮、45個村、3000戶農戶種植玫瑰花1.5萬畝。帶動了當地貧困戶農産品銷售,解決了當地貧困戶的就業問題,種植玫瑰花的貧困戶人均增收5000元,直接帶動1700戶貧困戶脫貧緻富。

原生态野菜我的最愛(邵東紅土壤裡的倔強生長)5

常侶才在自己的稻田裡,手裡握着沉甸甸的稻穗,臉上是無法掩飾的喜悅:“再過十來天就可以收割了,今年又是個好年景。”

原生态野菜我的最愛(邵東紅土壤裡的倔強生長)6

憑着自己勤勞的雙手,常侶才脫了貧,并開始蓋樓房,這座漂亮的三層樓房,年底前就能住進去。

廉橋:“外來戶”種田脫貧建樓房

在邵東,會種糧食的“狠人”不少。記者在采訪前就了解到,這裡有種出“五彩米”并獲得專利的“技術流”,有流轉幾千畝土地種糧的“實力派”,但記者最終卻決定去采訪一位“苦幹蠻幹”純靠種田脫貧緻富的“外來戶”。

今年39歲的常侶才,原籍四川,因家境不好,加上有輕微殘疾,到廉橋鎮光陂村一戶家境同樣不好的姓肖的人家當了“上門女婿”。相對于當地人而言,常侶才是個地道的“外來戶”。

常侶才為人善良本分,且極為勤勞,在普遍不待見“上門女婿”的光陂村,常侶才卻有着令人不可思議的好人緣——同村人家裡有田但又不想自己種田的,全都免費把田交給常侶才來種。

常侶才從2010年開始種田,一開始因為技術、資金等原因,收益并不理想,家裡貧困依舊,2013年被列為建檔立卡貧困戶。

在駐村幫扶單位和村委會的幫扶下,加上常侶才拼命般的“苦幹蠻幹”,他種田開始有了起色,2016年成功脫貧摘帽。他種田不用化肥農藥,同村人都願意買他的糧食,每年一到收獲季節,稻谷剛收上來,就有人直接買走一批;米打好了,又有人來買一批;有家在縣城的,到村裡來辦事看望父母的,走的時候又買一批。

今年,常侶才又種了180多畝田,上半年種油菜,下半年種稻谷,用光陂村主任肖金照的話說:“常侶才用他勤勞的雙手,為村裡一大半的人提供了口糧。他是實實在在靠自己的勤勞脫的貧。”

“搭幫(幸虧、感謝)政策好,搭幫鄉親們的幫忙。”常侶才的表述有點木讷,卻極為準确揭示了一個道理。

【記者手記】

在邵東跑了幾個鄉鎮,因時間關系,所見所聞肯定有所不足。但最為直觀的印象,是這裡的“地”真不咋地。常常可以在一塊不大的地裡突兀地看見一塊很大的石頭;或者一塊地本來就不大,卻還奇形怪狀。邵東人民用他們的勤勞與智慧,在這一塊塊奇形怪狀亂世嶙峋的地裡種植着希望和夢想。或者,也隻有在這樣并不咋的“地”裡,才能野蠻而倔強地生長出這樣一個滿身都是光環的邵東。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生活资讯推荐

热门生活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4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