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天早上,位于鄭州荥陽豫龍鎮帝華凱旋城的“鄭州尋女手機店”一開門,盧麗的愛人赫東峰就爬上這間平房的屋頂,更換店鋪招牌上一張寫着數字的紙,以這樣的方式記錄女兒離開家的天數。
12月9日,數字更新到了4574天。
2009年,6歲的女兒博文離開店鋪後丢失。夫妻倆報案,也嘗試了各種辦法尋找,始終無果。
最近幾日,電影《親愛的》原型孫海洋與兒子孫卓相認,網上對于拐賣兒童的關注度很高,趁着這波熱度,盧麗連續幾日打開直播鏡頭。
“博文,我是媽媽,你還記得媽媽嗎?你還能找回我們家的手機店嗎?”鏡頭前,盧麗穿着一件印着尋人啟事的白色上衣,盡力說普通話,語速不快、話也不多,辭藻單調,來回重複着那幾句話。
盧麗說,這些年手機店的生意越發難做,但再困難店也要經營下去,“女兒可能記得手機店,這是她找到家的線索。”
盧麗手拿着尋人啟事錄制尋親短視頻,身後是“鄭州尋女手機店”。受訪者供圖
直播尋女
盧麗是從今年開始,在幾個短視頻平台做直播。直播内容簡單,主要就喊話女兒博文,希望她看到後回家,另外就是不斷重複女兒丢失時的地址、時間以及女兒的相貌特征,希望更多人幫她傳播。
直播間裡觀看的網友大多是熟人和命運相同的尋親父母。
他們關心博文的消息,也刷着自己揣了十幾年的尋人啟事。盧麗不僅和他們互動,還學會了連麥,大家一起跟着網絡上拐賣兒童的熱度,一遍一遍地讓孩子的信息曝光。
盧麗和丈夫在鄭州市中原區須水鎮老街肖家拐經營一家手機店,家中有三個孩子,博文排行老二。
2009年3月1日,博文說不喜歡母親新買的牙刷,便獨自到手機店對面,一家相距不足10米的小商店去換。盧麗說,女兒喜歡商店裡的頭花、小玩具,她覺得孩子大概要多看一會兒。直到一位小朋友來找女兒玩,她去商店找,才發現博文已不見蹤迹。
盧麗記得,博文性格開朗,學東西快。那會手機店生意不錯,父母忙着賣手機,給别人開卡的時候,看到有顧客等着,她會上前招呼,詢問對方需要什麼。她還學會了操作電腦,給顧客充話費。她認識百家姓,點擊鍵盤輸入顧客的電話号碼後,會和對方一起核對一遍姓名,确定充值金額。
尋人啟事上的那張照片,就是她在丢失前幾分鐘,和姐姐用電腦攝像頭自拍的。
博文于2009年丢失,圖為赫東峰散發的尋人啟事。受訪者供圖
30多萬份尋人啟事
多年過去,盧麗一直堅信,女兒一定記得這個家,知道自己有姐姐和弟弟,父母是開手機店的。
女兒丢失那年,街道、店鋪都沒有攝像頭,警方得不到一點線索。最笨的辦法,也是盧麗夫婦能想到的唯一辦法就是印制尋人啟事去分發,“總會有人看見過這個孩子。”
盧麗守着手機店,一邊掙錢和照料另外兩個孩子。發尋人啟事的工作就主要落在赫東峰的身上,他帶着尋人啟事走街串巷,周邊村子一個不落地去問,陸續有30多萬份尋人啟事遞了出去,或是貼在電線杆子、公交站台上。他一次次失望而歸,但又不得不打起精神,跑更遠的路。
公交車得按照固定站點停靠,容易錯過一些街道和村落,在當地,赫東峰的主要交通工具是電動自行車,幾年下來,電動車騎壞20多輛。熟識的賣車老闆都納悶兒了,“你咋騎車這麼廢?”
得知赫東峰情況後,那老闆再賣車給他時,總是便宜了好幾百塊。
外地也要經常去。從2010年開始,盧麗夫婦和其他尋親家長、紅十字會志願者一起參與組織了“尋親聯盟”,到各地宣傳防拐知識。尋人啟事也在全國各地散發,北京、貴州、湖南、廣州、廣西、山東……尋親家長們抱團找孩子,每個人在分發自家尋人啟事的同時也把别家孩子的消息傳播出去。
盧麗說,最多的時候,赫東峰一年得有300天在外尋孩子。
這過程中,盧麗也見識了更多因孩子被拐而支離破碎的家庭,有的人家孩子在母親看護時丢失,父親将她趕出家門。有的孩子在奶奶懷裡被搶,老人自愧成了家裡罪人。還有的夫妻受不了失去孩子的折磨,結束生命。曾有人羨慕盧麗,“你們夫妻倆還一起同心協力找孩子。”
同病相憐的尋親家長們見面時一起時常泣不成聲,現在在直播間裡,他們也會對着手機失控大哭。這些家庭已經尋找多年,他們感歎,不知道自己還有幾個十年、二十年可以等着孩子回家。
在這家40平方米的店鋪裡,依然為大約500份尋人啟事留下位置。受訪者供圖
不關門的手機店
博文剛剛丢失的那幾年,他們一家四口過年不敢回家,無法面對老人們的詢問,“博文還沒消息?”
2013年後,智能手機、社交媒體越發普及,全國各地的尋親信息有了更廣泛的傳播途徑,尋人啟事從剛開始的QQ群轉戰到微信、微博,後來又有了短視頻、直播。盧麗夫婦用盡其所能,出門少了,和“隊友們”線上抱團。在學會直播之前,他們已經可以流暢在各個社交平台發文、剪輯視頻。
也是那一年,盧麗把手機店更名為“鄭州尋女手機店”,并在門店招牌上用數字更新着博文離開家的天數。外人看來,這一天天增長的數字無疑是在刺痛這個家,但盧麗不以為然,她覺得這樣能引起更多人的駐足和注意,有助于把女兒的消息傳得更遠。
手機店裡生意近些年越來越難做,有時一天隻能到賬10塊錢,房租都難以維系。但他們堅持着沒有關門。80多平方米的店内,除了手機和一些配件産品的展示外,最多時候挂了1500多個孩子的尋人啟事。
再困難,這店也要經營下去,盧麗覺得它是博文能夠找到家的線索。2019年,原址拆遷,手機店搬到了5公裡外的地方,依舊叫“鄭州尋女手機店”,店鋪面積比過去小了一半,經營負擔沒那麼重了,但店裡牆上、櫃台上,依舊給五百多份尋人啟事留有位置。有人來拍照、拍視頻,盧麗全力配合。
今年公安部組織的“團圓行動”,讓很多家庭團聚,其中不少都是盧麗夫婦尋親路上認識的老朋友,這讓他們也充滿更多期待。
郭剛堂、李靜芝、孫海洋他們找到孩子的細節和畫面她一個都沒錯過,她替這些往昔的夥伴們感到高興。但他們歡聚的時刻,也是盧麗這些年最難受的時刻。博文和孫卓同齡,孫卓現在是一個健康的大小夥子,“俺博文在哪兒呢?是上學了還是工作了?”盧麗忍不住大哭。
面對鏡頭、記者和來訪者,盧麗總說,“希望大家留意你們的同學,鄰居,有沒有來曆不明的孩子,有的話去建議他們(抽血)DNA入庫,也許他(她)就是我們失散了的孩子。”
在她心裡,丢失了4574天的女兒一直都在,不過是“一滴血的距離”。
新京報訊記者 張靜姝
編輯 左燕燕
校對 李立軍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