之前我們講了為什麼要修心,本篇讨論的是大家比較關心的話題,那就是人為什麼會有痛苦,它從哪裡來的?
天下皆知美之為美,斯惡矣;皆知善之為善,斯不善矣。
美怎麼變成惡了呢?善怎麼變成不善了呢?是因為人對事物的判斷是建立在人為地将事物定義為美醜善惡,是從自己的觀念和認知上得出的。如果站在一個更高的角度和背景,美可能變為醜,善可能變為惡。人在嬰兒時期的快樂指數是最高的,處在一個和諧,自然,本真的世界裡,長大之後有了分别心,有了黑白、對錯、好壞的區分,并把二者完全對立起來,進而産生了二元對立思維,從此就把世界人為的區分開來,就有了二元對的世界,就有了美和不美,善和不善,喜歡不喜歡等等的對立出現,人生的痛苦從此就多了起來。
道創造了萬物,換句話說就是萬物皆由道創生,因此在道面前萬物都是平等的,不會對某一事物特别好,也不會對某一事物特别不好。
天地不仁,以萬物為刍狗
講的就是這個意思。人為地把個體所感知到的東西,分成喜歡的一類東西就是好的,不喜歡的一類東西的就是壞的,人為地使之對立起來,從自己欲望和觀察的角度建立起來的這種不和諧。換一種角度結論和感受就不一樣了。
比如,當站在海邊上看海浪很大的大海的時候,感覺海浪很大,甚至一不小心掉進去感覺會有生命危險;當你站在海灘後邊的山上面對同樣的這片海浪的時候,覺得海浪很小了很多,對自己沒有了威脅;如果在萬米高空的飛機上再看這片大浪翻滾的大海時,感到大海的波浪就很小,覺得大海就是平的。所以站的高度不同,看到同樣的東西感覺就會有很大的不同。隻有超出自己已有的二元對立觀念,上升到更高的一個高度,才能更好的理解很多痛苦都是自己創造的,都是自己的眼界和高度有局限所緻。
如果天下人都認為某種模式、行為、事物是美的,都按照這樣去做,那麼這件事本身就變成惡的了。因為這個世界本身就是豐富多彩的,本身就是有循環的,是個環環相扣的生态系統,如果整個世界統統都成一種模式,一種環境、一種色調,一種地貌,無論這個東西有多美,隻要一刀切強行推而廣之,這個行為本身就是惡的。如果有一種行為,語言或方式,定義為善的,讓每一個人都去必須去做到,這本身就成了一種惡行。中國清代強行必須把頭前面剃光後邊留辮子,就屬于此類行為。
相對和相互依存的道
從另一種角度講,醜和美,善和惡都是相對的,沒有什麼絕對的東西,是可以相互轉化的。美可以轉化為醜,善可以轉化為不善。人為定義出的善和惡,美和醜等的對立實際上是一種狹隘的思想和觀念。
還有一層角度去講,善惡美醜是相互依存的,沒有一方另一方就不存在了。任何一個東西的存在,都是和對立面同時産生,善對應的一定是不善,惡對應的一定是不惡,對立而且互生同生。一方以另一方的存在為前提,一方消失了,另一方自然也就不存在了,兩者是相互對立的,也是相互依存的,是對立統一的。把兩者割裂開來,美和不美,善和不善,對和錯,應該和不應該都是人為認定的,為人們帶來了很多痛苦,其實都是自己定義出來的。長和短、高和低、前和後等等都是相對比較出來的。
二元對立是痛苦的根源
再往深的講。是非對錯,美醜善惡既除了相互對立、統一,相互依存之外,還可以相互轉化。不僅美的可以變成醜的,醜的可以變成美的同時,同時美的本身也是醜的,醜的本身也是美,換一個角度就變到了對立面。前提是要破除二元對立思維。因為在大多數人的觀念都是二元對立的,美的就是美的,醜的就是醜的,黑的就是黑的,白的就是白的,如果破除了二元對立的思維觀念,美的本身就是醜,優勢的本身就是劣勢。如果理解了這個層面的道理,可以解決人生的很多困惑和痛苦。
例如,長頸鹿脖子長、可以吃到圍牆裡面樹上的葉子,小羊矮吃不到樹上的葉子,這個場景表現出來的是長頸鹿比小羊有優勢。但換個場景,小羊可以通過牆下面的小門洞進到牆裡面的草地裡去吃草,而長頸鹿脖子太長身子太高,進不了那個門洞吃不到牆裡面的草,兩者的優勢和劣勢立馬改變,所以優勢本身會成為劣勢,劣勢本身也會成為優勢。
如何脫離痛苦
二元對立是人為構建的,是人的七大痛苦根源之一。任何事物都會走到它的反面。二元是互生的,也是并生的,是非對錯善惡是相互轉化的。就像太極圖,盡管它是平面圖,卻可以充分的表現兩個對立的東西相互轉化,相互推動相互依存的關系,而真實的世界卻是立體的,要複雜得多,比如,對人來講,人們排出的屎尿是對人體最沒用的廢棄物,令人讨厭的垃圾,但是這些屎尿對于植物來講卻是最好的美餐,最好的養料。因此隻有破除己見,破除二元對立人們才能達到二元融合萬物一體,真正的從二元對立所帶來的痛苦中解脫出來。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