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遊戲

 > 遊戲機制最新變化

遊戲機制最新變化

遊戲 更新时间:2025-02-22 03:08:16

“Now Play This”遊戲節是一個實驗遊戲的盛會,同時也是倫敦遊戲節的一部分。不同的遊戲項目被安排在倫敦薩默塞特宮新側廳的幾個房間中。通過該遊戲節,我們能看到未來遊戲領域在藝術和商業上更多的可能性。它由遊戲設計師Holly Gramazio和George Buckenham主辦,其意義就是提供某種有趣、有價值或者特殊的體驗。

今年展出的遊戲囊括多種形式:有桌面遊戲、物理遊戲、數碼遊戲、增強現實(AR)遊戲、虛拟現實(VR)遊戲和新型體育遊戲等等。其中有的界面很新穎,有的在空間和内容的融合上很吸引人。比如有款叫《快樂在這裡(Joy is Here)》的遊戲,覆蓋了整面牆,其實是個巨大的找詞遊戲。

下面介紹我們看到的13款比較有趣的作品:

1.死亡像素(Dead Pixels)——設計者:Tatiana Vilela dos Santos和Olivier Drouet

遊戲機制最新變化(當遊戲不再是遊戲)1

參加“Now Play This”這樣的遊戲節,最棒的一點是能玩到那種大型團體遊戲——比如這個需要2-9名玩家的《死亡像素》。每名玩家都要站在一根柱子前,用手中的操縱杆在一塊畫布上移動彩色方塊,會留下一道痕迹。某種顔色的封閉圖形會自動填充,而覆蓋另一種顔色會留下一塊死亡(黑色)像素。每局遊戲時間為99秒,當畫布被填滿時,面積最大的顔色所有者獲勝。當我們在玩這個遊戲的時候,有個女孩找到了訣竅,帶領她們一家人每局都取得了勝利。

2.詩歌遊戲(Poem Game)——設計者:Liliane Lijn

遊戲機制最新變化(當遊戲不再是遊戲)2

周五晚上,一群人聚在一起玩藝術家Liliane Lijn 1974年設計的“詩歌遊戲”。每位玩家會被分到一張彩色卡片,兩面都有一個單詞,然後輪流做出選擇——可以在桌上放一張卡片,也可以移開或翻轉已經存在的卡片,接着按照任何順序讀出現有的單詞。當這些詞按照一定的順序組合在一起時,就會産生一些模糊的語義了。直到所有人都翻動了卡片,再把結果讀出來,一首“詩歌”就産生了。該遊戲的初衷是讓玩家體會“詩歌的本源”。

3.看不見的花園(Invisible Garden)——設計者:Rosa Carbo-Mascarell和Tim Phillips

遊戲機制最新變化(當遊戲不再是遊戲)3

這個遊戲在室外進行。玩家們可以戴上一頂藏着耳機和電話的手工帽子,然後四處走動,随着地理位置的變化,玩家可以聽到不同的聲音——鳥鳴、蛙叫和溪流聲,仿佛置身于一座牧場,遠離了倫敦的喧嚣。

4.靈魂投影機(Restless Spirit Projector)——設計者:Viviane Schwarz、Jonatan Van Hove和Amber Hsu

這是整個遊戲節最火爆的展廳之一,門口隻有一句标語“這間房間鬧鬼了”。在完全的黑暗中,玩家用手鏡映射出鬼魂的影像,把他們引到“陷阱(一個測光球)”中,然後根據房間裡散落的線索将鬼魂配對。這些線索被遊戲設計者隐藏起來了,玩家需要發掘這些鬼魂的故事。

5.接種疫苗(Vaccination)——設計者:Alex Johansson和Katy Marshall

遊戲機制最新變化(當遊戲不再是遊戲)4

遊戲擁有獨特的界面,有趣且令人印象深刻。一名玩家通過一個監視器,能看到不同顔色代表的微生物在病人身上不斷往心髒進攻,另一名玩家用注射器把藥物注射到病人的頭部、四肢、軀幹等等來殺死微生物。然而就像射擊遊戲裡的“生存模式”一樣,在一波波的進攻過後,病人最後總是會死去的。

6.線條軌道(Thread Racer)——設計者:Miyu Hayashi和Richard Burns

遊戲機制最新變化(當遊戲不再是遊戲)5

遊戲在一塊插滿針的闆子上進行,玩家們要用線在針上繞出一條軌道,然後用操作杆操縱兩個光點在軌道周圍移動,如果碰到了線就要重新來過。随着遊戲人數增多,這塊針闆難免會有磨損,也就無法發揮出預期的功能,不過這對設計者和玩家來說也是發揮創造性的機會。

7.電話(Telephone)——設計者:Lee Shang Lun

遊戲機制最新變化(當遊戲不再是遊戲)6

Lee Shang Lun以解謎遊戲Sokobond和Stickets聞名,但“電話”是一種完全不同的體驗。玩家們會在一個柱子上看到一部老式電話,接起來後,會聽到電話另一頭傳來“你為了10英鎊能做出的最過分的事是什麼?”、“你絕對不會給你的孩子取的5個名字是什麼?”等問題,玩家的答案将被錄音、重組,發送到位于地球另一頭的墨爾本的一間酒吧,播放給人們聽。

8.瘋狂化妝間(Morning Makeup Madness)——設計者:Jenny Jiao Hsia

遊戲機制最新變化(當遊戲不再是遊戲)7

隻有10秒鐘,你要在10秒内給一張臉塗上口紅、腮紅、睫毛膏、眼線、眼影等等。然後你會得到一個完成度評分,可能是10%“幾乎素顔”或者60%“美顔初現”。在現場要用操縱杆操作,難度挺大,但你也可以在你的浏覽器上玩,用鍵盤和鼠标操作。

9.沙塔(Sandcastles)——設計者:Patrick Smith和Vectorpark

遊戲機制最新變化(當遊戲不再是遊戲)8

另一個隻有10秒鐘的遊戲是“沙塔”。玩家們可以用手指在屏幕上堆成不同形狀和尺寸的沙塔,但是每10秒海水就會把沙塔沖走。

10.粉色長号(Pink Trombone)

遊戲機制最新變化(當遊戲不再是遊戲)9

這個遊戲可能會令音樂人感興趣。這是一個模拟人聲遊戲,玩家們通過移動人體的不同器官來發出不同聲音。這個遊戲可愛又有趣,還很有教育性,而且能在自己的電腦浏覽器上玩。

11.許願釣魚(Wish Fishing)——設計者:Pol Clarissou

另一個可玩性很強的遊戲是“許願釣魚”。它本質上是個算命遊戲,具體玩法是玩家在屏幕上輸入一個問題,會顯示丢出釣魚線的動畫,然後問題的答案以一個編碼标記的形式呈現。一般來說,玩家需要在一個文本文檔中尋找這個編碼對應的意思,但在展會的現場,玩家可以直接在寫有标記的卡片上找到答案。

12. Karambola——設計者:Agata Nawrot

Agata Nawrot是一位來自波蘭的優秀插畫師,而Karambola是她設計的第一款遊戲。它可能比你想象中形式更美、内容更充實。故事背景是“邪惡的想法”攻擊了“有感情的蔬果”,讓他們彼此分離,困在了各自的問題中,玩家需要幫助他們解決問題。每個謎題都很簡單,卻又各不相同,比如幫一塊迷路的生姜找到路,幫一顆雲杉球果在它的克林巴琴上彈奏正确的音調,總之整個遊戲的設計很唯美。

13. KAMI 2——設計者:State of Play

遊戲機制最新變化(當遊戲不再是遊戲)10

整個展會最火爆的遊戲可能就是屢獲殊榮的State of Play出品的KAMI 2,因為它遍及整個會場。在這個手機解謎遊戲中,你會看到一幅幅由三角形色塊組成的圖案,你的任務就是在規定的步數内讓相同的色塊鋪滿整個畫布。在展會上,部分謎題圖案被打印出來挂在牆上,人們可以用手機上遊戲内置的AR功能直接在圖案上玩,讓路過不明真相的群衆紛紛避讓。不論這樣設計是否是有意,但效果是令人滿意:整個展會的人都在談論這款遊戲。

(翻譯:竺怡冰)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遊戲资讯推荐

热门遊戲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5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