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來,經常有一種說法就是整個中華文明的由盛轉衰,就是從唐朝的安史之亂開始的,但是今天先不談其中原因,而是單就安史之亂作出介紹。
提及安史之亂的爆發原因,可能好多人的第一印象都是“藩鎮割據”或者說是階級矛盾,因為以安祿山和史思明為首的節度使們,有兵、有錢、有糧,長久之後也就萌生了造反的野心。
安祿山雖一人身兼三鎮節度使,手下傭兵20萬,但是在古代長期的儒學影響之下,關于君臣和上下級的等級思想觀念嚴重,士兵主觀程度上并不一定願意造反,尤其是唐玄宗李隆基在位時,唐朝又正逢開元盛世,士兵百姓們能夠吃飽穿暖,更加沒有造反的必要。
那麼,安史之亂的深層次原因又是什麼呢?
唐朝滅亡後成型的《舊唐書》中,就有這麼一條記載,當史思明的兒子史朝義弑父篡位時,說“莫驚聖人否?”。
但是,聖人這個詞彙還是帶有些許宗教色彩的,而古往今來一般也就是孔子有孔聖人的稱号,那麼史朝義為何要說聖人二字呢?
沒錯!安史叛軍還真的就是靠着宗教力量團結起來的士兵,而這個宗教就是從西亞傳來的拜火教。
拜火教也叫祆教,最早起源與中西亞地區,因為唐朝對外交流頻繁,再借着陸上絲綢之路的繁榮,有大量的胡人往來經商,而祆教也就這麼傳過來了,當時的長安和洛陽等地還有專為該教信徒建立的火祆祠。
現代來看,我們大多人都是無神論,沒有宗教信仰的,但是唐代中前期可謂是兼容并包,對各種宗教都是極其尊崇的态度。不少唐朝人也在胡人的影響之下,加入祆教,其中也包括安祿山和史思明等人,其中安祿山的母親甚至還是祆教的巫師。
還有安祿山也宣稱自己出生時曾經“有光照穹廬,野獸盡鳴,望氣者言其祥”。于是,在這種宗教的神化包裝下,因此才帶動了一大批的祆教教徒随其造反。而安祿山也正是憑借宗教敬畏的力量,将士兵們鼓舞的精神振奮,連戰連捷。
所以說,安史之亂也更像是一場宗教叛亂。
這場叛亂中,除了安祿山和史思明兩人自稱聖人外,還有兩人接連被親生兒子殺死後,他們的兒子也開始自稱為聖人。後來,随着叛軍的内亂離心,後面再與唐軍的幾場戰鬥中也接連敗下陣來,曆經七年餘久的安史之亂也終于宣告結束。
安史之亂被平定後,因為這父子四人的巨大影響力,當地的祆教民衆仍然對其有聖人的稱謂,而唐朝政府為了穩定民心,甚至還專門給這四人立了祠堂供奉香火,還稱之其為“安史四聖”。
後來随着唐武宗的即位,又開始大力打擊宗教勢力,雖然其中的主要打擊對象為佛教,不過祆教也跟着吃了瓜落,開始逐漸萎靡。
唐朝之後的又一個一統王朝宋朝期間,又是爆發了幾次以祆教為背景的農民起義,比如《水浒傳》中的方臘就是其中之一。
元末,已經變為明教的祆教又發起了紅巾軍起義,值得一提的是紅巾軍的首領為号稱“小明王”的韓林兒,而朱元璋正是其手下副帥。雖然紅巾軍後來被元朝擊敗,但是朱元璋的成功還是少不了明教徒的大力支持,還有一種說法是朱元璋定國号為“明”,也是有着明教的影響因素。
朱元璋登基後,其深知宗教的力量,還有從唐朝開始一直就是不斷的有因為明教而引發的起義,所以最後采納了李善長的建議,大力禁止民間對于明教的崇拜。
不過明教雖然被禁,但是在民間卻一直未能得到根本性的禁止,明教又轉為白蓮教而繼續存在,到了清朝後又成為反清複明的主要勢力。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