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謝環衛工人的幫忙,要不然這兩部一共價值2萬多元的手機就找不回來了。”2月14日上午,朝陽市的高先生向遼沈晚報記者表達了對尋回手機的環衛工人的感激之情。
高健麗負責的垃圾點位于手機店附近。遼沈晚報記者 崔晉濤 攝
新手機被當成手機殼扔掉
高先生在朝陽市五一街經營一家手機店,2月4日上午,店内收到一批新品手機,店員拆開包裝後,将兩部折疊屏的黑色手機連同一些包裝堆放到了門口存放垃圾的位置。“當時店員把這兩部手機當成了作廢的手機殼一同扔掉了,我發現手機沒有了,連忙查看監控,發現可能被送到了附近的垃圾點,這個垃圾點是一個移動式垃圾壓縮罐,當時正值午休,我立刻聯系了朝陽市環境集團。”高先生撥通朝陽市環境集團的電話尋求幫助。
接到集團的電話後,朝陽市環境集團排放分公司移動式垃圾壓縮罐兩位隊長王偉峰與劉成傑一同趕往現場,并将情況通知正在家午休負責此處垃圾點的環衛工人高健麗,高健麗放棄午休,連忙來到現場。
“這個移動壓縮罐能夠裝載8噸的垃圾,承擔附近飯店商鋪以及居民小區的垃圾收集,一旦裝滿會進行壓縮,當時已經裝載了6噸垃圾,我們通知工人停止繼續向罐體填裝垃圾,如果手機在裡面的話會造成損壞。”王偉峰介紹當時的情況。
手機店主高先生帶着幾人也來到了現場,但是當時并不确定手機就在這個垃圾壓縮罐中,因為此時垃圾罐中已經有6噸被輕微擠壓過的垃圾,翻倒垃圾會對原本整潔的街面造成大面積污染。經過商議後,環衛部門的幾名工作人員與店主高先生幾人決定将移動壓縮罐拉到排放垃圾的處理廠再進行尋找。
頂着酸臭味 找了一個多小時
劉成傑與高健麗跟随移動罐車來到20公裡外的垃圾處理廠,移動罐車将垃圾卸到垃圾堆,罐車内的垃圾已經形成一個比較完整的塊狀。“我在市裡待着也沒什麼事,就一起來幫着找找,”高健麗帶上釘耙等工具,小心翼翼地扒開一個個垃圾袋。
當日氣溫很低,凍得高健麗雙手發抖,垃圾中有很多飯店的廚餘垃圾,即便在低溫的條件下仍發出一陣陣酸臭的味道,此時,店主高先生幾人也在垃圾堆中找尋手機,垃圾的味道讓他們不時地幹嘔,但高健麗沒有一絲退縮,瞪大眼睛仔細地尋找。垃圾袋被一個個打開,垃圾一點點被翻動,希望随着時間的流逝、垃圾的減少也變得有些渺茫,此時高先生幾人也有些失落,而一旁的高健麗卻一直弓着腰,細緻地尋找。“哎,是不是這個!”一個小時後,随着一聲呼叫聲,大家圍過去觀看,一個黑色的方形手機出現在垃圾堆中。“就是這個手機!”高先生激動不已,随後另一個手機也被找到。
“感謝環衛工人的幫忙,要不然這兩部一共價值2萬多元的手機就找不回來了,”高先生當即表示要給予酬勞表達感激之情,被環衛工人謝絕。朝陽環境集團垃圾排放分公司副經理于立偉向記者表示,朝陽環境集團是政府的“大管家”,百姓的“大物業”,服務宗旨是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多一個人,多一份力,當時幾名環衛工人也主動一同幫忙尋找,最終手機失而複得,手機能沒受到損壞被找到也是我們最大的心願,我們作為環境集團的一個環境人來講,能夠幫助市民做點實事就是我們最大的滿足!”
事後,高先生制作錦旗送給環衛工人,以此表達自己的感激之情。
遼沈晚報特派朝陽記者 崔晉濤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