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我們聚焦這些物化的曆史,我們會發現在不知不覺中原來生活已經發生了如此的變化。雖然很多物品正在我們的生活中消失,可是它們承載的是一個時代的生活,其中可能會有一個感人的故事,可能也有您内心最柔軟最溫暖的一段記憶,是您人生中難忘的年華。
但是,不論生活如何别變遷,我們都需要記住我們的過去,我們更有必要告訴下一代,讓他們知道父輩、祖輩們曾經經曆過的生活,因為一位偉人曾說過:忘記曆史就意味着背叛!現在就回顧一下那些曾經影響過我們的生活,如今依然令人難忘的十大老物件:
現在什麼電子秤,天平稱,重磅成已經很普遍用了,但是,這老稱跟了我們家四十年了,經久耐用,換了多少電子稱,但它依舊堅持到底。
老稱
電動機、漏鬥、磨盤構成的是磨豆機,爺爺奶奶是做豆腐的,靠着這一台機子,爺爺奶奶做了三十多年的豆腐大媽大爺。
電動機
農村用來篩谷子和包谷。在農村生産出大米,但是還少不了這個木制的手搖鼓風機。
手搖鼓風機
家裡的風扇換了一批又一批但是,這個媽媽陪嫁的嫁妝,八十年代的老古董了!我家唯一一件有了年代卻還一直在用的家電。
電風扇
八十年代的農村沒有多餘的鐵,但是有的是木頭,爺爺用一釘一木做出了這麼一個木質的嬰兒車。統共坐了我們七八個兄弟姐妹,因為年代已久四個輪子一不小心丢失了。
木闆車
蒸汽電熨鬥,甚至于數字化的電熨鬥如今已經被普遍使用。而過去要想平整衣服,就隻有用傳統的鑄鐵熨抖,也就是用被老百姓稱之為“烙鐵”的家夥,在火上先加熱,再墊上毛巾,把洗幹淨的略微發濕的衣物,燙平整後涼幹,那會最喜歡的就是把褲子,按照褲子的中線熨出一道筆直整齊的褲線來。而現在已經很難找到這樣的物件了,它曾經給多少有愛美之心人的生活,熨燙出一點點小小的美麗浪花。
熨鬥
現在的孩子們都是在商場裡買耐克、阿迪達斯、李甯等成品的名牌服裝穿着了。而回想小時候,每年春節都會穿着媽媽不分晝夜,辛勞地用腳踏縫紉機,匝出一件件新衣服,穿在身上,感覺特别的溫暖和感動。幾次想把躺在底下室裡的上海産的“蝴蝶“牌處理了,可是真的是觸景生情,于是總是舍不得!這台“蝴蝶“牌縫紉機帶給了家人多少的興奮和感動。
腳踏老式縫紉機
如今小汽車已經進入千家萬戶,成為無數人的代步工具。而上世紀六七八十年代,自行車是高檔代步工具,八十年代前,買一輛自行車幾乎是一家一年的積蓄,關鍵是還要憑票證供應,誰家有一輛自行車絕對算是“大戶”了。那時,娶媳婦往往用“永久牌”、“鳳凰牌”接新娘子。随着電動車、摩托車、私家小汽車車、公交車等出行方式的多樣化,“紅旗牌”、“永久牌”、“鳳凰牌”等老式自行車漸漸淡出人們視線。
追憶往事的一幕幕,伴随了我們上幾代人的成長,而時至今日,它們卻漸漸地成為一段段曆史的記憶。當您偶然從家裡的角落裡,發現一些塵封的老物件時,您會發現,在不經意間,您一直在不斷地和過去告别,與之一同消失的是一種生活方式,是一種生活。當聚焦這些物化的曆史,關注那遠去的生活背影,想起我們的父輩,你将更清晰地看到社會發展的軌迹。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