廉頗蔺相如列傳思考與練習?11《廉頗蔺相如列傳》——緊扣考點系統複習,少走彎路,事半功倍,接下來我們就來聊聊關于廉頗蔺相如列傳思考與練習?以下内容大家不妨參考一二希望能幫到您!
11《廉頗蔺相如列傳》——緊扣考點系統複習,少走彎路,事半功倍。
一、解釋下面句子中活用的字詞。
1.舍相如廣成傳(舍,名詞作動詞,安置住宿)
2.左右欲刃相如(刃,名詞作動詞,殺)
3.乃使其從者衣褐(衣,名詞作動詞,穿)
4.相如視秦王無意償趙城,乃前日
(前,名詞作動詞,走上前)
5.相如廷叱之,辱其群臣(廷,名詞作狀語,在朝廷上)
6.故令人持璧歸,間至趙矣(間,名詞作狀語,從小路)
7.以先國家之急而後私仇也(先後,意動用法,以……為先,以……為後)
8.未嘗有堅明約束者也(約束,動詞作名詞,約定)
9.秦王恐其破璧(破,使動用法,使……破碎,可以翻譯成“撞破”)
10.甯許以負秦曲(負,使動用法,使……承擔)
11.畢禮而歸之(歸,使動用法,使......回去)
12.完璧歸趙(完,使動用法,使……完好無損)
13.且庸人尚羞之(羞,意動用法,以……為羞)
二、解釋下列句中的古今異義詞。
1.傳以示美人及左右(左右)
古義:侍從
今義:方位詞,左和右兩方面;作動詞,支配,操縱。
2.璧有瑕,請指示王(指示)
古義:指出來給.....看
今義:為指導工作而發出的口頭或書面意見。
3.相如前進缶,因跪請秦王(前進)
古義:走上前進獻
今義:向前行進;思想進步。
4.宣言日:“我見相如,必辱之。”(宣言)
古義:揚言
今義:政府的公告。
5.臣所以去親戚而事君者(親戚)
古義:包括父母兄弟在内的内外親屬
今義:跟自己家庭有婚姻關系或血統關系的家庭或它的成員。
6.臣所以去親戚而事君者(所以)
古義:....的原因
今義:表示因果關系的連詞。
7.明年複攻趙(明年)
古義:第二年
今義:今年的下一年。
8.因賓客至蔺相如門謝罪(賓客)
三、找出下列句子中的通假字,并解釋。
1.可予不(不通否,不給)
2.拜送書于庭(“庭”通“廷”,朝廷)
3.召有司案圖(案通按,審察,察看)
4.唯大王與群臣孰計議之 (孰通熟,仔細)
四、判斷下列句子的句式特點,并翻譯。
1.君何以知燕王?(賓語前置句,應為“以何知燕王”。“何”為介詞“以”的賓語)
譯文:您憑什麼知道燕王(會收留您)?
2.臣誠恐見欺于王而負趙。(被動句,“見....于”表被動。)
譯文:我實在害怕受大王欺騙而對不起趙國。
3.而君幸于趙王。(被動句,“于”表被動。)
譯文:而您被寵幸。
4.傳以示美人及左右。(省略句,應為“傳以(之)示美人及左右”。)
譯文:把(它)傳給妃嫔及侍從人員看。
5.故燕王欲結于君。(狀語後置句,應為“于君結”。)
譯文:所以燕王想跟您結交。
6.求人可使報秦者。(定語後置句,應為“求可使報秦者人”。)
譯文尋找可以出使回複秦國的人。
五、翻譯下面語句。
1.相如度秦王雖齋,決負約不償城,乃使其從者衣褐,懷其璧,從徑道亡,歸璧于趙。
譯文:蔺相如估計秦王雖說答應齋戒,必定會背棄信約不補償城池給趙國,就派他的随從穿上粗布便服,懷裡揣着和氏璧,順着小路逃走,把和氏璧送回到了趙國,(給分點:度、負、衣、懷、亡)
2.已而相加出,望見康頗,相如引車避匿。于是舍人相與谏曰:“臣所以去親戚而事 君者,徒慕君之高義也”
譯文。不久相如外出,遠遠望見廉頗,相如就調轉車子躲避,在這種情況下,他的門客一起對相知說,我們離開父母兄弟前來侍奉您的原因,隻不過是羨慕您的高尚品德啊。(給分點:引,于是,所以,親戚)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