靈魂的工程師——這是社會對老師的高度重視及評價。人生需要有一場觸及靈魂的教育,優等的教育,不必華麗,但必須優質。根植于靈魂的教育,才可以滋潤孩子們的心田,豐富其大腦,助力其發展。在青島城陽二中,有一位王念葆老師,他在自己的職業生涯不僅授業,更緻力于改變孩子們的本質,觸碰孩子們的靈魂。
回到學生時代,那時候地質學家李四光先生的事迹家喻戶曉,李四光為國奉獻的精神深深影響了王念葆,“像李四光一樣,為祖國尋找寶藏”,這句話烙印在在心裡,指引他前進。高考時,王念葆如願考入了冷門的地質專業。四年的大學生涯,為夢想奔跑的王念葆取得了優異的成績,四年學科第一名,四年優秀三好學生。大學生涯一晃而過,在畢業分配時,他沒有如願成為地質工作人員,而是成為了徐州師範的一名人民教師,教授地質專業。
天将降大任,必先苦其心志。王老師的執教生涯并不是一帆風順,其中幾經波折。1991年,因不願與妻子長期兩地分居,他辭職回郓城老家與愛人團聚,到高中任職地理老師。教地理不是本專業,但好在差别還不算大,很快他的地理課就上得有聲有色。地理剛開始熟悉兩年,他又面臨轉變——高考不再考地理,無奈之下王老師聽從學校安排開始轉教物理。教物理對他來講跨度就太大了,當時的王老師有些茫然,在新學期他有些不安地對着以前班裡的孩子們說:“我今天來上課,但是我不教你們地理要教物理了。我以前從來沒交過物理,我也不知道自己能不能教好,不行你們去找校長,把我換掉吧”。他的話剛說完,這些在王老師地理課堂取得優異成績的孩子們,給了王老師熱烈的掌聲,歡迎他來上物理課。
孩子們的鼓勵,給了王老師巨大的動力。多年不接觸物理知識,對王老師來說不僅是沒有教物理的經驗,自己以前學過的物理知識也忘得差不多了。為了不辜負孩子們的期望,王老師拿起物理課本,開始重新學習,沒日沒夜地抱着物理書反複琢磨,連騎自行車上下班的時候,他也在反複琢磨如何能教好每個知識點。不懂物理的教學方法,他就當自己是個學生,跟其他物理老師虛心請教、探讨。雖然沒教過物理,但是教育都是相通的,憑着自己的悟性 借鑒其他老師的經驗,王老師的物理課堂開始有了起色。很快學校迎來了通考,現學現賣的王老師班裡,物理考試居然名列前茅。這下讓别的老師有了壓力,再去請教,就沒人願意和他交流了,王老師隻能又開始靠自己琢磨。
福禍相依,沒法借鑒别人的經驗,王老師開始琢磨自己的物理授課模式。他每天回家自己學習第二天要教的課程,把自己對知識的領悟和難點問題總結出來,在課堂上作為重點去教。每堂課都精選題目,都有新出的題,讓學生們當堂去做,一節課就解決幾個核心問題。這樣學生在課堂上有思考的時間,有現做題的時間,練得多動手多,孩子們的知識掌握得很紮實,應變能力也越來越強。
物理課總是伴随的大量的數據和計算,是一門有些晦澀的學科,但在王老師的課堂上,物理變得鮮活,變得生動有趣,孩子們不知不覺間一堂課就結束了,要下課時直呼幸福的時光為何如此短暫。
學生們愛學、教學方法科學,好成績自然是水到渠成。王老師班裡的孩子們,物理名列前茅,量化考核王老師拿了第一。優異的教學成績,馬上引起學校的重視,很快王老師被安排到了高考複讀班。接下來的兩年,王老師依然是量化考核第一名,這讓王老師評上了山東省優秀教師,拿到了富民興魯獎章。
安心做教育的王老師,隻知做學問,人情世故稍有欠缺,這讓他的工作并不如意。2004年,他得知青島城陽二中面向全國招聘人才,他幾番思量,下決心到了這個他向往已久的海濱城市。在城陽二中,如魚得水的王老師工作簡單又愉快,憑着豐富的教學經驗、新穎科學的教學模式,王老師很快得到了大家的認可,半年後王老師成為了物理教研組長。第二學年,王老師不隻是教物理,也成為了班主任。
安心的工作環境,團結的工作氛圍,深厚的教學沉澱,讓王老師的教育理念在城陽二中更上層樓。他的物理課很快就出了名,全區七個參加物理競賽的學生,有五個是王老師教的;全區物理前二十名,他班裡的就占十多個。物理課教的越來越好,作為班主任的王老師更多地開始思考如何讓孩子們變的更優秀。優秀人才的培養,隻是靠傳授課本知識遠遠不夠,還要改變孩子們的本質,養成好的習慣,讓孩子們自律自強。
教育必須打動孩子們的心,激發孩子們的求知欲。王老師每周都要開一次班會,班會上不是簡單地說教,王老師經常會選一些好的文章、視頻,在班會上跟大家一起分享。特别是那些家境艱苦的孩子們的成才之路,孩子們看了特别感動,有不少孩子是哭着看完。王老師要讓孩子們早知道社會的冷暖,知道成功要靠自己的拼搏去努力争取。
班級管理是必不可缺的一環,王老師很少會去管理學生,他有自己的法寶——讓學生管理學生。王老師選出班幹部後,有精細的分工,有明确的管理範圍,他還為班幹部們營造了身為管理者的榮譽感。對于有些不好意思管理的班幹部,他會耐心地分析,做好管理對每一個同學都是一種幫助和促進,也是為了整個班級的榮譽。在這種管理模式下,别的老師常會驚奇的發現,王老師的班裡,沒有老師在的時候,紀律也是非常的好,同學們會自覺的在班裡學習,安靜而有秩序。
改變孩子們的本質,改變思維的模式,孩子們在潛移默化中也改變了人生的軌迹。王老師為班裡的孩子們,建立了獨立思考的能力,管理的能力,自我約束的能力。他班裡的孩子們不僅成績優異,綜合能力也格外出衆,畢業以後在大學裡當班幹部、學生會幹部的比比皆是。
輝煌的背後,是王老師幾十年如一日的辛勤付出。如果這幾十年的付出需要有一個動力的話,那這個動力隻有一個源泉,那就是班裡的孩子們。王老師說他職業生涯的最大幸福,就是站在講台上,和孩子們在一起的時候,那是屬于他的幸福時光。
孩子們雖然還未成年,但是他們有赤子之心,他們最懂得誰是真心對他們好,王老師的付出他們看在眼裡,記在心裡。王老師的家,就在學校旁邊,在窗口可以看到自己的那間教室。有一天,王老師發現自己班裡怎麼沒有亮着燈,王老師心裡咯噔一下,班裡會不會出啥問題了。他趕忙跑回教室。剛一進門,燈突然亮了,孩子們向他撲過來,嘴裡喊着:“王老師,生日快樂”。看到桌上擺着生日蛋糕,王老師心裡暖暖的,被孩子們的赤誠之心深深地感動着。
少年時王念葆立下“為祖國尋找寶藏”的誓言,他為此一直堅守着。雖然他沒有向李四光那樣去尋找地質寶藏,但作為老師他也為祖國挖掘了珍貴的寶藏——培養優秀的人才。時間如白駒過隙,一晃王老師馬上就要退休了,他的職業生涯即将畫上一個圓滿的句号,但他一心為了教育為了孩子的教育情懷和精湛的教學方法不會退休,這将會成為留在城陽二中的寶藏,一直傳承下去。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