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部《紅樓夢》寫盡世間百态,道不盡“千紅一窟”的悲哀。
“金陵十二钗”之首林黛玉,幼年父母相繼離世,寄居賈府,體弱多病。赢得了愛情,輸掉了婚姻,難逃香消玉殒。
不愛黛玉的人說,她尖酸刻薄,孤傲任性,不食人間煙火。
鐘愛黛玉的人說,她才華橫溢,诙諧幽默,也懂察顔觀色。
黛玉的故事從美麗的三生石畔說起,她是绛珠仙草轉世下凡,為報答神瑛侍者日夜澆灌之情,下凡還淚報恩。
你愛或者不愛,黛玉始終是曹公的最偏愛。
敏感小性是她,言語尖酸是她,冰雪聰明是她,純情通透也是她。
做人哪能人人喜愛,美中不足最真實可愛。
01 從容淡定,處事的本領
當代女作家琦君曾說,眼睛因多流淚水而愈純明,心因飽經憂患而愈溫厚。
林黛玉不正是如此嗎?
她的眼淚是前世绛珠仙草賦予的使命。在賈府孤苦無依的她,也經曆着屬于自己的憂患。
父母相繼離世後,年幼的黛玉便開始了寄居在賈府的生活。
自小成了孤兒的黛玉來到賈府,理所當然得到了外祖母史太君的萬般憐愛。
飲食起居一如寶玉,與寶玉從小耳鬓厮磨,親密無間。
然而薛寶钗的出現,打破了黛玉與寶玉的二人世界。
寶钗憑借天然的豐美容貌,端方的品格,迅速俘獲賈府上下的贊許。
而一向孤高自诩、言語尖酸的黛玉則時常為下人所诟病。
一日,寶玉到梨香院中探望寶钗。先是寶钗提出要看通靈寶玉,又有寶玉想欣賞寶钗随身佩戴的金鎖。
二人比通靈寶玉、看撰字金鎖,剛好相聊甚歡之時,黛玉也來了。
撞見意中人與其他女子談天說笑,黛玉沒有默默垂淚逃離,而是笑着打趣說:“早知他來,我就不來了。”
寶钗當即表示不解,心内揣測林妹妹定是嫉妒了。
黛玉于是娓娓道來:
“要來時一群都來,要不來一個也不來;今兒他來了,明兒我再來,如此間錯開了來着,豈不天天有人來了?也不至于太冷落,也不至于太熱鬧了。”
冰雪聰明的黛玉出其不意地話鋒一轉,巧妙地把原本的敏感醋意升華到盛筵必散的人生哲理上。
現實生活中,我們也會不可避免地要遭遇一些尴尬的小場景。
有人隻能慌不擇言,有人選擇迅速逃離,還有人能做到氣定神閑。
至情至性的林妹妹,并非時時刻刻把眼淚挂于人前,内心酸澀與表面從容,是她處事高情商的表現。
你以為我笑臉相迎,實則内心酸澀波瀾。
你以為我愁容滿面,實則看淡世事如煙。
02 敏感小性,真愛的本性
紅學家張慶善說:“林黛玉性格的最動人之處,就在于她對愛情的執着追求,就在于她對愛情的真和癡。”
寶黛钗三人的愛恨糾葛是《紅樓夢》最動人心魄的故事主線之一。
寶玉是神瑛侍者的投胎轉世,也是銜玉而生的豪門貴子。
黛玉是下凡報恩的绛珠仙子,二人有着“木石前盟”的情緣。
而寶钗自小佩戴的金鎖,上面所撰“不離不棄,芳齡永繼”,與通靈寶玉“莫失莫忘,仙壽恒昌”正湊成一對。
虛幻的木石前盟與現實的金玉良姻,令黛玉内心悲喜交織。
喜的是寶玉與自己早已互通心意兩情相悅。
悲的是既與寶玉兩情相悅,卻為何又要有金玉之說?
更悲恸自己無父無母,婚姻大事無人做主。
在賈府這座金玉大廈裡,黛玉唯一的靠山是年近八旬的賈母。而賈母于寶玉婚事上一貫閃爍其詞,沒人能猜透。
另一邊的情敵薛寶钗,則有王夫人、薛姨媽以及賈府身份最尊貴的元妃的鼎力支持。
王夫人和薛姨媽有意無意散布的“金玉姻緣”輿論,賈府上下盡人皆知。
輿論的壓力對黛玉“風刀霜劍嚴相逼”,她卻從未想過放棄。
封建禮教戀愛關系的難以言說,是黛玉總是公然和寶玉吵架、使小性子、找寶玉麻煩的原由。
寶玉上學特意來向黛玉告别,她故意用酸裡酸氣的話回怼:“怎麼不辭你寶姐姐去?”
寶玉身上的荷包被丫鬟一搶而空,黛玉不問緣由,二話不說把做到一半的香囊袋全毀了。
實則寶玉早就把黛玉送他的荷包放在貼身之處,心心念念怎舍得被别人拿走。
從心理學的理論上說,戀愛絕對是排他的。
愛情的排他性,也使黛玉個性中最不讨喜的小性子多有顯露。
但這不正是大多數人執着追求真愛過程中的本能反應嗎?
雖然令人不解,卻真實不虛僞。
03灑脫随性,詩意的栖居
20世紀著名的心理學家弗洛姆這樣認為:“性格的動力來源于人的社會境遇、人性中的沖突,性格是人适應社會的基礎。”
黛玉多愁善感與灑脫率真并存的性子,又何嘗不是在自己所面臨的境遇裡形成的呢?
相比其他姊妹小姐,她上無父母教養,下無兄弟姊妹扶持。
她自稱草木之人,比不得金玉之命。父母相繼離世,寄人籬下在錯綜複雜的賈府,那時的她還隻是個十歲左右的小姑娘而已。
因為經曆過離喪,所以做得出哀音,是黛玉總愛默默垂淚的一面。
因為放得下束縛,所以活得灑脫率性,使黛玉性格也有幽默的一面。
她認清現實,在賈府的夾縫中有淚有笑地生活着。
不懂黛玉的奶媽說她嘴巴像刀子;心有靈犀的寶玉知她是诙諧風趣。
史湘雲咬字不清,發音“愛”“二”不分,暧昧地喊賈寶玉“愛哥哥”。黛玉便嘲諷湘雲,數數的時候也要念錯成“一愛三四五”。
寶玉看着寶钗雪白的膀子發呆。黛玉笑說自己因為看到呆雁,所以在風口吹風。寶钗驚訝呆雁在哪,黛玉便手一指把絹子直接甩在寶玉臉上。
惜春因為接下畫大觀園的任務向詩社告假。衆姊妹在一起讨論應該給她多長的假才合适。
黛玉說:“建園子花了一年,畫下整個園子至少得兩年……”
這樣幽默略帶嘲諷的話語,引得衆人笑個不住,整個詩社的氛圍也因黛玉的言語而更生氣活潑。
她生于禮教森嚴的貴族家庭,能直面寄人籬下的悲苦,活出歡樂。也能出淤泥而不染,不流于世俗。
獨處時把悲傷留給文字,用眼淚安慰自己。
相聚時用歡樂告别過去,把笑聲留給衆人。
正如周國平所說:“真正的成熟,應當是獨特個性的形成,真實自我的發現,精神上的結果和豐收。”
獨處時的敏感深思,是她才華盡顯的思想源泉。
相處時的诙諧直言,是她有血有肉的“段子手”情商。
美中不足是人之常情,内心豐盈足以抵擋世間一切孤獨。
飽讀詩書又能惹笑衆人的黛玉,就是這樣叫人不由自主地心生憐愛。
04寫在最後
很喜歡這樣一句話:“如果每個人都理解你,那你得普通成什麼樣子?”
她是弱柳扶風的黛玉,一柄花鋤,一抔淨土,人笑葬花癡,何人知她苦?
她是孤标傲世的黛玉,一杆筆墨,數次揮毫,菊花總傲然,詩社奪魁時!
她是诙諧風趣的黛玉,一吐芬芳,一展笑顔,桃花開仍舊,稻花香十裡。
生活在紙醉金迷的賈府,黛玉卻能始終保持直率灑脫的個性,無懼他人非議,活成永遠令人感念的世外仙姝寂寞林!
經曆得起非議,經受得住孤獨,堅守得了本真,你就是最有趣的靈魂。
-END-
本文作者:蓑雨客棧,在閱讀中遇見最美的自己。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