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節:工程概況
本工程現場場地标高平均約為-0.35,其中14(II)為天然基礎、14(I)為預應力管樁基礎。根據設計要求,14(II) 1-11/A-B軸和1-11/F-G軸承台标高為-2.6M,承台緊密采用大面積基槽土方開挖,1-11/B-F軸承台相對獨立,采用單獨基坑土方開挖。
第二節:土方開挖總體安排
本工程土方施工拟采用人工開挖和機械開挖相結合的方法進行施工。
1)、機械投入:拟投入3台PZ200型挖土機,自卸車6台,一台ZL-30型裝載機。
2)、開挖範圍:承台開挖時,考慮到承台支模,承台底部每邊尺寸加大350㎜開挖。先1-11/A-B軸和1-11/F-G軸大面積開挖,後開挖1-11/B-F軸深地坑。根據本工程地質情況,承台開挖時邊坡按1:0.33進行放坡。
由于1-11/A-B軸和1-11/F-G軸承台土方開挖基槽較深,1-11/A-B軸和1-11/F-G軸大面積開挖,先采用機械大面開挖至承台墊層标高以上200㎜處(即-2.3m),然後再按上述要求開挖承台土方。承台以上的200㎜餘土采用人工清土至墊層底标高。如下圖:
在1-11/C-F軸部位。深地坑開挖範圍如下圖所示:
3)、土方開挖工程量約為:13000 m3。
4)、開挖方向:由東向西方向逐漸開挖。
第三節:土方開挖的方法
土方開挖以人工配合3台PZ200型挖土機進行,土方運輸采用6輛15T自卸土方車。現場配備一台ZL—30型裝載機,根據現場條件本工程開挖出來的土方,一部分(約10000m3)堆放在現場北面的土方臨時堆放場,多餘部分外運至甲方認可的棄土場。
挖土要注意以下環節:
1、本工程土方開挖采用機械開挖和人工開挖相結合,機械主要開挖至地坑、承台墊層底标高以上200㎜,餘下200㎜采用人工清理。
2、測量控制:進行土方工程的測量放線,放出承台、地梁溝槽挖土白灰線和水準标志,作為挖土的控制依據。
3、溝槽開挖:應有水平标準嚴格控制基底的标高,以防溝槽超挖。
4、土方工程一般不宜在雨天進行。在雨季施工時,工作面不宜過大,應逐段、逐片地完成,并應切實制訂雨季施工的安全技術措施。
5、溝槽開挖、修整填平後,應及時澆築墊層砼,保證地基土不受浸泡。
6、機械開挖時,嚴禁機械碰撞樁身,樁身周圍300㎜内土方必須采用人工開挖。
7、現場場地排水
8、在現場四周作排水明溝,120厚紅磚砌築,溝寬300,内面抹灰1:3水泥砂漿。場地四角作370 厚壁磚砌集水井1500×1500×2000,井底作素砼墊層,磚壁内側用1:2水泥砂漿抹面。排水溝坡度0.3%坡向集水井,溝深最淺處20cm。
9、在地梁墊層施工時,應注意坡度2‰坡向兩側承台。
第四節:樁頭處理
在承台土方開挖至設計标高後開始進行樁頭處理.按照設計樁頂标高,将超長部分樁身全部鑿掉。本工程樁基為錘擊沉管灌注樁,其鑿除方法分别如下:
1、按設計要求打控制标高,在每根樁上彈墨線。
2、以切割機沿周邊切入3cm。
3、墨線30cm以外可以大錘擊鑿。
4、墨線30cm以内小錘輕擊。
5、墨線5cm以内,以小錘驗縱橫向分别鑿出縱橫條紋直至設計标高。
6、鑿樁應細緻避免掉角。
7、樁壁混凝土應鑿除。
8、鑿樁完畢後,以鋼絲刷清理松動粉粒後澆水沖洗。
全部采用人工鑿打,鑿打後,用水清洗幹淨,以便于砼粘結。樁頂伸入承台或底闆100㎜,并将樁鋼筋作45度彎曲錨入,伸入長度滿足錨固要求(如圖)。
第四節 土方回填
1、土方回填包括以下兩個階段。
1)、地坑承台、地梁磚台模砌築完後外側的回填土
2)、承台、地梁砼澆築完後具有一定的強度後進行的土方回填。
該工序要注意:
a.底坑承台、地梁磚台模外側土方回填時,必須等磚胎模砌築至少一天後,并且采取加固措施情況下方可進行。
b、在承台、地梁混凝土澆築完後具有一定的強度後進行;
b.回填土要分層夯實。
施工工藝:
2、施工準備
1)、材料
(1)、回填土:宜優先利用溝槽中挖出的優質土。回填土内不得含有有機雜質,粒徑不應大于50mm,含水量應符合壓實要求。
(2)、填土材料如無設計要求,應符合下列規定:
a、碎石、砂土(使用細、粉砂時應取得設計單位同意)和爆破石碴,可作表層以下的填料。
b、含水量符合壓實要求的粘性土,可作各層的填料。
2)、作業條件
a、填土基底已按設計要求完成或處理好,并辦理驗槽簽證。
b、基礎、地下構築物及地下防水層、保護層等已進行檢查和辦好隐蔽驗收手續,且結構已達到規定強度。
c、土方回填前應根據工程特點、填料種類、設計壓實系數,施工條件和壓實工藝等合理确定填料含水量、每層填土厚度和壓實工藝等合理确定填料含水量、每層填土厚度和壓實遍數等施工參數。重要的填方工程和路基,其參數通過壓實測試來确定。
d、填土前,應做好水平高程的測設。基坑(槽)或溝坡邊上按需要的間距打入水平樁,室内和散水的牆邊應有水平标記。
3、操作工藝
(1) 工藝流程:
基坑底的清理→土質檢驗→分層鋪上耙平→碾壓、夯實→密實度檢驗→修正找平驗收
(2)、回填上應水平分層找平夯實,分層厚度和壓實遍數應根據土質、壓實系數和機具的性能選定。
(3)、分段夯實時,交接處應填成階梯形,上下層錯縫距離不少于1米。
(4)、對有壓實要求的填方,在的要夯或輾壓時,如出現彈性變形的土俗稱橡皮土),應将該部分土方挖除,另用砂土或含砂石較大的土回填。
(5)、采用機械壓實的填土,在角隅用人工加以夯實。人工填土,每層填土厚度為150mm,夯重就為30-40kg,每層厚度為200mm, 夯重應為60-70kg。打夯要領為“夯高過膝,一夯奪壓半夯,夯排三次”。 夯實基坑(槽)、地坪,行夯路線由四邊開始,夯向中間。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