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你想要在華為、OPPO 和 vivo 中選擇一款手機,那麼你先要了解它們,這篇指南将會為你梳理這幾個品牌的特性。
2020 年華為手機選購指南(華為 Mate 30 RS、華為 Mate Xs、榮耀 30 Pro 、華為 Mate30 Pro、華為 Mate30 Pro 5G、華為 P40 Pro、華為 P40 Pro 、華為 P30 Pro、華為 nova7 Pro、榮耀 30 Pro、華為 P40、華為 Mate30 5G、榮耀 V30、榮耀 Play4 Pro、榮耀 30、華為 nova7、、榮耀 V30 Pro、華為 P30、華為 Mate30 4G、榮耀 X10 Max、榮耀 20、榮耀 20 Pro)
華為終端包括華為和榮耀兩個品牌,機型繁多,所以有必要專門針對華為旗下機型做一個梳理。
内容主要分為兩部分,第一部分是對華為産品線進行梳理,第二部分是對各個價位段華為機型進行詳細點評。
如果覺得内容還行,碼字不易,請點個贊幫忙擴散一下,謝謝。
一、華為産品線梳理
華為終端旗下産品線衆多,目前有兩大品牌,華為(HUAWEI)和榮耀(HONOR),為了國際化目前兩大品牌都逐漸用拼音替代漢字。
1、HUAWEI 品牌下現在有五大産品系列:
Mate 系列,定位頂級旗艦,主打高端、商務,對标三星 Galaxy Note 系列,價格區間 3999-12999
P 系列,定位拍照旗艦,主打拍照、潮流外觀,價格區間 3988-8888
nova 系列,曾經主打線下中端市場,對标 OPPO Reno、vivo X 系列,如今在往線上市場猛攻,或許以後會獨立出來,價格區間 2000-4000
暢享系列,定位低端機,價格區間 500-1999
麥芒系列,運營商合作定制機,價格區間 1500-2000
2、榮耀品牌曾經出過很多系列機型,目前主要剩下這五大系列:
Magic 系列,定位未來黑科技旗艦,價格區間 3799-5799
V 系列,定位科技先鋒,價格區間 2000-4500
數字系列,定位科技潮品,價格區間 2000-5000
X 系列,定位千元機爆品,價格區間 1399-2399
暢玩系列,定位低端百元機,價格區間 0-999
除了 10 大系列機型,華為更是有着 10 多個後綴排列組合成的大量機型,特别是利用 i、e、青春版等後綴華為生産過大量套娃機。
所以,帶有 i、e、C、青春版這四個後綴的華為手機在購買時要當心了,稍微留意榮耀 30S 這款機型,不是産品不行,而是因為絕大部分品牌一般帶 S 的都是升級産品,而榮耀 30S 卻是降級産品,具有較強的迷惑性。
3、總體來說:
華為的機型,高端機比較推薦華為 Mate 系列、P 系列,因為無論快充、續航,還是拍照、系統用戶體驗都是同價位的佼佼者。
中低端機型比較推薦華為 nova/nova Pro、榮耀 V 系列、榮耀數字/數字 Pro、榮耀 X 系列,因為性價比相對較高。
而暢享、暢玩、麥芒這三大系列産品一般來說在同價位競争力不如其他品牌,所以不推薦選購。
二、華為機型推薦
1、按價格分類推薦
先把結論放前面,推薦理由請翻閱第 3 部分具體機型推薦分析:
1000 元以内:建議選擇其他品牌機型;
1000-2000:榮耀 9X 系列、榮耀 Play4T Pro、華為 nova 5z、華為 nova5i Pro、榮耀 30 青春版、榮耀 X10;
2000-2500 元:榮耀 X10 Max、榮耀 20、榮耀 20 Pro、華為 nova5 Pro、榮耀 30S、華為 nova7 SE;
2500-3500 元:榮耀 V30、榮耀 Play4 Pro、榮耀 30、華為 nova7、、榮耀 V30 Pro、華為 P30、華為 Mate30 4G;
3500-4500 元:華為 P30 Pro、華為 nova7 Pro、榮耀 30 Pro、華為 P40、華為 Mate30 5G;
4500-9000 元:榮耀 30 Pro 、華為 Mate30 Pro、華為 Mate30 Pro 5G、華為 P40 Pro、華為 P40 Pro ;
9000 以上:華為 Mate 30 RS、華為 Mate Xs;
2、按需求分類推薦
喜歡拍照,榮耀 V30 Pro、榮耀 30、榮耀 30 Pro、榮耀 30 Pro 、華為 P30 Pro、華為 Mate30 系列、華為 P40 系列;
追求輕薄,榮耀 20、榮耀 30、榮耀 30Pro、華為 nova5 Pro、華為 nova7 系列、華為 P30、華為 P40;
追求性價比,榮耀 9X、華為 nova 5z、榮耀 30 系列、華為 nova5 Pro、榮耀 20 系列、榮耀 30 系列;
大屏手機,榮耀 X10 MAX;
3、具體機型推薦分析
(1)1000 元以内價位機型推薦:建議選擇其他品牌機型;
(2)1000-2000 價位機型推薦:榮耀 9x 系列、榮耀 Play4T Pro、華為 nova 5z、華為 nova5i Pro、榮耀 30 青春版、華為暢享 20Pro、榮耀 X10.
榮耀 9X 系列(送老人/學生首選)
配置:
優勢:外觀漂亮、同價位性能強
不足:充電較慢、機身略厚重、拍照一般
點評:
榮耀 9X 是一款性價比較高的華為入門級千元機,擁有性能強勁的中端處理器麒麟 810、升降式全面屏也帶來正面良好的觀感,不過也有不支持紅外 NFC、機身厚重、10W 充電功率過低等缺點,同價位機型中華為 nova5z 是更好的選擇,不過随着這款機型的降價,又變得香起來,對于真全面屏愛好者是個不錯的選擇,隻建議購買 4GB 64GB 和 6GB 64GB 這兩個版本。
榮耀 9X Pro 的 6GB 64GB 如今降價到 1298 元,這款機型相比榮耀 9X 有兩處提升,一個是後置相機增加了一個 800 萬像素的超廣角鏡頭,拍照玩法更多元;另一個是增加了液冷散熱,玩遊戲時更有優勢。
這兩款機型目前非常适合買給學生或者老人使用,隻建議購買 6GB 64GB 版本。
榮耀 Play4T Pro(1500 價位性價比最高華為機型)
配置:
優勢:配置均衡、超輕薄、充電快
不足:塑料機身、外觀一般
點評:
這款機型的核心配置跟榮耀 9X Pro 比較接近,但是有幾點不同:
總體來說,可以看作榮耀 9X Pro 的硬件配置升級、但是機身外觀材質降級版的機型,個人認為更值得選購。
華為 nova 5z/華為 nova5i Pro
配置:
6.26 英寸 1080p 挖孔屏
麒麟 810、4G 手機
前置 3200 萬像素、後置 4800 萬主攝 800 萬超廣角 200 萬微距 200 萬景深
4000mAh 電池、20W 快充、Type-C、3.5mm 耳機孔
後置指紋、轉子馬達、不支持 NFC、不支持紅外
厚度 8.3mm,重量 178g
優勢:配置均衡、同價位性能強、機身輕薄、拍照玩法多
不足:外觀一般、後置指紋
點評:
華為 nova5z 可以看作是」榮耀 9X 增強版「,彌補了榮耀 9X 的兩大短闆,過重的機身重量以及過低的快充功率,再加上同價位表現突出的麒麟 810 芯片和前置 3200 萬像素相機、後置四攝,使得這款機型成為一個比榮耀 9X 更好更均衡的選擇,但是要注意這款機型同樣不支持 NFC 和紅外。
華為 nova5z 與榮耀 Play4T Pro 相比,在前置相機、後置相機、機身材質這幾方面更強,但是在屏幕素質、機身輕薄度、快充速度略遜一籌,視自身需求取舍。
還有一款機型華為 nova5i Pro,無論是配置還是外觀設計,它跟華為 nova5z 幾乎一模一樣,典型的套娃機。不過前者擁有 8GB 128GB 和 8GB 256GB 兩個大容量版本,主打線下市場;而華為 nova5z 擁有 6GB 64GB 和 6GB 128GB 兩個小容量版本,主打線上。這兩款手機可以看着是華為針對不同市場而拆分的型号,本質上是一款機型,如今降價後都值得購買。
榮耀 30 青春版
配置:
6.5 英寸 1080p LCD 水滴屏、90Hz 屏幕刷新率、180Hz 觸控采樣率
天玑 800、LPDDR4X、UFS2.1、5G 手機
前置 1600 萬像素、後置 4800 萬主攝 800 萬超廣角 200 萬微距
4000mAh 電池、22.5W 快充、Type-C、3.5mm 耳機孔
側邊指紋、銅管液冷散熱、轉子馬達、不支持 NFC、不支持紅外
厚度 8.35mm,重量 192g
優勢:高刷新率、高觸控率屏幕
不足:同價位性價比一般
點評:
榮耀 30 青春版是華為的入門級 5G 手機,最大的優勢在于 90Hz 屏幕高刷新率和 180Hz 觸控采樣率,除此以外無論是配置還是外觀都比較中規中矩,不過也沒有什麼大缺點。
另外有一款榮耀 30 青春版的套娃機華為暢享 20 Pro,這款機型配置與前者一模一樣,兩者隻有外觀細微差别以及容量版本的差異,針對不同市場,同容量版本華為暢享 20 Pro 要貴 100 元。
兩款機型從性價比角度當然是榮耀 30 青春版更值得購買。
不過同價位來看,Redmi 10X 5G 等友商機型性價比更高,如果不是對華為機型有偏好的話,建議可以考慮下其他品牌同價位機型。
榮耀 X10(2000 價位華為 5G 機型首選)
配置:
6.63 英寸 1080p LCD 升降式全面屏、90Hz 屏幕刷新率、180Hz 觸控采樣率
麒麟 820、UFS2.1、LPDDR4X、5G 手機
前置 1600 萬像素、後置 4000 萬主攝(IMX600) 800 萬超廣角 200 萬微距
4300mAh 電池、22.5W 快充、Type-C、3.5mm 耳機孔
側邊指紋、轉子馬達、單揚聲器、不支持 NFC、不支持紅外遙控
厚度 8.8mm,重量 203g
優勢:性能強大、拍照強大、外觀漂亮、下巴窄、90Hz 高刷、5G 頻段多
不足:機身厚重、不支持 NFC
點評:
榮耀 X10 是性價比最高的的華為中端 5G 機型,其優勢主要在于麒麟 820 5G 芯片帶來的性能優勢、較全面的 5G 頻段以及後置的 4000 萬像素 RYYB 主攝,夜景拍攝在同價位中比較突出。
這款機型采用的升降式全面屏正面觀感很不錯,上一代過低的 10w 快充功率在榮耀 X10 上也得到加強,總體配置更加均衡。
這款機型除了遊戲時散熱做得一般以及不支持 NFC 以外,在我使用中總體是比較滿意的。
(2)2000-2500 元價位機型推薦:榮耀 X10 Max、榮耀 20、榮耀 20 Pro、華為 nova5 Pro、榮耀 30S、華為 nova7 SE。
榮耀 X10 Max(市場上罕見的巨屏手機)
配置:
7.09 英寸 1080p LCD 升水滴屏
天玑 800、UFS2.1、LPDDR4X、5G 手機
前置 800 萬像素、後置 4800 萬主攝 200 萬景深
5000mAh 電池、22.5W 快充、Type-C、3.5mm 耳機孔
側邊指紋、轉子馬達、對稱式揚聲器、NFC、不支持紅外遙控
厚度 8.3mm,重量 227g
優勢:外觀漂亮、屏幕超大、音效出色、續航超長、支持 NFC
不足:機身厚重、拍照一般
點評:
這款機型是當前華為屏幕最大的手機,屏幕素質的加強以及對稱式雙揚聲器的加入,很明顯這款手機是針對喜好影音的大屏用戶,目前市場上 7 英寸以上的大屏手機非常少,我能想起的就隻有這一款。
榮耀 X10 Max 雖然從名字上看像是榮耀 X10 的大屏版,但兩款機型本質上還是有很大差别,抛開屏幕尺寸和機身重量,不同之處主要有以下幾點:
榮耀 X10 Max 的 RGBW 護眼陽光屏素質更好
榮耀 X10 Max 前置相機和後置相機都相對拉跨,與榮耀 X10 差距較大
榮耀 X10 Max 增大電池容量、加入對稱式雙揚聲器以及 NFC 功能
榮耀 X10 Max 搭載天玑 800 處理器,性能上不如榮耀 X10 的麒麟 820
簡單說就是榮耀 X10 Max 的優勢在于屏幕、續航、影音以及 NFC,其他方面則要麼持平要麼不如榮耀 X10.
當然,如果大屏是剛需,完全不用比較這些配置,因為榮耀 X10 Max 是唯一選擇。
榮耀 20/榮耀 20 Pro
配置:
6.26 英寸 1080p 挖孔屏
麒麟 980、UFS2.1、LPDDR4X、4G 手機
前置 3200 萬像素、後置 4800 萬主攝 1600 萬超廣角 200 萬景深 200 萬微距
3750mAh 電池、22.5W 快充、Type-C、無 3.5mm 耳機孔
側邊指紋、支持 NFC、不支持紅外
厚度 7.87mm,重量 174g
優勢:旗艦處理器性能強勁、機身輕薄、拍照不錯
不足:機身質感一般、屏幕素質一般
點評:
這是一款降價的上代旗艦機,除了不支持 5G 以外,整體旗艦級配置到如今的千元機中并不過時,其旗艦處理器麒麟 980 在 2000 元以内的華為機型中性能最強,加上輕薄的機身,是非常适合不追求 5G 的手機用戶的。
除了榮耀 20,定位稍高一些的榮耀 20 Pro 同樣值得選購,甚至可以說是 2000 價位性價比最高的華為機型。
榮耀 20 和 20Pro 主要差異點在于電池容量、後置相機、散熱技術這三點上,後者更好一些,總體來說差别不大,機身厚度和重量控制得都比較好,不追求拍照的話其實榮耀 20 是挺不錯的選擇。
華為 nova5 Pro
配置:
6.39 英寸 1080p 水滴屏
麒麟 980、4G 手機
前置 3200 萬相機、後置 4800 萬主攝(IMX582) 1600 萬超廣角 200 萬微距 200 萬景深
3500mAh 電池、40W 快充、Type-C、無 3.5mm 耳機孔
屏下指紋、多功能 NFC
厚度 7.33mm,重量 171g
優勢:40W 充電快、機身輕薄、外觀漂亮
不足:電池容量小、續航一般
點評:
這款機型是華為 nova 系列中性價比很高的一款,非常輕薄,在同期産品中競争力非常出色,最大的缺憾是 3500mAh 的電池有點小,好在 40W 超級快充可以彌補一下。
華為 nova5 Pro 的整體配置和榮耀 20Pro 比較接近,不同之處在于 20Pro 的拍照更強大、續航更好,但是稍微厚重一些;而 nova5 Pro 則充電速度、機身輕盈、屏下指紋這幾點更強一些。選哪款看自身需求。
另外要注意一點,目前 3000 元以内的華為機型很多都取消了 8GB 256GB 的大容量版本,這款機型和榮耀 20 系列是所剩不多擁有 8GB 256GB 版本的機型。
榮耀 30S/華為 nova7 SE
配置:
6.63 英寸 1080p LCD 挖孔屏
麒麟 820、UFS2.1、LPDDR4X、5G 手機
前置 1600 萬像素、後置 6400 萬主攝 800 萬超廣角 800 萬長焦(3 倍光變) 200 萬微距
4000mAh 電池、40W 快充、Type-C、3.5mm 耳機孔
側邊指紋、轉子馬達、單揚聲器、不支持 NFC、不支持紅外遙控
厚度 8.58mm,重量 190g
優勢:性能強大、充電速度快
不足:下巴略寬、不支持 NFC 和紅外
點評:
這又是兩款典型的套娃機,榮耀 30S 比華為 nova7 SE 多一個 800 萬長焦鏡頭,除此之外二者僅有配色上的差異。
兩款機型中榮耀 30S 是線上機型,性價比更高,而華為 nova7 SE 則是主要針對線下市場。總來說,這兩款機型我并不是非常推薦,因為除了多一個 5G 以外,同價位的榮耀 20 Pro 明顯配置、外觀、做工都更出色,是更好的選擇。
如果不是對 5G 有執念的話,我比較建議選擇降價的上一代 4G 旗艦。
(3)2500-3500 元價位機型推薦:榮耀 V30、榮耀 Play4 Pro、榮耀 30、華為 nova7、榮耀 V30 Pro、華為 P30、華為 Mate30 4G。
榮耀 V30/榮耀 Play4 Pro(2500 以内性能最強華為機型)
配置:
6.57 英寸 1080p LCD 挖孔屏
麒麟 990 Balong5000、UFS3.0、LPDDR4X、5G 手機
前置 3200 萬像素主攝 800 萬像素超廣角副攝,後置 4000 萬像素主攝(IMX600) 800 萬像素長焦(OIS,3 倍光變) 800 萬像素超廣角
4200mAh 電池、40W 快充、Type-C
側邊指紋、轉子馬達、單揚聲器、NFC、液冷散熱
厚度 8.9mm,重量 213g
優勢:性能強、拍照出色、充電快
不足:厚重、功耗大、外觀一般
點評:
你沒看錯,是的,華為就是喜歡搞套娃機!這兩款又是套娃。
榮耀 Play4 Pro 相對于榮耀 V30 砍掉了一個 800 萬像素超廣角鏡頭,為了應對外挂 5G 基帶的高功耗,加強了散熱。另外有個紅外測溫版增加了一個紅外測溫傳感器,可以紅外測溫。
其他兩款機型基本沒什麼差異。
總體來說兩款機型性能、拍照、快充等硬件配置都很不錯,不足之處主要在于麒麟 990 外挂 5G 基帶帶來的高功耗以及相對粗糙的機身外觀、比較厚重的機身重量。
如果不差錢的話,建議盡量買榮耀 V30 Pro。
榮耀 30 (3000 以内輕薄和拍照需求者首選)
配置:
6.53 英寸 1080p OLED 挖孔屏
麒麟 985、UFS2.1、LPDDR4X、5G 手機
前置 3200 萬像素主攝 ,後置 4000 萬像素主攝(IMX600) 800 萬像素潛望式長焦(OIS,5 倍光變) 800 萬像素超廣角 200 萬像素微距
4000mAh 電池、40W 快充、Type-C
屏下指紋、轉子馬達、單揚聲器、NFC、不支持紅外
厚度 8.1mm,重量 185g
優勢:外觀時尚漂亮、輕薄好手感、拍照出色
不足:ufs2.1 閃存規格略低、轉子馬達
點評:
最近很多準大學生讓我推薦華為手機,一般來說如果沒有太高的遊戲需求的話 3000 以内這是我比較推薦的一款機型。
這款機型最大的特點就是外觀設計漂亮時尚、在同價位 5G 機型中比較輕薄手感好,很多 5G 手機動辄 200g 往上。
配置方面這款機型沒有特别大的亮點,50 倍潛望式長焦可能算一個,在性能、拍照、快充等各方面都還不錯。
硬件配置還不錯、外觀設計又漂亮、系統又穩定、3000 以内的價格也比較實惠,是比較适合準大學生選購的 5G 機型。
華為 nova7(3000 價位女生首選)
配置:
6.53 英寸 1080p LCD 挖孔屏
麒麟 985、UFS2.1、LPDDR4X、5G 手機
前置 3200 萬像素主攝 ,後置 6400 萬像素主攝 800 萬像素長焦 800 萬像素超廣角 200 萬像素微距
4000mAh 電池、40W 快充、Type-C
屏下指紋、轉子馬達、單揚聲器、NFC、不支持紅外
厚度 7.96mm,重量 180g
優勢:外觀時尚漂亮、輕薄好手感、自拍好
不足:ufs2.1 閃存規格略低
點評:
華為 nova7 核心配置和榮耀 30 基本上是一緻的,兩款機型主要有三點不同:
華為 nova7 機身更輕薄一些
華為 nova7 前置相機有個屏幕環形補光的功能,自拍更好
華為 nova7 的後置相機不如榮耀 30,主要表現在主攝和長焦鏡頭不如後者
總的來說,華為 nova7 這款機型相對于榮耀 30 而言,更适合女生使用。
榮耀 V30 Pro(3000 價位性價比最高、最值得選購的華為機型)
配置:
6.57 英寸 1080p LCD 挖孔屏
麒麟 990 5G,UFS3.0,LPDDR4X,5G 手機
前置 3200 萬像素主攝 800 萬像素超廣角副攝,後置 4000 萬像素主攝(IMX600,OIS) 1200 萬像素超廣角 800 萬像素長焦(OIS,3 倍光變)
4100mAh 電池、40W 快充、27w 無線快充、7.5w 無線反充、Type-C
側邊指紋、轉子馬達、單揚聲器、NFC、液冷散熱、不支持紅外
厚度 8.8mm,重量 206g
優勢:性能強大、拍照出色、快充方式全面、性價比高
不足:厚重、外觀一般、轉子馬達
點評:
榮耀 V30 Pro 相比榮耀 V30 主要 Pro 在三方面
麒麟 990 5G 處理器集成了 5G 基帶,比麒麟 990 Balong5000 功耗更低,性能更強
後置相機主攝支持 OIS 光學防抖,且将榮耀 V30 的 800 萬像素超廣角鏡頭升級為 1200 萬像素
增加了 27W 無線充電和反向充電
榮耀 V30 Pro 是當前 3000 價位華為性價比最高的機型,核心配置甚至看齊華為 Mate30,性能、5G、拍照、快充等都非常出色,對于花粉來說在 3000 價位是的不二之選。
這款機型主要的不足還是有點厚重,配置雖高,但是不太适合女生。
此外支持華為多屏協同,适合搭配華為筆記本、華為平闆使用。
華為 P30(最便宜的小屏華為旗艦)
配置:
6.1 英寸 1080p 水滴屏
麒麟 980、4G 手機
前置 3200 萬相機、後置 4000 萬主攝(IMX600) 800 萬長焦 1600 超廣角,支持 OIS 光學防抖
3650mAh 電池、22.5W 快充、Type-C、3.5mm 耳機孔
屏下指紋、多功能 NFC、Z 軸線性馬達、雙頻 GPS、杜比音效、IP53 防水
厚度 7.57mm,重量 165g
優勢:超輕薄、手感超好的小屏旗艦、IP53 防水
不足:充電慢、電池略小
點評:
這款如果論性價比、論硬件配置并不突出,但也并不算落伍,而且非常有特色。
最大的特色就是華為 P30 是當前市場上 4000 以内罕見的輕薄小屏旗艦機,加上不錯的拍照、漂亮的外觀配色,比較适合女生。
華為 Mate30
配置:
6.62 英寸 1080p 劉海屏
麒麟 990
前置 2400 萬相機(姿态感應器)、後置 4000 萬主攝(IMX600) 800 萬長焦 1600 超廣角,雙 OIS
4200mAh 電池、40W 有線快充 27W 無線快充 7.5W 反向充電、Type-C、3.5mm 耳機孔
屏下指紋、多功能 NFC、紅外、X 軸線性馬達、雙頻 GPS、杜比音效、IP53 防水
厚度 8.4mm,重量 196g
優勢:做工質感好、拍照不錯、X 軸線性馬達、快充方式全面、屏幕素質和續航不錯
不足:機身略重、溫控散熱一般
點評:
華為 Mate30 核心配置與榮耀 V30 Pro 比較接近,榮耀 V30 Pro 的優勢在于支持 5G、夜拍和自拍更好、散熱更好,而華為 Mate30 的優勢在于做工質感更好,而且有 IP53 這種高端旗艦機才具備的功能。
另外華為 Mate30 的 OLED 屏幕顯示效果也比榮耀 V30 Pro 的 LCD 屏幕更好。
這兩款機型如果追求 5G、玩遊戲、拍照比較多的話,推薦榮耀 V30 Pro。
如果追求商務辦公、機身質感、品牌辨識度的話,推薦華為 Mate30 4G。
當然,如果在華為 Mate30 的基礎上也追求 5G,可以選擇華為 Mate 30 5G。
(4)3500-4500 元價位推薦:華為 P30 Pro、華為 nova7 Pro、榮耀 30 Pro、華為 P40、華為 Mate30 5G.
華為 P30 Pro(一代經典拍照神器)
配置:
6.47 英寸 1080p 劉海屏
麒麟 980、UFS2.1、LPDDR4X、4G 手機
前置 3200 萬像素、後置 4000 萬主攝(IMX600) 2000 萬超廣角 800 萬長焦 TOF 鏡頭,雙 OIS
4200mAh 電池、40W 有線快充 15W 無線快充 反向充電、Type-C、無 3.5mm 耳機孔
屏下指紋、多功能 NFC、紅外、單揚聲器、IP68 三防
厚度 8.41mm,重量 192g
優勢:外觀漂亮、拍照強大
不足:屏幕素質一般
點評:
華為 P30 Pro 是一款經典機型,在于其對手機外觀設計、拍照的突破。
雖然 DxO 評分比三星 Galaxy Note 10 少一分,這款手機依然是我心中 2019 上半年最頂級的拍照手機,10 倍潛望式混合變焦、50 倍數碼變焦,超感光錄像,變焦錄像,雙景錄像,加上頂級旗艦的 40W 快充、15W 無線快充、反向充電,以及 4200mAh 大電池帶來的長續航,堪稱 2019 上半年手機屆的國産之光。
唯一的缺憾就是其屏幕素質有點對不起其高端旗艦定位。
華為 nova7 Pro(适合女生)
配置:
6.57 英寸 1080p LCD 挖孔雙曲面屏
麒麟 985、UFS2.1、LPDDR4X、5G 手機
前置 3200 萬像素主攝 800 萬超廣角 ,後置 6400 萬像素主攝 800 萬潛望式長焦鏡頭(OIS,5 倍光變) 800 萬像素超廣角 200 萬像素微距
4000mAh 電池、40W 快充、Type-C
屏下指紋、轉子馬達、單揚聲器、NFC、不支持紅外
厚度 7.98mm,重量 178g
優勢:外觀時尚漂亮、輕薄好手感、雙曲面屏有高級感、自拍強大、後置拍照不錯
不足:ufs2.1 閃存規格略低、轉子馬達、屏幕素質一般
點評:
華為 nova7 Pro 相對于華為 nova 7 主要升級了以下幾點:
華為 nova7 Pro 前置相機增加了一個 800 萬像素超廣角鏡頭,自拍更強大
華為 nova7 Pro 采用雙曲面屏,更輕薄,手感更好
華為 nova7 的後置相機将華為 nova 7 的 800 萬像素長焦鏡頭換成 800 萬像素潛望式長焦鏡頭,長焦拍攝更強大
簡單說就是自拍、屏幕、拍照三方面有提升,但是貴了 700 塊錢。從性價比角度來看,我認為華為 nova7 要更實惠一些。
榮耀 30 Pro(4000 價位性價比最高、最值得選購的華為機型)
配置:
6.57 英寸 1080p OLED 雙曲面雙挖孔屏
麒麟 990 5G、UFS3.0、LPDDR4X、Wi-Fi 6
前置 3200 萬像素 800 萬超廣角鏡頭、後置 4000 萬像素主攝(IMX600) 1600 萬像素超廣角 800 萬像素潛望式長焦(OIS,5 倍光變)
4000mAh 電池、40W 有線快充、無 3.5mm 耳機孔
Z 軸線性馬達、NFC、紅外遙控、雙揚聲器、IP54 級防水防塵
厚度 8.63mm,重量 186g
優勢:外觀漂亮時尚、雙曲面屏手感好、拍照優秀、配備雙揚聲器、散熱出色
不足:不支持無線充電、同價位屏幕素質一般
點評:
這款手機是 4000 價位性價比最高的華為系機型,和榮耀 V30 Pro 相比雖然砍掉了無線充電,但是在外觀設計方面有很大的升級,同時屏幕素質、做工手感、後置相機、揚聲器也更強大。
它基本上可以看作是顔值加強版的榮耀 V30 Pro,相比後者更适合女生使用。
另外要注意到一點,榮耀 30 Pro 是華為系少有的同時支持紅外、NFC,而且配備雙揚聲器的機型。
華為 P40(華為最好的小屏旗艦)
配置:
6.1 英寸 1080p OLED 雙挖孔屏
麒麟 990 5G、UFS3.0、LPDDR4X、Wi-Fi 6
前置 3200 萬像素 紅外攝像頭、後置 5000 萬廣角(IMX700,OIS 光學防抖) 1600 萬超廣角 800 萬長焦(OIS 光學防抖,3 倍光變)
3800mAh 電池、22.5W 有線快充、無 3.5mm 耳機孔
屏下指紋、Z 軸線性馬達、NFC、單揚聲器、IP53 級防水防塵、不支持紅外遙控
厚度 8.5mm,重量 175g
優勢:輕薄小屏旗艦、拍照優秀
不足:充電慢、性價比不高
點評:
作為華為 P30 的叠代機型,論性價比的話華為 P40 肯定是不高的,而且還有個 22.5w 的慢充拖後腿,所以發布之後引起一片争議。
但是跟華為 P30 一樣,這款機型同樣瞄準了輕薄小屏旗艦的定位,加上性能強勁、拍照優秀、做工質感非常出色,其實非常符合一些需要小屏機型用戶的口味。
這款機型推薦給手小的女生。
(5)4500-9000 元價位推薦:榮耀 30 Pro 、華為 Mate30 Pro、華為 Mate30 Pro 5G、華為 P40 Pro、華為 P40 Pro
榮耀 30 Pro (5000 價位性價比最高、最值得選購的華為機型)
配置:
優勢:華為僅有的兩台 90Hz 高刷屏旗艦之一、拍照強大、散熱出色、外觀漂亮時尚
不足:同價位屏幕素質一般、電池容量相對較小
點評:
今年榮耀發布的榮耀 30 系列确實比以往産品有誠意得多,外觀設計以及硬件配置都上了一個新台階。
榮耀 30 Pro 是目前榮耀旗下最好的産品,這款産品除了後置相機和防水等級稍遜華為 P40 Pro,其他方面毫不遜色,比如線性馬達、雙揚聲器、機身重量控制等處甚至更勝一籌。
考慮到 1500 元的差價,這款機型外觀漂亮時尚、機身更輕薄、配置更均衡,從性價比角度來看要比華為 P40 Pro 更值得選購。
華為 Mate30 Pro 5G(目前綜合素質最全面的華為高端旗艦機)
配置:
6.53 英寸 1080p 瀑布劉海屏
麒麟 990、UFS3.0、LPDDR4X、WiFi 5
前置 3200 萬相機 TOF(姿态感應器)、後置 4000 萬超廣角(IMX600) 4000 萬廣角(IMX600) 800 萬長焦 3D 深感攝像頭,雙 OIS
4500mAh 電池、40W 有線快充 27W 無線快充 7.5W 反向充電、Type-C、無 3.5mm 耳機孔
屏下指紋、屏幕發聲、多功能 NFC、紅外、X 軸線性馬達、雙頻 GPS、杜比音效、IP68 三防
厚度 8.8mm,重量 198g
優勢:續航出色、拍照出色、3D 人臉識别、配置均衡且全面、外觀質感十足
不足:虛拟音量鍵操作略有不便、WiFi 5、機身略厚重
點評:
這是當前華為旗下綜合素質最全面的機型,雖然拍照方面沒有華為 P40 Pro 那麼極緻,但是硬件堆料更均衡。綜合産品力在同價位完全不虛 iPhone、三星的頂級旗艦,不少地方體驗比之強出不少。
商務辦公人士的首選。
華為 P40 Pro/華為 P40 Pro (拍照最強大、做工質感最出色的華為高端旗艦機)
華為 P40 Pro 配置:
6.58 英寸 1080p OLED 雙曲面雙挖孔屏、90Hz 刷新率
麒麟 990 5G、UFS3.0、LPDDR5、Wi-Fi 6
前置 3200 萬像素 景深鏡頭、後置 5000 萬廣角(IMX700,OIS 光學防抖) 4000 萬超廣角 1200 萬長焦(OIS 光學防抖,5 倍光變) 3D 深感攝像頭
4200mAh 電池、40W 有線快充 27W 無線快充 反向充電、無 3.5mm 耳機孔
Z 軸線性馬達、NFC、紅外遙控、單揚聲器、IP68 級防水防塵
厚度 8.95mm,重量 209g
優勢:外觀時尚漂亮有質感、夜景無敵、90Hz 高刷屏
不足:機身厚重、拍照偏色、屏幕素質和續航比較一般
華為 P40 Pro 的升級:
陶瓷材質後蓋
後置相機為 5000 萬廣角主攝(IMX700,OIS 光學防抖) 4000 萬超廣角 800 萬超級變焦鏡頭(10 倍光學變焦,OIS 光學防抖) 800 萬像素長焦(3 倍光學變焦,OIS 光學防抖) 3D 深感攝像頭
支持 40W 無線快充
厚度 9.0mm,重量 226g
優勢:外觀時尚漂亮有質感、夜景和變焦無敵、90Hz 高刷屏、40W 無線快充
不足:機身厚重、拍照偏色、續航比較一般
點評:
華為 P 系列一向主打拍照,所以華為 P40 Pro 也不例外,這兩款機型可以說是當前市場上拍照最強大的機型,特别是夜景拍照尤其出色。
除了拍照,華為 P40 系列在做工質感上達到了一個全新的高度,除了前置雙挖孔偏大以外,整機質感很高級。
此次華為 P40 Pro 和 P40 Pro 用上了 90Hz 高刷屏,無論是日常屏幕觸控還是遊戲體驗都提升較大。當然,在線性馬達、揚聲器等處的閹割也使得其不那麼頂級旗艦。
P40 Pro 相對于 P40 的升級主要在于陶瓷機身、800 萬像素的超級變焦鏡頭以及 40W 無線充電三方面,不過機身重量也增加了 15g。
如果你對拍照有非常高的需求、同時想要一款遊戲體驗出色、外觀漂亮質感強的頂級旗艦機,這兩款機型比較合适。
(6)9000 元以上價位:華為 Mate 30 RS 保時捷設計、華為 Mate XS
華為 Mate 30RS 保時捷設計
售價:14000 元
點評:土豪系列,不解釋。
華為 Mate Xs
售價:16999 元
點評:超級土豪系列,不解釋。
2020 年 OPPO 手機選購指南(realme V5、realme X50、OPPO K7、realme X50 Pro & Pro 玩家版、OPPO Ace2、Reno4 Pro、一加 8、OPPO Find X2、一加 8 Pro、OPPO Find X2 Pro)
OPPO 是國内的老牌手機廠商,以 MP3、MP4 以及藍光産品起家,在功能機時代就憑借 OPPO Real 音樂手機家喻戶曉,在 2013-2016 年憑借多年深耕線下渠道的優勢迅速崛起,并成為中國手機市場出貨量第一品牌。
2018 年之前 OPPO 在網上的聲量并不高,由于專注線下市場還飽受「高價低配」的非議。之後 OPPO 持續發布 OPPO Find X 系列、Ace 系列等多款高口碑産品、潛心打磨 ColorOS 系統,在手機快充領域更是保持全球領先的水平,并且布局芯片領域持續技術創新,逐漸逆轉口碑,赢得一片贊譽。
近兩年,OPPO 手機已經具備漂亮的外觀設計、出色的做工質感、領先的快充速度以及優秀的系統體驗等特色,從曾經的備受吐槽慢慢成為備受期待的産品。
本文詳細闡述 OPPO 旗下各個品牌及其産品線的差異,并對目前所有在售機型進行具體介紹與推薦。
一、OPPO 産品線梳理
OPPO 的母公司是歐加控股,歐加控股旗下目前有三個品牌:一加、realme、OPPO。
1、一加的産品線相對簡單,目前國内隻有一條一加數字系列産品線,定位于高端安卓旗艦機,以每年兩次的速度進行叠代,價位區間為 3000-6000 元。
2、realme 是歐加控股旗下主打極緻性價比的互聯網品牌,目前主要有三條産品線:
realme X 青春版以及 realme Q 系列,定位入門機
realme X 系列,定位高性能高顔值千元機
realme X Pro 系列,定位全能旗艦機
3、 OPPO 手機的産品線略多一些:
Find X 系列,定位頂級旗艦,探索未來極緻科技,價格 5000
Ace 系列,定位高性能旗艦,主打遊戲以及快充體驗,價格 4000
Reno 系列,傳承自 OPPO R 系列,定位拍照、潮流時尚中高端旗艦,價格區間 2000-5000
K 系列,主攻電商,具備極高性價比,價格區間 1000-2000
A 系列,主攻線下中低端市場,價格區間 0-2500
目前來說,比較推薦購買 realme 全系列、一加數字系列、OPPO Find X 系列、OPPO Ace 系列 以及 OPPO K 系列,都是同價位機型的佼佼者。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