挺有趣的。
挺有生活情趣的,蘇轼深夜找懷民玩兒。
懷民睡了。
“笃笃笃”敲門聲響起,懷民被吵醒。
蘇轼來句:懷民亦未寝。不是挺搞笑的嗎?
以前講究的是興至而來,興盡而返,樂觀豁達,還有一點兒是,如果有好朋友深夜來訪證明他們關系真的好。以前不是現代,出門靠走,車馬慢,深夜有好友來訪,自然是賞心樂事。
“何當共剪西窗燭,卻話巴山夜雨時”。就是美。
“懷民亦未寝,相與步于中庭”,這就是好友來訪,秉燭夜遊。
夜裡景色優美:
庭下如積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橫,蓋竹柏影也。何夜無月?何處無竹柏?
有朋友,有美景,這難道不是世界上最快樂的事兒嗎?
不說其他,你想想現在有幾個人願意陪着你夜裡瘋魔的出去玩兒,還能和你玩兒得來,談得來的?
孔子也說,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三樂之一,豈不是賞心樂事。
良辰美景,賞心樂事,就算是吵醒朋友,又如何呢?
但少閑人如吾兩人者耳。
說明懷民也和蘇轼一樣欣賞月夜美景。
至于網友們欣賞為吵醒朋友,隻會讓蘇轼更接地氣,就連我們自己也看着很有趣兒。
再說回古代的蘇轼,雖然仕途波折,但是蘇轼總有一種讓自己快樂起來的能力。
定風波·莫聽穿林打葉聲 宋 · 蘇轼 三月七日,沙湖道中遇雨。雨具先去,同行皆狼狽,餘獨不覺。已而遂晴,故作此詞。莫聽穿林打葉聲,何妨吟嘯且徐行。竹杖芒鞋輕勝馬,誰怕?一蓑煙雨任平生。料峭春風吹酒醒,微冷,山頭斜照卻相迎。回首向來蕭瑟處,歸去,也無風雨也無晴。
你看,蘇轼什麼時候都能夠看到美景,樂觀達觀。
同時也是一個吃貨,留名千古的東坡肉讓蘇轼成為所有吃貨的偶像。
林語堂的《蘇東坡傳》極為經典,可以一觀。
故,就算蘇轼知道這個段子也不過是飒然一笑,再說蘇轼也是宋代經典的段子手。
佛印和牛糞的故事,東坡吃草的故事都是非常脍炙人口的。
佛印和牛糞這個衆所周知就不說了,東坡吃草這個可以講一下:
有一天東坡去看望老朋友佛印,一時找不見佛印,有心調侃,高呼:秃驢何在?
佛印悠悠然走出來:東坡吃草!
懷民應該是蘇轼的老朋友,人與人的界限感是很分明的,不到老朋友的地步,沒人找你玩兒,也沒人深夜找你玩兒。
不說懷民睡沒睡,就算是懷民睡了被吵醒也是開心的。因為古時候娛樂匮乏,聊天打屁也比一個人早早上床休息要好。
再說古人如果從書裡畫裡走出來,也會更有生命力,不用計較這些無傷大雅的玩笑。
至少我覺得挺有趣的,就算是吵醒,我也覺得蘇轼的靈魂有趣,也為蘇轼和懷民這對兒流傳千古的朋友感到開心。
再說了,因為一個承天寺夜遊,懷民直接穿越千古讓我們知道有這麼一個人,這可比立功立言立德三不朽還要快捷便利呀。
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倫送我情。李白也一樣将好友王倫留下印記。
司馬遷的報任安書也讓任安聲名廣播。
“岑夫子,丹丘生,将進酒,杯莫停“也是李白的将進酒讓兩位穿越千年。
不過如果隻以這種方式來看他們的友情,倒是有些亵渎啦。
魯迅先生曾說過:人生得一知己足矣,斯世當以同懷視之。
這既是蘇轼的幸運,也是懷民的幸運。
時間流逝,不朽的是詩詞之美,閃耀的是友誼之光。
月夜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