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幾天寫過一篇宗周強藩虢國,引領風騷數百年,《史記》中卻少一篇《虢世家》,介紹了虢國這一頗有曆史神秘感的古國。但關于虢國的話題,還有很多地方意味尤盡,還想再繼續說一說。
周代重要諸侯虢國(包括西虢國、東虢國)的起源,過去一直認為是由周文王的兩個弟弟虢仲和虢叔分别建立的,但兩個弟弟在不同地方分别建立政權,卻起了同樣的國名,這種可能性不太大。
首先我們需要了解一點背景知識,周代分封的諸侯國,最初都帶有武裝殖民和軍事集團色彩,為了開疆拓地、鞏固統治,很多諸侯國都曾經不斷地遷徙根據地。
如鄭國從今天陝西的渭河流域一帶東遷到了如今河南的鄭州一帶。姜姓的申國也從西陲之地遷到南陽盆地,由此也出現了西申和南申兩個分支。包括另一個姜姓的諸侯呂國,也從山西呂梁一帶南遷,與南申成了鄰國。
如今很多人并不了解虢國這個諸侯國,以為是名不見經傳的小國,其實在西周中後期時代乃至東周早期,虢國都是占有重要地位、具有強大實力的重要諸侯,西虢的實力地位堪比春秋時代的霸主晉國。加之作為姬姓宗親,他們世代在周王室擔任卿士要職,位高權重、備受信任,虢氏一族是周王室内位極人臣、權傾天下的重要氏族大家。
接下來言歸正傳,那麼,西虢和東虢到底是由周文王的兩個虢氏兄弟分别創建,還是同一個虢國的不同分支呢?虢仲與虢叔之間,到底是個什麼樣的身份關系呢?
周天子分封諸侯
雖然在曆史上一直把兩個虢國視為周文王的兩個弟弟虢仲和虢叔分别創建的,但縱觀整個周代,不曾有過兩個不同的姬姓貴族分别建立政權,但卻采用同一個國号的先例。周室的姬姓子弟分封出去作為諸侯,都是使用不同的“氏”,斷然沒有親兄弟自立門戶、分封建國後,還使用同一個“氏”的道理。
由此,我認為《左傳》《國語》等春秋末期戰國早期才形成的文獻,在追溯虢的起源時,關于二虢是同時建立的記載與當時的曆史背景完全不符。
合乎邏輯的解釋應該是應該最早隻有一個虢氏,作為周公季曆的兒子、周文王姬昌的弟弟,在那一輩姬姓子弟中他應該被稱之為“虢仲”,在周人滅亡商朝之前,他就在周王畿腹地的陝西寶雞一帶建立了虢國,因此成為虢氏宗族的創建者。
自然,這位虢仲也有自己的兒子,他的嫡長子暫且稱之為“虢伯”,其他的兒子則統一稱之為“虢叔”們。
等到周武王滅商之後,為了鞏固東部新占領區,虢仲的某位兒子被派往東部的河南荥陽一帶建立虢國的分支,并繼續使用“虢”的封号。這位年輕有為的“虢叔”,就成為東方虢國的創建者,曆史上這才出現了兩個虢。
這樣,在西部宗周故地的老虢國就被稱為“西虢”,由虢仲的嫡長子虢伯的這一支系承襲下去。東部建立的新虢國就被稱為“東虢”,由虢仲的另一位兒子虢叔這一支系承襲下去。
在虢氏家族内部,虢仲嫡長子的後裔作為虢氏宗族的“大宗”。由于他們出自周文王父親周公季曆一脈,相對于周文王排行第二,因此在姬姓家族内部一直沿用“虢仲”的稱謂。但在大宗内部,則世代由老虢仲的大兒子“虢伯”那一支傳承下去。
而東虢的“虢叔”那一支,便成為虢氏家族的“小宗”。
後世考古時,在陝西寶雞、河南三門峽等西虢舊地一帶出土了越來越多帶有“虢季”字樣的考古文物,如“虢季子白盤”、“虢季墓”。可以猜想到,虢氏“大宗”支系在某一代,由某位虢國國君的小兒子,也就是“虢季”承襲了君位。
這樣在“大宗”的虢仲支系内部,又出現了一個“虢季”的更小分支,并成為新的宗主。
當虢氏宗族分成衆多支系時,虢仲、虢叔、虢季也就不再是某個人的具體稱呼,而成了某個支系的稱号。換言之,“伯、仲、叔、季”等這幾個稱号也就不再意味着年長次序,而是成為區分各個支系的标記。
這一現象當然不是虢氏所獨有,應該是周代貴族宗族分支的一種重要模式。比如,東周時代魯國的“三桓”孟孫氏、叔孫氏、季孫氏。原本每一位魯國國君在身後都會有自己的孟孫(庶長子的後裔)、叔孫(三兒子的後裔)、季孫(最小兒子的後裔)輩份的子子孫孫,但魯桓公的三個兒子慶父、叔牙、季友卻把這一輩分之名變成了氏族之名。
綜上所述,通過對西周封建和虢的起源曆史背景的分析,我認為就虢而言,應該是先有西虢,再有東虢,兩個虢并不是同時建立的。虢叔是虢仲的兒子,兩人是父子關系,而非過去一直傳說的兄弟關系。
虢氏一族在西周和東周早期輝煌了三百餘年,但周王室東遷後,東虢這一支小宗首先被鄭國滅亡。西虢遷徙到今河南三門峽一帶重新建國,并以黃河為界分為山西平陸的北虢、河南上陽的南虢,這兩個虢先後亡于晉。沒有跟随西虢東遷的虢氏族人們留在故地,被稱之為“小虢”,最後亡于秦。至此,虢氏宗族和諸個虢國全部消亡,他們的後裔主要以“郭”為姓,世世代代傳承延續下來。
延伸閱讀:宗周強藩虢國,引領風騷數百年,《史記》中卻少一篇《虢世家》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