叁叁陸編輯部原創
作者丨張映偉
編輯丨胡揚清
6月4日,第十五屆中國西安國際茶業博覽會在西安國際會展中心開幕。陝茶代表“漢中仙毫”、“安康富硒茶”、“泾陽茯茶”和“秦嶺泉茗”四大公域品牌悉數參展,但比起同來參展的浙江西湖龍井、雲南普洱茶、福建福鼎白茶等全國知名茶葉品牌,“陝茶”的牌子就像“陝菜”一樣,美名難出三秦,于外知之更少。
陝南茶園風光
至今,陝西已經舉辦了15屆茶博會,而這背後是“茶經濟”的切磋交流,也是陝茶走出三秦大地的契機。
輝煌曆史
談起茶葉,我們最先想到的龍井、鐵觀音等茶葉品牌,哪一個不是産自江南地帶?陝西人,受早年的電影和電視劇影響,八百裡秦川老陝一聲吼,給人的感覺就是敦實和厚重,品茶這麼雅緻的行為怎能和厚實的黃土地勉強關聯?
采摘的鮮茶葉
但追溯曆史發現,陝西人不僅會喝茶,還會種茶。中國的茶文化源于漢,興于唐,盛于宋,古都西安更是我國茶文化的形成地和發源地。陸上絲綢之路的起點不是别處,正是西安,彼時的長安是名副其實的國際化大都市,世界各國景仰。陝西的茶葉和瓷器通過絲綢之路源源不斷地流向世界,成為那個時代的硬通貨。
同樣,陝西是我國傳統茶區之一,早在唐朝時,就已經成為八大茶區之一。神農氏最早在秦嶺首陽山發現了茶,陝南的古代巴國巴人最早開始種植茶,巴國人将樹葉“玩”成了茶葉。西漢時期,陝西漢中人張骞最早把茶帶到了國外。
漢中仙毫
陝西茶葉看漢中,漢中茶葉看西鄉是對漢中茶葉的肯定。今年3月12日,著名文化學者肖雲儒在漢中參加春茶上市直播活動時特别強調要樹立茶文化自信。他說,目前,漢中茶在規模上,質量上,品牌上都是非常具有競争力的。漢中當地的茶人,從茶農到茶科學家,都應該樹立漢茶文化的自信。西鄉月團是最早的貢茶,唐代的皇帝把漢中的茶作為賞賜茶。
值得一提的還有泾陽茯茶,茯茶已經有600多年的曆史,是西、北部少數民族長期以來重要的生活必需品,有"甯可三日無糧,不可一日無茶"之說,更有“自古嶺北不植茶,唯有鹹陽泾陽出茯茶”的美談。
泾陽茯茶
2017年,《那年花開月正圓》熱播,講述一代女秦商周瑩的勵志傳奇人生,陝西的消食良飲——泾陽茯茶,多次出現在劇中,此劇硬是帶動了一波打健康養生牌的茯茶熱。而且,泾陽茯茶還有效解決陝南茶區大量夏秋茶鮮葉被棄采浪費的現狀,大幅度提高茶園單産和總産量。
回顧曆史,從古巴國巴人發現茶葉到遠銷西域地區的泾陽茯茶,陝西從來都是茶業勝地,關于種茶、制茶、喝茶,有着光輝的曆史。改革開放以來,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升,對茶葉的需求也随之上升,陝茶主産區陝南三市順應時代需求,根據地域特色推出了自己的區域茶葉品牌,其中漢中的漢中仙毫,安康的安康富硒茶在行業内最為出名,但距離頭部茶葉品牌還是相差甚遠。
講茶故事
論文化,陝西的文化底蘊像我們的黃土地一樣深厚,我們完全有底氣講好茶葉故事,但底氣歸底氣,故事歸故事,有底氣沒故事。論品質,陝茶的品質不輸江南的龍井、鐵觀音等名茶,因為有秦嶺這個華夏祖脈、中央水塔加持,陝茶是在雲蒸霞蔚、水草豐茂的秦巴丘陵地帶生長而成,品質可謂上乘。
再論生态,陝南作為南水北調的水源涵養地,也是陝茶的主産區。近年來,陝南三市扛起 “一泓清水永續北上”的政治責任,以壯士斷腕之志控制工業發展,大力發展綠色循環産業。但是,我們沒有某泉那麼高明,無疑本質一樣,陝南的綠茶就是大自然的饋贈,我們隻是搬運工。
陝南茶園風光
媒體公開報道顯示,截至2020年底,全省茶園面積達293.4萬畝,幹毛茶産量11.3萬噸,一産産值183.4億元,構建了以綠茶為主,茯茶、紅茶等多種類發展的格局,茶産業已經成為陝南秦巴山區繁榮農村經濟的支柱型綠色生态産業。
放眼全國,陝西的茶葉産量名列全國第八,并不低!
但從品牌維度觀察,陝茶大而不強。全國前10的茶葉品牌未見陝茶蹤迹,今年5月22日,被譽為“中國茶界奧斯卡”的第四屆中國國際茶葉博覽會上,2021中國茶葉公域公用品牌價值評估結果發布,僅安康富硒茶勉強殺入前20強,剛好位列第20位,品牌價值35.16億元。而一貫被看好的陝西綠茶典範漢中仙毫品牌價值32.94億元,屈居第23位。
陝南茶園風光
從今年5月21日陝西茶葉品牌(杭州)推介會上獲悉,安康富硒茶、漢中仙毫、秦嶺泉茗和泾陽茯茶4大區域公用品牌總價值超過65億元,但對比中國茶葉區域公用品牌榜單中的第三名——河南信陽毛尖的71.08億元,還相差5億,這是陝茶集四品牌之力對比一個品牌,有失公允。
2021年茶葉區域公用品牌價值評估前20強
截至目前,除過安康富硒茶和泾陽茯茶在構建健康養生的故事叙事,我們沒有看到其他陝茶品牌突出茶葉故事。茶葉本身有很強的地域屬性,提到杭州龍井,就會聯想碧波蕩漾的西湖;說起金駿眉,就會遐想風光旖旎的福建武夷山;提到普洱茶,就會向往彩雲之南的蒼山洱海。這些美好的地域屬性不僅孕育了茶葉的特性,更是賦予了茶葉的文化故事。
品牌困局
茶葉品牌一直是陝茶發展的弱項短闆。這裡不禁讓人聯想,這是不是和秦人敦厚樸實的性格有關,隻會埋頭苦幹不會自賣自誇。實際上并非如此,同是綠茶的安康富硒茶近年來卻發展較快,連續兩屆入圍全國茶葉區域公用品牌前20強,走在了品牌建設的前列。
泾陽茯茶
在區域品牌建設方面,早在2005年,漢中就開始整合區域内午子仙毫、甯強雀舌、定軍茗眉等品牌走向區域公用品牌化,于2007年向國家工商總局注冊申請漢中仙毫品牌,同年被認定為地理标志産品加以保護,而安康富硒茶直到2018年才獲此地理标志認定,相差11年時間,奈何小弟安康富硒茶在品牌價值上卻後來居上。
業内人士一針見血地指出,漢中仙毫品質本身很好,但近幾年止步不前,進入了品牌發展瓶頸期,在品牌營銷上缺乏有效手段。而漢中仙毫作為區域公用品牌,從2007年誕生至今,多次在中國國際茶葉博覽會上攬獲數項大獎,在2015年第十二屆中國(北京)國際茶業博覽會上,漢中仙毫共獲得27枚金獎,占名優綠茶類金獎總數(30枚)的90%;2018年第二屆中國國際茶葉博覽會金獎産品頒獎儀式在杭州舉行,漢中仙毫獲得茶博會2枚金獎,算是其高光時刻。
号稱北茶典範、陝西心意的東裕茗茶算是漢中綠茶的代表,業内人士評價其發展也超不過“穩健”的範疇,而近些年銳意進取的陝西鵬翔茶葉,受“有機”事件影響,有機茶葉品牌建設近乎夭折。要知道,漢中綠茶産量占到全省接近50%,業内常說陝西茶葉看漢中,漢中茶葉的品牌強弱直接關系到全省的茶産業大局。
反觀安康,近年來在健康養生方面大做文章,推介安康富硒茶“香高味濃耐沖泡”的優秀品質和“綠茶不傷胃、紅茶好睡眠、古茶耐儲藏”的保健特質,宣傳安康富硒茶成為全世界首個通過科學認定的富硒茶。時間回撥到2016年,安康市委書記郭青為安康茶提出發展目标:抓特色,瞄準“硒”字做文章,促使安康富硒茶成為“一把手”工程,政府重視程度可見一斑。
秦嶺泉茗
至于商洛的秦嶺泉茗,為品牌建設開了好頭,名字起得不錯。值得一提的是,商洛為了城市出圈,叫響秦嶺最美是商洛的口号,也确實沾了華夏祖脈之光,備受中央水塔澤潤,如今的商洛成為西安這個大都會的後花園。
屢試不爽,商洛産的茶葉幹脆也叫秦嶺泉茗好了,沾上秦嶺就會澤被天下。但由于其發展起步較晚,品牌建設和推廣還有待觀察。
在農業品牌研究院最新公布的2021中國茶葉區域公用品牌價值評估報告中,漢中仙毫和安康富硒茶入圍區域公用品牌品牌收益前20強,分列第6位和第19位,前者收益為29042.66萬元,後者收益為21132.25萬元。其實從産量來看,漢中仙毫占優勢,這也能解釋為何漢中仙毫品牌收益大于後者,但品牌價值卻低于安康富硒茶。
2021年茶葉品牌收益前20強
放眼全國橫向對比,不管是品牌收益還是品牌價值,前五均被西湖龍井、雲南普洱、信陽毛尖、潇湘茶和福鼎白茶霸榜。就品牌收益來看,排在第五的福鼎白茶收益達到32777.36萬元,比排位最高的漢中仙毫還多三千五百萬元,比安康富硒茶多了一個多億。那麼相比排位第一的西湖龍井的41076.88萬元,陝茶的兩個強勢品牌漢中仙毫和安康富硒茶就相形見绌了。
突圍之路
喝白茶的都知道,福鼎白茶是近兩年來崛起的一個茶葉品牌。據茶葉類刊物《茶世界》今年3月發表的“2021中國白茶産銷形勢調研報告”顯示,白茶消費市場的蓬勃發展得益于區域品牌和企業品牌豐富的營銷活動,由此引導形成消費市場看品牌的風尚,為品牌企業乘勢發展創造了良好氛圍。
報告提到,以主産區福鼎為例,在線下以區域公用品牌帶動企業品牌共同抱團參展推介,有力地促進了福鼎白茶文化在各大市場的宣傳和推廣;圍繞扶貧、茶類交流、體育等不同主題舉辦了多場跨界活動;同時,在線上借助互聯網賦能茶事活動,把傳統活動開茶節辦成線上線下融合的開茶節,大力拓展白茶線上營銷新渠道。
陝南茶園風光
毋庸置疑,福鼎白茶的品牌營銷建設值得陝茶學習借鑒。
仔細梳理陝茶為何沒有進入全國前十的區域公用品牌,以陝南綠茶為例,不排除以下地域原因。
一直以來,陝南的聲音在陝西比較弱,但這裡卻是陝茶主産區。外界很多人不知道,陝西除過陝北厚實的黃土高原和關中壯闊的八百裡秦川,其實還有煙雨山水的江南——秦嶺南麓的陝南三市。
但從經濟地位來說,陝南三市一直排在全省靠後的位置,代表三秦之一的陝南一方面受秦嶺的懷抱和哺育,另一方面也受其阻隔與限制,聲音比起關中的粗嗓門總是微不足道。由此演繹到茶葉,陝南出的好茶,總是進不了茶葉頭部圈層。
關于陝西茶産業高質量發展的路徑。前段時間,陝西省園藝技術工作站副站長、陝西茶産業技術體系首席專家孫越赟接受媒體采訪時,從六個方面給出了建議:抓好生态茶園建設,夯實産業發展基礎;提升茶葉加工水平,打造匠心獨具産品;培育壯大龍頭企業,帶動産業集群發展;完善茶葉生産标準,提升茶葉産品質量;依托資源優勢,提升品牌效益;強化政策扶持,推動産業高質量發展。
其中在第五點建議中,孫越赟特别強調做好“茶與水”的文章。有關部門确實應該考慮,是否可做漢江、丹江與茶的文章,這裡不得不提渭河之于泾陽茯茶的故事;做秦嶺的山水與茶的文章,這裡要肯定商洛的秦嶺泉茗名字不錯。
著名文化學者肖雲儒曾說,樹立陝茶文化自信要實現“三個轉化”。
其一,資源自信要轉化為文化自信。比如秦嶺文化,但是秦嶺并不直接等同于陝西的文化自信。要把資源自信轉化為文化自信,就要開掘資源、打造品牌,建設秦嶺、打造秦嶺,向世界營銷它,使得秦嶺具有世界知名度,讓世界人民認可秦嶺。
同樣,陝茶的曆史淵源也很長,故事也很多,可以上溯到秦漢絲路。不能讓這些故事隻淹留在記憶和古籍中,要翻新打造,讓這些故事進入當下市場,在當代人中廣為流傳。如此,則陝茶和陝茶的故事亦即陝茶文化就可以交相輝映,打包“消銷”。借助現代傳播的無地域性,甚至可以直接和世界市場對接。
陝南茶園風光
其二,将曆史文化自覺轉化為現實文化自覺。神農炎帝如何發現茶、泡制和推廣茶,秦代的統一,漢張骞鑿空絲路,唐代的開放,這些絕對是難得的營養。要認真研究周秦漢唐每一個朝代以及這四個朝代組合到一起給中國曆史、中華民族到底提供了什麼,它給我們提供了哪些思維?用到當下的實踐中去。《始翠山,詩詞發現陝茶之美》這本書在陝茶文化自信的轉化上做了有益的實踐,古為今用,把曆史落到了現實之中。
其三,把少數人的文化自覺轉為民衆的文化自覺。把文化自覺、文化自信真正地落實到老百姓中間,這種文化自覺才能夠變成社會行為。這要求我們善于用大衆語言講大衆故事,故事要立得住,講得清,傳得出去。
陝南茶園風光
2021年5月21日,陝西省省長趙一德在出席2021年“國際茶日”活動時說,茶是生活的飲品、富民的産業、文化的載體,陝西将立足新發展階段、努力把陝茶打造為促進群衆增收的“緻富茶”、人民健康的“保健茶”、文明互鑒的“文化茶”、世界大同的“友誼茶”。他強調要育良種、優品質、擴規模、樹品牌、提效益,推動陝西茶産業進入高質量發展的快車道。可以說,趙一德省長的這番話也為陝西茶産業的發展指明了方向。
不論是打健康牌,做養胃的茯茶和保健的富硒茶;還是依托生态優勢,做足秦嶺祖脈和山水的文章;亦或利用曆史賦能,發掘陝茶絲綢之路的文化屬性,我們都應該自信地講好陝茶的特色和故事,使其盡快“走出陝西”,早日名動中外。
注:全部圖片來源網絡
往期精彩推薦
▼
冰峰上市:老牌國産飲料的圍城之困
漲價能拯救西鳳酒嗎?
白鹿原民俗村被拆背後:文旅小鎮的危與機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