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張帆
由周梅森編劇,靳東、黃志忠、闫妮領銜主演的電視劇《突圍》正在衛視熱播。繼《人民的名義》大火之後,這部根據小說《人民的财産》改編的電視劇便備受期待。目前劇集播出三分之一,但觀衆對其評價不一,認為叙事生硬、剪輯混亂、後期制作粗糙,也讓這部具有“爆款相”的電視劇前景變得難以預料。
叙事風格讓觀衆不适
《突圍》開篇,觀衆看到的不再是《人民的名義》一上來就扣人心弦的官場博弈和午夜追捕,而是中福集團自上而下的“衆生相”,不徐不疾娓娓道來的叙事風格也讓很多滿心期待的觀衆略感失落。
如果說節奏平緩是《突圍》的叙事風格,那麼強行的并線叙事則讓更多觀衆感到不适。《突圍》采用了“不同圈層人物平行和交叉的多線叙事呈現主題”,這一獨特的處理方式體現在劇中就是一條主線剛剛進入正題便馬上切換到另一事件中,兩個事件雖有關聯但卻始終平行前進,因此許多觀衆在初看此劇便有“轉場太快太雜”“不斷的戲趕戲”“總把兩組人的對話剪輯在一起,實際上隻起到幹擾叙事的作用”等評價。
除了叙事方式有待商榷,配音口型不符、AI換臉痕迹過重、畫外音太出戲以及角色有臉譜化之嫌等問題也是網友集中熱議的焦點。
創作“突圍”絕非易事
此前,該劇編劇周梅森在接受記者采訪時表示:“作家本質上不能接受電視劇工業化生産和套路式重複。”繼《人民的名義》之後,《突圍》無論選材還是切入視角都與前作截然不同,大量的親身經曆和豐富的素材積累更是讓周梅森僅用了半年時間就一氣呵成完成了原著小說的創作。
在談到現實主義題材創作時,周梅森也坦言:“總要有一部分作家關注現實生活,關注老百姓關注的那些問題,不能裝作看不見。盡管有很多磨難,但作為一個改革開放時代的作家,我有責任和義務。”他認為,把握時代的本質是創作者需要遵循的基本規律,“我們創造了中華民族最輝煌的一頁曆史,同時也面對着百年未有之變局。在崛起年代,各種社會矛盾會暴露出來,這很正常。我們要有正視矛盾的勇氣。我的作品總是面對社會現實的尖銳問題,力求講真話,起碼不講假話。”
随着《突圍》播出後出現的種種質疑聲,也讓這部意在揭露現實問題的電視劇面對現實有些尴尬。劇情主要矛盾、大案線索出現的都比較晚,作為一部“矛盾後置”的電視劇,現在認為《突圍》“翻車”為時尚早,但在網友看來,為何看原著小說要比看電視劇更“過瘾”呢?這個問題不僅屬于《突圍》,也是國産電視劇在登“高原”、攀“高峰”的過程中需要自省自問的。(張帆)
來源: 天津日報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