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情感

 > 離婚後灑脫點好還是不好

離婚後灑脫點好還是不好

情感 更新时间:2024-10-17 04:03:32

與我一起做一個愛學習、願成長的人

離婚後灑脫點好還是不好(就是要放飛自我啊)1

離婚後灑脫點好還是不好(就是要放飛自我啊)2

離婚後,就是要放飛自我啊

離婚後灑脫點好還是不好(就是要放飛自我啊)3

文/晏淩羊

01

昨晚睡前,我忽然想起看《盜夢空間》這部電影時候的事兒來。電影是2010年上映的,那會兒我跟前男友分分合合七年的戀情即将走到盡頭。那會兒我已經買了房子,就在珠江新城邊上。我大學同學從四川遠道而來給我賀喜,我們三個就一起去看電影。看完電影,我希望男朋友能留下來住(他那裡離市區有一個多小時車程),第二天再走,但被他拒絕了。他說第二天早上想多睡一會兒。因為這個拒絕,我哭了一夜,因為他以前不是這樣的。那會兒我26歲,處于世俗标準中“女人最美好的年齡”。可是,說真的,我一點都不喜歡那時候的自己。那時候的我,就像是無根的浮萍一樣,随便來一陣風都能把我給吹到不知道哪兒的地方去。

我内心充滿了各式各樣的恐懼,隻想抓住一個人、一段關系讓自己穩固下來。可是,如你所知,靠人人會跑,靠山山會倒...我處于所謂的“人生中最美好的年齡”,皮膚、相貌、身材,樣樣比現在好,但卻因為沒能發展出強大的精神内核,我終日糾結痛苦、惶惑不安。我更喜歡32歲的自己,那會兒我已經離婚兩年。

前段婚姻裡那些爛事兒帶給我的負面情緒,我已經消化完畢,而我,也在這種痛苦中,真的實現了成長和蛻變。怎麼形容呢?這麼說吧——以前,我身處一個啤酒瓶肚子裡。從前男友到前夫,不過就是換了一個讓我感覺更寬敞一點的啤酒瓶。而離婚這件事,就是啤酒瓶的瓶頸。從那個狹小的瓶頸口擠出來,我真的是疼到蛻了一層皮,渾身的骨骼都像是被重新組裝了一遍....

但是,擠出來後,天地豁然開朗。再回去看那些啤酒瓶的時候,我隻覺得它已經容納不下已經快速成長起來的我了。

而且,看過更宏大、更精彩、更不帶濾鏡的真實世界後,打死我也不願意回去了。現在的我,不再是無根的浮萍,我覺得自己長成了一棵樹。我的根須,紮實地紮在了土壤中;我的莖葉,舒展地伸向了天空.....我不再像過去那般容易害怕和慌張,因為我已經形成了一整套比較自洽的核心價值觀。

不管外面是風吹雨打還是太陽曬,我都能穩穩地站在那裡,甚至還能庇護腳下的小樹苗。再過三年,我也四十歲了。在世俗眼光中,這不再是“女性最美好的年齡”,但對我來說,它還是,它就是。有時候我也在想,如果我們這個社會真的懂得欣賞熟女,那麼,現在來愛我的人,才能享受到一個情緒穩定、思想成熟甚至“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我。

這些東西帶來的愉悅感,是年輕的皮囊所不能比的。但我們這個社會(大多數)男人以及他們背後那一整套社會支持體系并不會這麼看。他們認可的女性的價值就是生育價值,而且我這個年紀的女人确實不好被忽悠、不好被占便宜了.......

那麼,對他們來說,找我确實是不劃算的買賣,何況市場上總有他們認為“性價比更高”的女人供應。我從離婚那一刻開始,就沒想過要服從這套婚戀的遊戲規則。

就像是打麻将這種遊戲,我覺得玩它是浪費時間和生命,那我索性連牌桌都不上。

我覺得我這年紀挺好的。不想再費盡心機吸引男人,不想再生孩子,那父權社會對我的規訓就通通失效。

在這套體系裡,有什麼是讓我投鼠忌器的?還有什麼是我不敢冒犯的?還有什麼是我不敢說、不敢做的?

然後,我果真在自己的世界裡活得桀骜不馴、橫行霸道、信馬由缰。

所謂放飛自我,大概就是這意思。

02

在我國西漢時期,古羅馬出現一個哲學家,名叫愛比克·泰德。他早先是一名希臘奴隸,後來接受了斯多葛哲學派先師魯佛斯的教育。獲得自由身後,他在羅馬教學,後來被羅馬皇帝驅逐出羅馬,移居希臘,一生以教書為生。他沒留下什麼著作,但他的學生把他說的話整理成了語錄,其中最著名的一段話是:永遠不要說什麼【我已經失去它了】這類的話,而隻說【我已經把它“還”回去了】。離婚後某天,我讀到這句話,突然茅塞頓開。我并沒有失去什麼,隻是把他“還”回去了。我也沒有失去自己,因為我把自己“還”回來了。就連辭職,也不是我失去了一份相對穩定的體制内工作,而是“我把自己還回到了自己應該呆的位置”。破财也隻是“把金錢還回去了”。錢财就像流水,偶爾“流經“了我們一下而已。甚至于,死亡,也隻是某個人又回歸了大自然。肉身是組成“人”的所有物質的“聚”,死亡是這團物質的“散”。

時間就像洗澡水,隻是流經了我們的肉體一下而已。本來嘛,人生的本質就是聚散。出來混,我們都得還的。或早,或晚。

如果我們不能時常“實踐”這一套,那麼,時不時提醒自己一下也好。畢竟,沒有人能擋住我們帶着微笑、向着甯靜出發。這幾年自己出來幹,生活上沒男人幫我但也沒男人煩我,又遇上疫情,活動範圍受限,大部分時間我過的是“隻勞不逸”“兩點一線”的“苦行僧式生活”,卻很少覺得内心空虛和痛苦(雖然老有人替我覺得我不幸福)。

浮萍弱小,對水源的依賴度大,但大樹在遇到雨季的時候可以利用粗壯的樹幹和根須儲存水分,天旱的時候也不怕。我就是想活成一棵粗壯的樹,不斷生長、繁盛,然後衰老,壽終正寝,化作春泥更護花。

其實,人活的,可能就是一個“自洽”和“自在”。

外間的一切遭遇,大多隻是“本心”的倒影。

我們都得先自知,後自洽,再自律,從認知、核心價值觀體系、執行力層面三管齊下,最終獲得inner peace。世界發展靠科技,人不崩潰靠哲學。

人當如明月,自負盈虧。

心當有定境,不住因果。

全文完

歡迎分享或轉發

這是最好的鼓勵


--END--

作者:晏淩羊,80後,情感專欄作者,新女性主義作者,中國作協會員。著有暢銷書《那些讓你痛苦的,終有一天你會笑着說出來》《願你放得下過往,配得起将來》《願你有征途,也有退路》《我離婚了》《有你的江湖不寂寞——金庸武俠小說的另類解讀》以及兒童繪本《媽媽家,爸爸家》。擁有13年金融從業(管理)經驗,現為廣州某文化信息咨詢公司創始人、某文化傳媒公司聯合創始人。出生于雲南麗江,現居廣州。歡迎關注晏淩羊 微博:晏淩羊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情感资讯推荐

热门情感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4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