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深圳,是什麼
既能溫暖打工人的心
又能溫暖打工人的胃?
答案或許就是:隆江豬腳飯
它與木桶飯、黃焖雞
沙縣小吃和蘭州拉面一起
被深圳人稱為
“深圳快餐五巨頭”
深圳的快餐店和深圳人性格極像,來了又去,去了又來。能堅挺地紮下根的,才是硬核。
憑借着親民的價格,紮實的分量,可能不地道卻還算可口的味道,快餐五巨頭,成功駐紮在了深圳的大街小巷。
有人戲稱,方圓百步必有一家的平民快餐,稱得上是深圳人的食堂。
躲得過午餐,躲不過晚餐,日複一日,這快餐五巨頭,吃出的是一個深圳奮鬥史。
1 隆江豬腳飯
在深圳,沒吃過隆江豬腳飯,就像沒逛過東門,沒去過深圳灣公園,終究不圓滿。
或許你并不知道隆江在哪裡,但你一定在街頭巷尾瞥到過,或從旁人口中聽說過它的大名。
直到得知隆江屬于揭陽,屬于潮汕的時候,有人才會恍然大悟,并喊出一句:膠己人!
千禧年左右,隆江人帶着祖傳的鹵味秘方,用一隻肥美軟糯的豬腳,在人潮湧動的華強北打下名頭。
那些年,騰訊創始人還坐在賽格廣場二樓,幾度打算賣掉QQ。無數個前途未蔔的夜晚,不知道華發北路上的一口豬腳飯,有沒有給過他熬下去的勇氣。
到了今天,騰訊成了“大廠”,華強北風光不若從前,這就是深圳,孕育無限可能,一切又都在變。
唯二不變的就是“吃不完的豬腳飯”。
科苑路上,一棟寫字樓能裝下兩家隆江豬腳飯。哪個程序員,不會在修完bug後吃口豬腳飯補補?
這也是深圳,即便是寸土寸金的CBD,也能在寫字樓一隅或附近的城中村裡,遇見簡單樸實的豬腳飯小店,讓深圳人花上十幾塊錢,就能嚼上最豐滿醇厚的膠原蛋白。
世上的大豬蹄子千千萬,唯有隆江豬腳,是不需要為難牙齒的。
正宗的隆江豬腳,鹵起來不計時間成本,師傅在小火慢炖的鍋裡,不停地用鹵水澆淋,等到鹵汁像糖漿一般起膠時,才是油脂盡去、汁味盡入的收鍋之時。
一份肥瘦相宜的“四點”,幾塊飽浸鹵汁的肉卷,酸菜去葉取梗爽脆清爽,芥藍青翠鮮美,和着鹵汁淋在白米飯上。
端上桌時,筋肉連着皮,還在盤子裡顫啊顫,筷子一夾,骨肉分離。放進嘴裡軟、糯、黏,唇齒之間又保留了膠原蛋白的彈性。對很多人來說,吃完這一口,就像汽車加滿油。
誰都搞不清楚,除了美食APP上顯示的4000多家,深圳還藏着多少家隆江豬腳飯。鐵鍋後鹵豬腳的,有手握家傳鹵味配方的隆江人,也有靠着網上自學上手的後廚新秀。
一頓頓口味參差的豬腳飯,喂飽了來來往往多少人。有的人奔波搵食,有的人身家過億,有的人決然離去,有的人悄悄紮根。
就像歌裡面唱的:聚散自有天注定,不怨天不怨命,但求豬腳共作證。
2 XX木桶飯
和隆江豬腳飯比起來,木桶飯,隻是一位沒有故事的同學。
你看到滿大街的”湘X木桶飯,一X湘木桶飯……”,請教身旁的湖南伢子時,對方的臉上大概是懵的。
木桶飯的真正歸屬,現在已經無從查證,最早注冊木桶飯的企業,也都分布在廣深莞。
這并不妨礙木桶飯,用足量的青辣椒、紅辣椒、圓椒、尖椒、小米椒、剁辣椒……成為伢子們的點餐首選。
畢竟湖南人在吃辣上,隻有被辣虐得痛快時,才能到達口感的巅峰。
湖南衛視《向往的生活》裡,黃磊下廚的慣常操作倒辣椒。
根據統計數據,在深圳的湖南人有350萬,居第一,每6個人中就有一枚弗(湖)蘭(南)人。
這裡不會缺湘菜館,但要花上不到20塊,吃到一份重油重辣、口味不錯的煙筍臘肉飯,選擇的餘地其實很小。
但木桶飯可以!
不管你窩在寫字樓,還是蜷在出租屋,下樓走出不到500米,街角巷口總能找到一家XX木桶飯。
運氣夠好的話,你還能吃到從湘西帶過來的煙筍和臘肉。湯汁裡帶着柏枝熏烤的香味,把米飯泡得稀軟,就着紅尖椒混着筍幹和臘肉一起,往嘴裡扒拉上幾口,真香!
不少深圳人對湘菜的認知,都從木桶飯開始。這個在沿海霸蠻生長起來的“野孩子”,代替湖南本幫菜館,深深紮根在一線城市的市場中。
深圳有好幾家叫“一桶天下木桶飯”的餐館,名字起得十分應景。
任何一家木桶飯小店,菜品都不止湘川口味,多的可達140多種,東南西北的江湖菜,最後都被辣椒歸為一統。
木桶飯裝的不是飯,是江湖。
反正辣得爽就夠了,誰去計較它鄉關何處呢。這種不計後果,也未嘗不是平庸生活裡的快意恩仇。
3 黃焖雞米飯
木桶飯忙着一桶江湖時,隔壁的黃焖雞米飯,隻用一道菜,談笑間就完成了一場草根的逆襲。
事實再一次證明,沒有一隻雞,可以逃出廣東。
在黃焖領域,雞能成為天選之女,并非幸運,而是物競天擇的結果。
牛肉、排骨、豬手等,都曾經被一一黃焖過,但它們對于食材和工藝的要求,都遠遠高于雞肉。
這隻雞的傳說發源于山東,經由河南,安徽、江蘇這些人口大省,在大江南北開枝散葉。
從大衆點評顯示來看,深圳關内黃焖雞米飯餐館最多的是南山,遠高于福田和羅湖。
作為貫穿東西方餐飲界的第一家禽,雞在中華料理中的做法,沒有上千種也有數百種,但沒有一種,能像黃焖雞一樣,徹底攻陷都市白領的腸胃。
從2015年起,黃焖雞米飯在門店數量和搜索量上,常常和沙縣不分高下。
也許黃焖雞的口味未必有多好吃,但勝在安全穩妥,踩雷的可能性不大。選擇困難症患者,不吃肉不舒服星人,都可以閉着眼睛去點餐。
正午12點過後,敲完一段代碼的程序員,改了第20稿方案的乙方小白,剛結束冗長會議的小主管,從四面八方的樓裡,彙集到一張腿都支不穩的簡易餐桌上。
鍋底的油滋滋啦啦地還在翻騰,釋放着一隻雞最後的熱情。香菇混着醬料和肉的香氣,在空氣中飄蕩。咬一口浸滿醬汁的香菇,仰起脖子呼出口熱氣,就像吐出了格子間的躁郁。
4 沙縣小吃
在中華大地上,沙縣小吃是快餐江湖中當之無愧的大哥。
如果店主們愛講故事,他們賣出的飄香拌面,連起來大概可以繞地球10圈。
打開外賣APP,搜索顯示深圳地區内,沙縣小吃的數量大約是3000多家。它們的覆蓋區域,以城中村最為密集。
一條不足50米的村巷,同時存在兩家沙縣小吃,那不是盲目競争,那是食客們用嘴投票的結果。
假如你的工資轉交給房東後已經所剩無幾。那麼沙縣,是避免“吃土”的最佳選擇。不到10塊錢,就能來一盅老火靓湯,加一份6塊錢的拌面或者5塊錢的蒸餃,妥妥一頓葷素均勻的午餐或晚餐。
可能很多時候,拌面是坨的,蒸餃的表皮有點硬。
别怕,沒有花生醬解決不了的問題。
一碟不行,可以再來一碟。
蘸足了醬的時候,面條嚼起來也算醇香勁道。蒸餃在嘴裡也是餡鮮肉美。
沙縣小吃店裡,沒有後廚做不了的快餐。
秉持“兼容并包”的精神,沙縣小吃餐牌的豐富程度,令人咂舌。走入其中,就像初涉武林的毛頭小子,誤闖進少林寺的藏經閣,不由得發出一聲:
天下快餐絕學,盡歸于此。
沙縣本地特色小吃,以及南飯北面。在這裡都隻是基本配置。
黃焖雞、豬腳飯、酸辣粉、炒牛河,炸醬面、水餃……來自五湖四海的群英,都能在一家小店裡荟萃。
吸納隻是初級階段,融合才是至高境界。
當老北京的炸醬,配上天府之國的麻辣燙,那就是别具風情的炸醬麻辣燙,在講求強強聯姻的沙縣小店,這不過是萬花叢中最普通的那一朵。
很多食物,和你眷戀的味道,可能已經相差甚遠。但你總能在這裡,找到最為相近的那一款。
面對這些改良版小吃,内心在哭笑不得的時候,唇舌又能在一口熱湯裡,嘗到了似曾相識的溫暖。
5 蘭州拉面
江湖盛傳,不管哪個城市,沙縣小吃旁邊必定會有一家蘭州拉面。
從美食APP顯示數據來看。深圳市内蘭州拉面餐館的數量有3000多家。
在這座米飯占絕對統治地位的沿海城市裡,蘭州牛肉拉面也有一席之地。
一位非常挑剔的蘭州朋友告訴我,在深圳,他吃到的蘭州拉面,多數都能算得上地道,即便它們并非來自蘭州。
這需要感謝青海化隆人民,在蘭州以外的全國各地,九成“蘭州牛肉拉面”店都由青海人所開,其中70%是化隆人在經營。
他們帶着面團,走下青藏高原、跨過黃河、經過江漢平原,一路來到南海之濱,
日複一日,在案闆和鐵鍋間揮舞雙臂。醒面、跐面、溜面、出條、做成面棒,雙手拉伸并對折3到7次,拉出大寬、韮葉、二細、毛細等形狀、粗細不同的面條。
在沸騰的鐵鍋中稍煮片刻,撈起放入清湯。撒上數片薄如蟬翼的牛肉。佐以翠綠的蒜苗。再淋上一勺油潑辣子,拿起桌邊的生蒜,剝上幾瓣。就着爽口小菜,撈起一筷頭拉面,就着熱湯從喉嚨滑到胃裡。
那些橫跨大半個中國的鄉愁,在這裡得到短暫的慰藉。
蘭州人常常懷念那樣的早晨:街邊的牛肉面館裡煙氣缭繞,走進去喊上一聲“師傅,一個二細,辣子多些”。
無論貧富貴賤,一視同仁地蹲在馬路牙子或馬紮子上,就着大汗淋漓的紅油辣椒,吞下那碗熱面。
42歲的深圳,風華正茂。這座“青年發展型城市”既以發展速度和質量見稱,也讓年輕人自由享受生活,快餐與人、與地的關系,都要比其他地域緊密的多。
潮菜隆江豬腳、湘菜木桶飯、魯菜黃焖雞、福建沙縣小吃、蘭州拉面,快餐屆的五足鼎力,恰恰映襯着深圳的包容。
這些快餐小店像野草一般,毫不起眼地存在于繁華之中,卻也能憑着一腳一步的付出,在城市紮下了根,甚至“稱霸一方”。
那些曾經或者現在吃着這些快餐的深圳人又何嘗不是如此?我們來到深圳的初心,何嘗不是要踏踏實實,闖出一片天地?
END
編輯:劉傑
校對:陶铮
審校:餘治國
來源:深圳微時光、深圳工會、食探
▼關注"青春深圳"微信、抖音、快手、B站、視頻号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