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撕毀的畢加索名畫《女子半身像》,由畢加索在1944年創作。
藝術新聞終于又上了一次熱搜。據英國媒體報道,在倫敦的泰特現代美術館,一名20歲男子把一幅價值約2千萬英鎊、約合人民币1.8億的畫作撕毀。被毀畫作名為《女子半身像》,由畢加索在1944年創作,原型是畢加索的情人朵拉·瑪爾。目前,這名男子已被警方逮捕,并以刑事毀壞罪被起訴。美術館方面已經把這幅名畫撤下,并請專業人士對損失進行評估。
1月4日,“價值1.8億元畢加索名畫被撕”引發全網關注,很多人聯想到前不久脫口秀演員李誕在《奇葩說》的一番高論——“比蒙娜麗莎更美的,是正在燃燒的蒙娜麗莎……”
名畫被毀,雖然屬于“意外”事件,但近年類似個案不算少,每每引發輿論關注。藝術要靠這樣的“意外”事件才能引起關注嗎?“毀掉”是賦予藝術品價值的最好方式嗎?
“價值1.8億元畢加索名畫被撕”登上微博熱搜
美術館辦展,大多“防君子不防小人”
“16天前,當我與這幅畫合影時,萬萬沒想到16天後它被撕了。”從微博上得知倫敦泰特現代美術館所藏畢加索《女子半身像》被毀後,正在英國當交換生的“木奚”有一種“不真實感”。
如今,去美術館看展成為稀松平常的休閑活動,親眼看看傳世名作更是被不少美術愛好者列入願望清單。通常,美術館都配有安保人員,但就記者的實地參觀經驗以及采訪所得來看,美術館的安保通常算不上太嚴密。
“就我去過的美術館、博物館來看,保護措施最齊全的是巴黎盧浮宮的《蒙娜麗莎的微笑》,可能因為太出名了,那幅畫不僅用玻璃罩上了,還設置了硬質欄杆,遊客隻能在欄杆後觀賞。”“木奚”告訴記者,其他大部分歐洲美術館,畫作并不會套上玻璃罩,“觀賞者和畫作的距離可以很近。”
在泰特現代美術館,被毀名作《女子半身像》直接懸挂在牆上,前方沒有欄杆或繩索間隔。在一張網上流傳的照片裡可以看到,甚至有小孩直接上手觸摸畫作。“木奚”回憶道,泰特現代美術館中,基本上每個展廳有一位工作人員,但也有一些展廳中隻有遊客,“我當時看《女子半身像》時,附近是沒有工作人員的。”
“現在的美術館安保,都是防君子不防小人。”“90後”楊圓在西班牙普拉多美術館看過畢加索的畫,“名畫沒有特别的防護,最多就是一道繩子隔開,安保人員一人管一大間,會有很多死角。”自媒體博主“狂阿彌”也寫出自己在荷蘭巴塞爾美術館的參觀經曆,“早上10點多去,展廳一個人沒有,木闆嘎吱作響,一轉角就是莫奈的畫。沒有玻璃、沒有警戒線、沒有工作人員,甚至房間連監控都沒有,隔壁就是梵高自畫像,還有畢沙羅,三樓就是畢加索早期作品。十點半後,才陸續有穿西裝的工作人員出現。”他不無感慨,“歐洲的美術館,隻要去得早,整個世界都是你的。拉近距離的同時,當然也伴随着危險。為那幅畫感到遺憾。”
以參觀者體驗為先的展陳方式,建立在館方與參觀者的相互信任上。泰特現代美術館之旅留給“木奚”的是一段“很舒服”的觀展體驗,“布展很不錯,人也不多,大家基本上都能保持安靜。”
不論在普拉多美術館,還是在收藏着畢加索《格爾尼卡》的索菲亞王後國家藝術中心博物館,楊圓見到的都是猶如“朝聖”般的參觀者,“大家無需提示,說不拍照就不拍,并且都自發與藝術品保持一定的距離,駐足欣賞。”
網友觀點
毀壞藝術品的不僅僅是“熊孩子”
藝術品被毀非個例。就在去年5月,佳士得春拍“中國近現代書畫”專場曾經發生毀畫一事——1393号拍品,任伯年《花鳥四屏》的第一幅“澹黃楊柳帶栖鴉”在預展中被一位小孩撕毀,佳士得隻得臨時撤拍。
另據報道,2012年6月29日,一名男子将愛爾蘭國家美術館所藏的莫奈名畫《阿讓伊特盆地塞納河上的帆船》砸出一個大洞,近1/4遭破壞,大量油彩脫落。此畫由莫奈于1874年創作,是該館藏有的唯一一幅莫奈作品,當時價值高達780萬英鎊,約合7471萬元人民币。
上海一家美術館工作人員回憶,多年前曾有展覽作品被觀衆損壞。“有個小朋友奔跑中打破了玻璃櫃,導緻裡面的展品全部碎掉,但由于是小朋友,沒有追究賠償責任。”舉辦展覽之前,美術館一般會為每件作品購買保險,倘若發生損壞,可由保險公司理賠。然而,不論是否存在金錢上的損失,作品被損壞,終究會讓美術館聲譽受到影響。
在美術館展廳中,通常會配備一到兩名保安,24小時輪番值守。不少美術館也會在作品前設置1米線,即便這樣,也無法完全避免意外的發生。“美術館沒法做到每幅作品前都有保安,難免顧此失彼。1米線其實隻是象征性地攔一下,而且國外很多1米線離地僅20厘米,它攔住的是本身就不會去破壞作品的那些人。”這名工作人員說。
此前,上海玻璃藝術博物館也曾發生“熊孩子”毀壞展品事件,從現場監控來看,兩個熊孩子直接沖進了1米線護欄,用力搖晃和拉扯展品。這也證明了1米線的作用更多是提醒觀衆文明觀展。“一般貴重作品會有特别安保措施。但也有藝術家要求不拉1米線,希望跟觀衆更親近。”
那麼,美術館應該優先保障作品安全還是觀衆體驗?“其實兩方不可偏廢,藝術品隔了一層玻璃看肯定不舒服,美術館的服務對象是參觀者,不能像防賊一樣防觀衆,美術館本就是一個公共文化空間。但尊重展出的每一件藝術品,也是社會的基本公德。”藝術評論人、策展人施瀚濤介紹,曆史上有意破壞名畫的事件很多,有些出于個人喜好,也有政治、宗教、道德等因素。比如塞拉諾的攝影作品《尿浸基督》在展出時,就曾被很多人扔臭雞蛋。
“要在美術館破壞一件作品太容易了。”去年,施瀚濤也參觀過泰特現代美術館,發現那裡和歐美其他美術館一樣,隻有少數特别珍貴的作品才有玻璃罩保護。“湊得太近的話會有警報,或者保安提醒,但很多作品都是裸展。”
“對藝術要有基本的尊重”
前幾天,施瀚濤去上博看了“美術的誕生:從太陽王到拿破侖——巴黎國立高等美術學院珍藏展”,對安保措施印象很深:“我看到有位女士輕輕觸摸了一下作品,保安看到後立刻阻止,而且告訴她先不要離開,需要找專家确認一下作品是否發生損害。這樣的保護很專業。”
“有人說美術館就是一面社會的鏡子。” 施瀚濤認為,許多觀衆對當代藝術家的創作看不懂,或者不同意作品的含義,就回到家中上網對其進行粗俗的言語攻擊,這和在美術館中撕掉它的行為是相似的,“對藝術要有基本的尊重”。
撕掉畢加索畫的行為,讓施瀚濤想到前不久發生的一件熱點新聞。在蘇富比的一場拍賣中,英國塗鴉藝術家班克斯的名作《女孩與氣球》畫作以104.2萬英鎊成交後,又在衆目睽睽下被切割成碎片。據說,炮制這一切的就是藝術家本人。“也許這樣的行為比撕掉畢加索更适合佐證‘藝術品最大的價值,就是永遠活在人們的心中’的觀點。藝術家選擇這樣特别的場合來反思經典藝術,反思藝術市場,前提是這是他本人的作品,而不是撕掉别人的。”
“美術館是‘弱勢’一方,隻能加強安保管理和完善保險的風險分散機制。”上海民生現代美術館館長甘智漪說,美術館除了加強安保外,還會啟動風險分散機制,除了給展品購買保險外,還需要買公衆責任險。“比如觀衆在美術館中意外跌倒,造成展品損壞,可以通過公衆責任險理賠,但這一點往往被許多美術館忽視。”
另外,在藏品方面,美術館也會根據不同的作品級别配備不同的保護措施。“泰特現代美術館是一家非常專業的美術館,有着豐富的文化遺産。這次事件應該不是技術和管理問題,他們也會有相應的風險防範機制。被撕毀的這張作品如果放在中國的某個美術館,可能會作為鎮館之寶嚴加防範,但對于泰特來說,這張作品也許還未達到最高級别的保護措施。相信以現在的技術手段,作品有修複的可能。”甘智漪說。
藝術品的價值究竟何在
當畢加索《女子半身像》被撕毀的消息傳出後,有不少網友“抖機靈”,大言不慚地說“我也能畫這種,多簡單”。名畫或藝術品的價值何在?再度成為話題中心。
“藝術的價值,就是永遠活在人們的心中。”這是脫口秀演員李誕的結論。前不久,綜藝節目《奇葩說》的一個辯題火了,題目是“美術館着火了,一幅名畫和一隻貓,在隻能救一個的情況下選哪個?”一邊是無價的藝術,救了它,多一幅名畫傳世;另一邊是看似微不足道的一隻貓,它代表着生命鮮活的價值。選擇“救貓”的李誕語出驚人,“畫最好的歸宿,就是‘燒了’;比蒙娜麗莎更美的,就是正在燃燒的蒙娜麗莎。”在他看來,藝術品的價值都是人們賦予的,名畫的故事越多則越有價值,“還有什麼比燒掉更好的故事?”
當然,這或許隻是綜藝節目中劍走偏鋒的玩笑之語。在施瀚濤看來,這類觀點隻能算一種文學性的表達。“藝術品有物質性和精神性兩種層面的意義。藝術史不能憑空書寫,很多經典藝術品是人類共同擁有的,它是人類共同欣賞,加深彼此認同的,故意去破壞它,不管動機為何,都是不利于人類文明進步的。”另一方面,以畢加索為例,其作品的藝術價值已經為世界所公認,即便還沒有完全被大衆所理解。“美術館展陳是一種藝術普及的手段,看不懂不能成為撕掉它的理由,否則所有人都隻能看抖音了。”
楊圓說,藝術的價值是被曆史、被每一代的人所疊加定義出來的。“有的藝術品也許還不被大衆所接受,但它承載了那個時代的特殊意義,或許也是輔佐曆史紀事的稀缺物證。我們不得不承認,很多被曆代稱贊的美學,是和我們‘沒有壁’的,藝術能跨越曆史長河,今天的我們一眼看到,還是會立刻着迷。”《女子半身像》被撕一事,毀的是美術館對參觀者的信任度,“如若以後再不能近距離觀看曆史名作,于我們是一種遺憾。”
“這是一個社會新聞,隻不過和藝術相關。”上海油雕院美術館副館長傅軍認為,美術館發生這樣的事情屬于小概率事件,大衆無需過度解讀。在他看來,有件事或許更值得關注——當天登上微博熱搜的詞條是“價值1.8億元畢加索名畫被撕”,相比畢加索,也許更引起大衆關注的是放在其前面的“1.8億元”。
“其實泰特現代美術館中不乏類似價值的作品,但特别點出1.8億元,顯然是因為中國大衆對價格特别敏感。對于老百姓來說,藝術品往往都是天價,往往最刺激人興奮點的就是拍出了多少個億。也許撕掉1.8億元的畫才是上熱搜的點,至于是誰的作品并不重要,但對藝術作品的關注不能老停留在價格上。”傅軍說。
令人無奈的是,藝術新聞能上熱搜的往往都是藝術以外的内容。傅軍希望,大衆可以更多關注藝術的本體,而不隻是停留在獵奇。
(來源:上觀新聞)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