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教育

 > 小學文言文閱讀50篇

小學文言文閱讀50篇

教育 更新时间:2024-09-28 23:00:17

1、楊氏之子

梁國楊氏子九歲,甚聰惠。孔君平詣其父,父不在,乃呼兒出。為設果,果有楊梅。孔指以示兒曰:“此是君家果。”兒應聲答曰:“未聞孔雀是夫子家禽。

翻譯:梁國有一戶姓楊的人家裡有個九歲的兒子,非常聰明。孔君平來拜見楊氏子的父親,可是父親不在,于是便叫楊氏子出來。楊氏子為孔君平端來水果,水果中有楊梅,孔君平指着楊梅對楊氏之子,并說:“這是你家的水果。”楊氏子馬上回答說:“我可沒有聽說孔雀是先生您家的鳥。

拓展:本文選自《世說新語》。作者是南朝宋代的劉義慶。這是我國第一部志人小說。

注釋

氏:姓氏,表示家族的姓。

甚:非常。

惠:惠同“慧”,智慧的意思。

詣:拜見。

乃:就;于是。

未聞:沒有聽說過。

示:給……看。

曰:說。

3、陳元方候袁公

陳元方年十一時,候袁公。袁公問曰:“賢家君在太丘,遠近稱之,何所履行?”元方曰:“老父在太丘,強者綏之以德,弱者撫之以仁,恣其所安,久而益敬。”袁公曰:“孤往者嘗為邺令,正行此事。不知卿家君法孤,孤法卿父?”元方曰:“周公、孔子異世而出,周旋動靜,萬裡如一。周公不師孔子,孔子亦不師周公。”

譯文

陳元方十一歲時,去拜會袁公(袁紹)。袁公問:“你賢良的父親在太丘做官,遠近的人都稱贊他,他到底做了些什麼事情?”元方說:“我父親在太丘,對強者用德行去安撫;對弱者用仁慈去安撫,讓人們心安理得地做事,久而久之,大家就對他老人家更加敬重。”袁公說:“我曾經也當過邺縣縣令,正是做這樣的事情。不知是你的父親效法(學習)我,還是我學你的父親?”元方說:“周公、孔子生在不同時代,雖然時間相隔遙遠,但他們的行為卻是那麼一緻。周公沒有學孔子,孔子也沒有學周公。”

注釋

1、候:拜訪,問候。

2、履行:實施,實行。

3、綏:安,體恤。

4、孤:封建時代王侯對自己的謙稱。還有寡人,孤家等稱呼。.

5、師:學習。

6、嘗:曾經。

7、卿:客氣,親熱的稱呼,有表示尊敬的意思在裡面。

8、法:效法,仿效。也就是學習的意思。

9、稱:稱贊,贊不絕口

10、周公:周武王姬發的弟弟。姓姬名旦,周文王姬昌第四子。為西周初期傑出的政治家、軍事家和思想家,被尊為儒學奠基人。周公解夢的周公就是他。

11、周旋動靜:這裡指思想和行動。

12、益:更加

13、以:用

14、恣:放縱、無拘束,這裡指順從。

拓展:袁公是什麼樣的人?比較自負,問題刁鑽。

元方是什麼樣的人?機智應變。

4、葉公好龍

葉公子高好龍,鈎以寫龍,鑿以寫龍,屋室雕文以寫龍。于是天龍聞而下之,窺頭于牖,施尾于堂。 葉公見之,棄而還走,失其魂魄,五色無主。是葉公非好龍也,好夫似龍而非龍者也。

譯文

葉子高先生喜歡龍,衣帶鈎、酒器上刻着龍,居室裡雕刻裝飾的也是龍。在這種情況下,天上的真龍知道了這件事,就從天上下降到葉公家裡,龍頭搭在窗台上探望,龍尾伸到了廳堂裡。葉公一看見真龍,轉身就跑,吓得他像失了魂似的,驚恐萬狀,不能控制自己 。由此看來,葉公并不是真的喜歡龍,他喜歡的隻不過是那些像龍卻不是龍的東西罷了。

注釋

葉公:春秋時楚國葉縣縣令沈諸梁,名子高,封于葉,所以叫葉公。

子高:葉公的名字。

鈎:衣服上的帶鈎。

寫:畫。

鑿:通"爵",古代飲酒的器具。

屋室雕文:房屋上雕刻的圖案、花紋;“文”是通假字。通“紋”。

以:在

聞:聽說。

下之:從天上到葉公住所處。

窺(kuī):這裡是探望、偷看的意思。

牖(yǒu):窗戶。

施(yì):延伸,同“拖”。

堂:廳堂。

還(xuán)走:轉身就跑。還,通假字。通“旋”。

走:逃跑。

五色無主:臉色一忽兒白,一忽兒黃。五色,這裡指臉色。

是:由此看來。

好:喜歡。

夫:這,那。

是葉公非好龍也:由此看來,葉公并不是真的喜歡龍。

拓展:

這個成語的意義是:比喻表面上或口頭上愛好、贊賞某事物,實際上并不愛好,或者實際上并不了解,一旦真正接觸,不但并不愛好或贊賞,甚至還懼怕它,反對它。

這個故事,用很生動的比喻,辛辣地諷刺了葉公式的人物,深刻地揭露了他們隻唱高調、不務實際的壞思想、壞作風。通過這個故事,我們要丢棄"理論脫離實際"的壞思想、壞作風,樹立實事求是的好思想、好作風。同時也諷刺了名不副實、表裡不一的人。

小學文言文閱讀50篇(小學文言文詳解50篇)1

5、揠苗助長

宋人有闵其苗之不長而揠之者,芒芒然歸,謂其人曰:“今日病矣!予助苗長矣!”其子趨而往視之,苗則槁矣。天下之不助苗長者寡矣。以為無益而舍之者,不耘苗者也;助之長者,揠苗者也,非徒無益,而又害之。

譯文

有個擔憂他的禾苗長不高而把禾苗往上拔的宋國人,一天下來十分疲勞地回到家,對他的家人說:“今天累壞了,我幫助禾苗長高了!”他兒子小步跑去看那禾苗的情況,禾苗卻都枯萎了。天下不希望自己禾苗長得快一些的人很少啊!以為禾苗長大沒有用處而放棄的人,就像是不給禾苗鋤草的人。幫助它生長的人,就像這個拔苗助長的人,不但沒有好處,反而害了它。

注釋

闵(mǐn):通假字,同“憫”,擔心,憂慮。

長(zhǎng):生長,成長。

揠(yà):拔。

芒芒然:,同“茫茫然”,疲憊不堪,很疲勞的樣子。

謂:對,告訴。

其人:他家裡的人。

病:疲勞,困苦,精疲力盡,文中是引申義

予:我,第一人稱代詞。表示我的詞,還有餘、吾。

趨:小步快走。

往:去,到……去。

槁(gǎo):草木幹枯,枯萎。

之:放在主謂之間,取消句子獨立性,無實義,不譯。

寡:少。

耘苗:給苗鋤草。

非徒:非但。徒,隻是。

益:好處。

拓展:

成語:揠苗助長。揠:拔起。把苗拔起,幫助其生長,比喻不管事物的發展規律,強求速成,反而把事情弄糟。

寓意:1、客觀事物的發展自有它的規律,純靠良好的願望和熱情是不夠的,很可能效果還會與主觀願望相反。這一寓言還告知一具體道理:"欲速則不達"。

2、人們對于一切事物都必須按照客觀規律去發揮自己的主觀能動性,才能把事情做好。反之,單憑自己的主觀願望去做,即使有善良的願望,美好的動機,結果也隻能是适得其反。

3、要按照自然規律做事,不要急于求成,否則,隻能是适得其反。

小學文言文閱讀50篇(小學文言文詳解50篇)2

6、孟母三遷

鄒孟轲母,号孟母。其舍近墓。孟子之少時,嬉遊為墓間之事。孟母曰:“此非吾所以居處子。”乃去,舍市旁。其嬉遊為賈人炫賣之事。孟母又曰:“此非吾所以處吾子也。”複徙居學宮之旁。其嬉遊乃設俎豆,揖讓進退。孟母曰:“真可以處居子矣。”遂居。及孟子長,學六藝,卒成大儒之名。君子謂孟母善以漸化。

譯文

鄒這個地方孟轲(孟子)的母親,世人稱她孟母。他家的房子靠近墓地。孟子玩遊戲就學了些祭拜之類的事。他的母親說:“這個地方不适合孩子居住。”就離開了,房子靠近集市旁,孟子玩遊戲時學了些商人吆喝叫賣的事情。孟子的母親又說:“這個地方還是不适合孩子居住。”又将家遷徙(搬)到學宮旁邊。孟子玩遊戲時學習會了在朝廷上鞠躬行禮及進退的禮節。孟母說:“這裡真可以是孩子居住的地方。”就在這裡定居下來了。等到孟子長大了,學習六藝,最終成為了著名的聖賢。君子們說孟子的母親善于逐步地教育孩子。

注釋

舍:家。

墓間之事:指埋葬、祭掃死人一類的事。

處子:安頓兒子。

乃:于是,就。

嬉:遊戲,玩耍。

市:集市。

賈(gǔ)人:商販,商人。古代商人也成為商賈。

炫賣:同“炫”,沿街叫賣,誇耀。

徙:遷移。

俎豆:古代祭祀用的兩種盛器,此指祭禮儀式。

徙居:搬家。

及:等到。

大儒:聖賢。

揖讓進退:即打拱作揖、進退朝堂等古代賓主相見的禮儀。

揖:作揖。

遂:最後。

卒:最終,終于。

拓展:

寓意:良好的環境對人類的成長和生活而言是十分重要的。

小學文言文閱讀50篇(小學文言文詳解50篇)3

7、一毛不拔

一猴死,見冥王,求轉人身。王曰:“既欲做人,須将毛盡拔去。”即喚夜叉拔之。方拔一根,猴不勝痛叫。王笑曰:“看你一毛不拔,如何做人?”

譯文

一隻猴子死後見到了閻王,(向閻王)要求投胎做人。閻王說:“既然你想做人,就需要将毛全部拔掉。”于是(閻王)就叫夜叉給猴子拔毛。剛剛才拔下了一根,猴子就忍不住痛得叫了起來。閻王笑道:“看你,連一根毛都舍不得拔,怎麼做人呢?”

注釋

既:既然

之:代指猴毛

方:才

勝:能忍受。不勝就是不能忍受,不能承受。

拓展:

成語:一毛不拔:形容為人非常吝啬自私。

8、愚人食鹽

昔有愚人,至于他家。主人與食,嫌淡無味。主人聞已,更為益鹽。既得鹽美,便自念言:“所以美者,緣有鹽故。少有尚爾,況複多也?”愚人無智,便空食鹽。食已口爽,反為其患。

譯文

從前有個愚蠢的人,到其他人(朋友)家,主人給他食物吃。他嫌棄食物太淡沒有味道。主人知道之後,于是給他增加了鹽。感覺到了鹽的美味之後,就自言自語說:“味道鮮美的原因,是因為有了鹽的緣故。很少就如此,何況更多一些呢?”這個愚蠢的人沒有智慧,就隻空口吃鹽。味覺敗壞,反而成為他的禍患。

注釋

1 食:食物。2 聞已:聽到之後。3 更:再次。4 益:增加。5 既:已經。

6 空:空口。7 口爽:口味敗壞。爽:差、敗壞。8 所以:……的原因。9 複:再。10智:智慧。12故:緣故。13反:反而。14患:禍患。

9、刻舟求劍

楚人有涉江者,其劍自舟中墜于水。遽契其舟,曰:“是吾劍之所從墜。”舟止,從其所契者入水求之。舟已行矣,而劍不行,求劍若此,不亦惑乎!

譯文

有個渡江的楚國人,他的劍從船中掉到水裡。他急忙在船邊上用劍在掉下劍的地方做了記号,說:“這是我的劍掉下去的地方。”船停了下來,這個楚國人從他刻記号的地方跳到水裡尋找劍。 船已經航行了,但是劍沒有行進,像這樣尋找劍,不是很糊塗嗎!

注釋

涉:過,渡。

者:……的人,定語後置的标志。

其:他的,代詞。

自:從。

墜:落。

于:在,到。

遽:急忙,立刻。

契:用刀雕刻,刻。

是:指示代詞,這,這個,這兒,這樣。

吾:我的。

之:主謂之間取消句子獨立性。

所從墜:從劍落下的地方。墜:落下

其:他,代詞。

求:找,尋找。

之:劍,代詞。

矣:了。

而:然而,表轉折。

若:像。

此:這樣。

不亦惑乎:不是很糊塗嗎?惑,愚蠢,糊塗。“不亦......乎”是一種委婉的反問句式。

成語:

刻舟求劍,比喻人的眼光未必與客觀世界的發展變化同步,也比喻辦事刻闆,拘泥而不知變通。

寓意:

這個故事對那些思想僵化、墨守成規、看不到事物發展變化的人是一個絕妙的諷刺。故事告訴我們:辦事不能隻憑主觀願望,不能想當然,要根據客觀情況的變化而靈活處理。

小學文言文閱讀50篇(小學文言文詳解50篇)4

10、伯牙絕弦

伯牙善鼓琴,鐘子期善聽。伯牙鼓琴,志在高山,鐘子期曰:“善哉,峨峨兮若泰山!”志在流水,鐘子期曰:“善哉,洋洋兮若江河!”伯牙所念,鐘子期必得之。子期死,伯牙謂世再無知音,乃破琴絕弦,終身不複鼓。

譯文

伯牙擅長彈琴,鐘子期擅長傾聽琴聲。伯牙彈琴的時候,心裡想到巍峨的泰山,鐘子期聽了贊歎道:“太好了!就像巍峨的泰山屹立在我的面前!”伯牙彈琴時,心裡想到寬廣的江河,鐘子期贊歎道:“好啊,宛如一望無際的江河在我面前流動!” 無論伯牙彈琴的時候心裡想到什麼,鐘子期都會清楚地道出他的心聲。鐘子期去世後,伯牙就此認為世界上再也沒有他的知音了。于是,他堅決地把自己心愛的琴摔破了,挑斷了琴弦,終生不再彈琴,以便絕了自己對鐘子期的思念。

注釋

善 :擅長,善于。

鼓:彈奏。

聽:傾聽。

絕 :斷絕。

志在高山 :心中想到高山。

善哉 :贊美之詞,有誇獎的意思。即"好啊" 、“妙啊”。善,好;哉,語氣詞,表示感歎。

峨峨 :高

兮 :語氣詞,相當于“啊”。

若 :像……一樣。

志在流水:心裡想到河流。

洋洋:廣大。

念 :心裡所想的。

必 :一定,必定。

之:他。

謂 :認為,以為。

知音 :理解自己心意,有共同語言的人。

乃 :就。

複:再,又。

弦:在這裡讀作xián的音。

拓展:

這篇短文是兩個詞語的出處:知音和高山流水。

高山流水:“高山流水”比喻知己或知音,也比喻樂曲高妙。同時也是古琴曲的名字。

小學文言文閱讀50篇(小學文言文詳解50篇)5

高山流水 純音樂 - 高山流水-古筝

小學文言文閱讀50篇(小學文言文詳解50篇)6

小學文言文閱讀50篇(小學文言文詳解50篇)7

【更多語文資料,請關注微信公衆号“徐子明德語文”】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教育资讯推荐

热门教育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4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