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理·卓别林的電影總是充滿着荒誕奇想,他用非現實的表現方式,表達了現實社會的種種問題。
1936年上映的《摩登時代》無疑是最能代表他的作品,裡面有着許多滑稽搞笑的橋段,同時反映了當時美國社會生活的現實情況,溢滿批判和諷刺的色彩。
卓别林在前作《城市之光》5年之後才拿出了新作《摩登時代》,相傳在這期間他在大城市生活,體會到了社會底層生活的困苦,然後決定用電影來表達他的想法。
衆所周知這是一部喜劇,卓别林用誇張的肢體動作,不符常理的情節制造笑點,常常是能引得哄堂大笑。
與此同時,卓别林的編劇并沒有被喜劇元素影響,即便是一部無聲電影,角色幾乎沒有對白,但其講述的故事仍然非常清晰而有條理。
從故事的角度看,《摩登時代》很難說是一部喜劇,最多隻能算是一部悲喜劇。
如果觀衆能夠感受到片中小人物的悲慘遭遇,其實不見得能笑得出來。
電影可以反映時代。
20世紀初期,許多歐美大國完成了第二次工業革命,人類社會的生産力得到大幅度提高。世界變了,人類卻沒有什麼改變。貪婪的本性驅使他們想要得到更多,在資本主義私有制的體系下,自私的本性又被無限放大,于是貪欲和私欲橫行在這個“摩登時代”。
資本家想要有更多的勞動力以帶來更多的利益,工人則想要花更少的時間拿到更多的報酬,雙方的矛盾僵持不下,直到流水線生産方式的出現。
确實,流水線作業大大提高了勞動生産率,資本家獲得了更多的利益,工人的工作内容也更簡單快捷,隻要能科學合理分配,他們可以花更少的時間拿到更多的報酬。
可是資本家們并不滿足,他們想要更快,想要更多,欲求不滿的結果往往是,破壞事物原有的平衡。
本來流水線生産就存在弊端,工人的工作内容是簡單了,但也變得枯燥無味,人類變成了機器的一部分。如果沒有合理的工作時間,科學的分配制度,流水線生産的“平衡”就會被打破。
資本家想要更多,最簡單的方式就是壓榨工人。盡最大程度地增加勞動時間,加快勞動速率,根本不理會工人們的工作極限,尤其是在美國20世紀20年代末開始的大蕭條時期,資本家對工人的剝削變本加厲。
可工人不是機器,猶如多年前的農民起義,反奴隸運動,哪裡有壓迫,哪裡就有反抗,階級矛盾愈演愈烈。
《摩登時代》的故事背景就設置在美國20世紀30年代經濟蕭條時期,片中“記錄”了當時的車水馬龍,可以說是頗具時代感的一部電影。
經典的第一幕部分,卓别林就狠狠地諷刺了失去“平衡”的流水線生産方式。隻見他不停的擰螺絲,擰螺絲,擰螺絲,難得換班休息,去廁所抽根煙,結果剛坐下就被“電幕”上的領導喊回去工作。
不知喬治·奧威爾是不是因此受到啟發,他在小說《1984》中也寫了類似這種監視性的“電幕”。
工人缺少休息時間,老闆還要加快工作的速率。有人還因此看到了商機,發明了自動喂食機,好讓工人在吃飯的時候也能繼續工作。
卓别林飾演的工人成了受害者,他被迫不停地工作,被迫成為自動喂食機的試驗品,然後被逼瘋,被開除。
一系列的悲劇被演繹成了一系列的鬧劇。資本家的做法何嘗不也是鬧劇,可笑又可恨。
卓别林的目光沒有停留在被機械包圍的工廠,他還加入了工人大罷工遊行的場景,反映出當時社會的動蕩不安。
羊群的意象,不言而喻。
故事線也被分為了兩條,在男主角的兩段悲慘遭遇過後,由寶蓮·高黛扮演的女主角出場。
她自幼失去了母親,父親不幸成為失業者。她的情況并不比男主角好到哪裡去,一場意外緻使她成為一位流浪的孤女。
流浪的過程中,與男主角的相遇改變了她的命運。
《摩登時代》實質上就是講述了一個工人和一個流浪孤女的故事,他們都是那個時代浪潮下的為了生存而掙紮的小人物。
不隻是他們,無數失業的人被迫去搶劫,偷竊,接着被關進監獄。
“我們并非劫匪,隻是饑餓所迫。”這句字幕台詞道出了當時美國社會底層生活的無盡辛酸。
諷刺的是,在監獄的生活還比外面的生活更幸福。
既然在監獄更幸福,那為什麼人們不幹脆都像男主角那樣故意犯罪得了?
工人和孤女的相遇給出了答案,因為人們都想要一個家。
隻是生存的規則,注定了人必須工作,才能維持家庭的穩定。
為了家庭重回工廠的工人與老闆上演了令人哭笑不得的一幕,老闆不慎被卷進機器動彈不得,又恰逢飯點,于是工人不得不喂老闆進食。
工人笨拙的手腳猶如就是開頭部分的自動喂食機,似乎此處是在暗示,在老闆眼裡,工人和機器沒有區别。
即便條件再艱苦,工人和孤女還是努力朝夢想的生活奔去,他們找到了屬于自己的房子,并且在一家餐廳有了不錯的工作。
隻是,命運再一次跟他們開了個玩笑。
本來,卓别林設定的結局非常灰暗。
男主角最終神經失常被送進精神病醫院,而前來看望的孤女變成了一個修女。離别之際,修女渴望工人能回頭看自己一眼,但工人最終沒有回頭。
卓别林拍完後覺得這個結局“過于痛苦”,才有了後來我們看到的“勵志結局”。
失去工作的孤女無奈感慨,“努力又有何用?”
樂觀的工人眼見愛人傷心失落,便鼓勵道,“一切都會好的!”
最後兩人走在看不見盡頭的道路上,堪稱一個是影史經典結局。
什麼時候會便美好,他們看不到,我們也看不到。但路,還是得走下去。
路一直走到今天,工人和孤女的故事仍然能引人共鳴。
時間證明了卓别林的偉大,他在80多年前就已經探讨和反思企業利益與人類個體追求幸福之間的沖突。
這樣的沖突今時今日仍然存在,企業希望員工能付出所有,但大多數員工隻不過想要簡單而穩定的幸福生活,如何調和兩者間的矛盾,成為了現代人類的一個待解難題。
《摩登時代》沒有給出解決問題的方案,卻反映出了工人們的不容易。可惜影片并未能讓雇主階層反思,當年電影上映後,卓别林遭遇了國際資本勢力的群體反擊,甚至被歪曲評論。至今,多少的人還是隻懂得顧及自己的利益,貪得無厭?
可能人就是這樣,指責别人永遠很容易,要反思自己,沒門。
振作起來,不要輕言放棄。一切都會好的!——《摩登時代》,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