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電子産品周邊設備廠商ELECOM近幾年在HIFI領域持續發力,推出了數款符合HI-RES标準的音頻産品。其中比較有趣的是這部帶線控的微型解碼耳放,共有兩個版本型号,分别是針對IOS系統Lighting接口的LHP-AHR192,以及針對安卓系統的EHP-AHR192.有個細節是EHP-AHR192耳放的最大輸出功率為45mw 45mw(16Ω,1%THD),這個數值要比IOS版本的30mw 30mw高。
筆者這次體驗的是最新出的安卓版本EHP-AHR192,日本官網售價接近20000日元,估測國内(京東/天貓)售價700-800元。
筆者所知的市面上一些超小型耳放,有功能較多的創新某型号,也有專為初燒設計的鐵三角某型号,飛傲也有兩款伺候手機的迷你耳放。基本售價都在100到300元左右,還有一些DIY的,雖然也号稱連手機倍兒好使,但……體積跟常規便攜耳放差不多,拿手裡就跟拿了三部手機一樣,着實不能“攜帶”。
封面上寫着支持安卓4.3以上的系統,且手機能支持OTG,筆者現有的SONY Z3 ,倒是很适合接EHP-AHR192,另外,據悉不少安卓手機(凡是4.0以上)很多都支持OTG,隻不過需要些測試和設置。如果沒OTG,就像筆者另外兩部手機紅米和索愛LT18I、以及飛傲的X7 HIFI播放器,這些接EHP-AHR192耳放後,隻能操控音量加減和曲目進退,但聲音是從手機中放出來的,耳放本身的音頻輸出口此時無效,耳機是不出聲的。
最大支持24bit,192khz,這規格還是相當高的。是一款小體積高性能的好東西。
包裝盒的紙質偏薄,不顯檔次,倒是很環保。扔掉也不會感到可惜。裡面的産品倒是令人刮目,手感、做工很出色。堅硬耐用,似乎也摔不壞。經查資料得知該耳放用的是純鋁。而不是大部分金屬材質産品常用的鋁合金。這一點讓人心生敬畏。
背面銘文雖然made in china,但機器本身還是透着日本企業所慣有的精細氣質。
這個背部的線夾(不可拆卸)可四個方向旋轉,方便卡在衣服或是皮包,皮帶上,不過要注意的是這個線夾很緊,不太容易卡在較厚的(超出3mm)的材質上,需用較大的力氣和技巧。這也有别于我所見的其他種類的夾子,它更強調壓力,牢固。畢竟是金屬嘛……
耳放本體機身大約5cm高,1cm厚,左下角如索尼的Hi-res産品一樣有貼“小金标”拉絲的貼紙。十字架的操控按鈕讓它看上去頗似爐竈。
底部延伸出一根約60cm長的usb線,起初我以為是可插拔的,拔了幾下,發現它是固定在這個小機器上的。
按鈕/接口如圖示。按壓回饋力度,觸感,操控準确性便捷性,這些可謂是完美。
支持HI-RES規格的音樂,智能手機中,索尼是少有的之一。EHP-AHR192也确實很适合搭配索尼Z3 ,Z3、Z5這些手機
關于EHP-AHR192的使用:首先将該耳放連到手機,再點擊手機的“設定”後找到“USB連接”如上圖。然後檢測USB設備,大約一兩秒就會顯示檢測成功并“已連接”。
連接後如上。
ELECOM針對HI-RES還專門推出了相應的APP——elecom hi-res music player,但蘋果手機國内的app store似乎搜不到,安卓的play市場由于打不開,也不用想了,而在安卓市場和百度手機助手裡也都搜不到。所以這個app姑且可以無視。就用索尼原生音樂播放器就可以了。而且界面比它那個還更漂亮。如上圖。
關于EHP-AHR192耳放的音質。
手邊有飛傲E12A,E12,以前也有聽過索尼PHA-1A\PHA-3,還有森韻的超小型某耳放,現在都記不清型号了,也是聲音不太滿意。總之聽過的耳放有接近10款,除了飛傲定價在400到600之間的那個型号是真心不好,其他的品質上都不錯,就看個人口味了。
便攜耳放,我覺得如果做的不好,那還不如不用,尤其是對于“中燒”們,上述的飛傲那款不好的耳放,其聲音相比中高端的,是有可聞的明顯差距,不論接什麼耳機,基本隻能感到是放大了音量而已,密度,動态,準确性,高頻都會很比較粗糙,還不如直接耳機聽。
ELECOM的EHP-AHR192,解碼出的聲音準确性已經很好,這個大前提做的是真不錯,有些出乎我預料。隻是耳放部分,你也不能指望它推那些高阻低敏大頭戴耳機,但以如此小的體積能把你手裡的高級耳塞/便攜頭戴推的結結實實,清晰而又飽滿,我覺得這就足夠足夠的了,真正愛大耳機的人用其他更有針對性的設備會比這個好。另外,EHP-AHR192還具備線控,對那些接手機卻沒線控的純hifi耳塞很适合。手頭的宜麗客hh1000旗艦入耳,oh1000便攜頭戴,OSTRY kc08,hifiman的edition s這些後端,在這款耳放助推下,中頻的飽滿度是有較明顯的提升,且很難得的是聲底很純淨,高頻動态,解析也有較大的強化。單說音量的話,比如接耳塞時,原本在手機上要開到70%-80%才感到很飽滿,很過瘾,但EHP-AHR192耳放會讓你在音量30%時,就感到力度的提升和中頻厚度的增強,如果開到55%音量上已經和耳塞直連手機70%音量差不多了。且三頻優化出的飽滿細節會讓人很滿足。對我來說,這就是好耳放的最基本标準。
像頭戴耳機中比較貴一些的edition s在這個耳放輔助下,音質是有更進一步的增強,它原本的全頻解析力優勢會變得更犀利一些,透明感着實過瘾,而宜麗客那隻hh1000入耳旗艦,原本手機直推就有很強大聲場和低頻下潛,在EHP-AHR192耳放的輔助下,動态、中高頻密度也都有很出色的展現,是這裡面聽感和素質綜合提升效果最不錯的。
而KC08的解析力表現的也要比沒接耳放時,更明晰出彩,隻是索尼Z3 均衡器的clear bass數字輸出模式下,無法開啟,使得低音厚度不夠過瘾,這讓kc08顯得有些像ex1000,即下潛适可而止,但有比較迷人的中頻輪廓和精美的高頻延伸,透徹明朗,在一些器樂較多的音樂下,會讓人很陶醉。
EHP-AHR192相比FIIO e12和e12a,推力還是有一點不如,比如中頻的厚度感,有細微差距,隻是連手機使用并接駁不特别難推的耳塞,這種可聞的不如無所謂了,它的聽感已經是“good enough”。畢竟底子做的很正。這是它音質成功的最關鍵因素。
音色上,我覺得EHP-AHR192與索尼PHA-1A比較像,均衡、活潑。這種明朗的樂感估計是很多人都很喜歡的,尤其是在夏季。
此外,通常耳放都需要給它充電,EHP-AHR192卻不需要(手機就是它的電源且也耗電不算明顯,那感覺就像是鼠标連電腦一樣),對于現代的數碼愛好者們來說,能少一個充電頭就少一個,能不要充電的東西就不要再充電,續航越久越值得買,如果那個設備不需要額外再充電,那就更好了。這一點,EHP-AHR192在設計之初估計就考慮到了,即讓聽音樂變得簡單,高效。畢竟它是手機伴侶啊……
最後說說出門體驗,首先,隻要是耳放就沒有完全省心的。這個同樣要事先打理打理、規劃規劃。我感覺EHP-AHR192耳放最好是别在褲兜上,假如别在上衣口袋或是衣襟上,那你的耳機線最好是要足夠短,這樣視覺上和使用上才覺得自然,此時,你可以聯想索尼以前給CD随身聽搭配的那個線控 短線耳塞。
所以,如果你還有以前的短線mdr-e808 e921 e931之類的耳塞,那連接這個小東西會很不錯。如果非要别在上衣,且手邊的耳機都是長線的,我覺得最好是别在衣服内側,秋冬季的外套比較适合,因為很多衣服會在内襯做個兜,就别在裡面,這樣的話耳機線和這個小耳放的線就都看不到了,比較利索。但夏季,若要外出使用,還是直接夾在褲兜邊上最好。很牢固,手指觸摸操控也很快會熟悉。
這耳放在使用期間可以發現它的溫度也在細微的提高,正常使用的話,其溫度峰值估測最高40°,一般情況下,還是比較涼的,10°大概,個人體驗是超出1個小時後會有溫度提高的感覺。夏季外出可能會加快它溫度提升的速度。但相比很多國磚播放器,它這個算是小問題了,且它是夾在衣服上,不會直接觸碰身體,這點更好。
最後,如果不聽歌,不用它了,最好是拔下來,因為它會從手機汲取電力,記得前幾天晚上11點給z3 充滿電,單純接這個耳放,大約早上9點,手機電力接近0,所以,不知道是否可以說EHP-AHR192耳放約有10小時多的續航?反正,EHP-AHR192耳放的使用時間取決于你的手機耐力……
說了這麼多,也是因為這個耳放确實是我個人比較喜愛的。“便攜”這倆字,最近幾年太常見了,但大多産品都隻是能“攜帶”,實際使用時卻沒一個方“便”的,重量較大,讓人擔心會摔了,丢了,掉了……這些便攜耳放的重點更多的還是音質吧,而更迷你的手機專用耳放,我覺得ELECOM這個EHP-AHR192可能是設計理念最好的,雖然也有一些小缺陷,但目前相對同類産品顯得比較完美,最主要的是音質夠好,還不用給它單獨充電,閑暇時拿手裡把玩也不錯。
————
新浪微博:大person
person2388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