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學第九章?教育及其産生與發展,我來為大家科普一下關于教育學第九章?以下内容希望對你有幫助!
教育及其産生與發展
一、教育的概念1、社會角度
廣義教育:增進人的知識與技能,發展人的智力與體力的思想觀念活動,包括社會教育、學校教育和家庭教育。
狹義教育:教育者依據一定的社會要求,依據受教育者身心發展的規律,有目的、有計劃、有組織地對受教育者施加影響,促進其朝着所期望的方向發展變化的活動。主要是指學校教育。
2、個人角度
教育是個體學習與發展的過程。
3、總的來說,教育是促進個體社會化和社會個體化的實踐活動。
二、教育的屬性1、本質屬性/質的規定性/具體而實在的規定性/區别于其他事物現象的本質特征:育人,即教育是有目的地培養人的社會活動。
2、社會屬性
(1)永恒性:從有人類開始,就有了教育。
(2)曆史性:古與今不同。
(3)繼承性:古與今相同。
(4)民族性:國與國不同。
(5)階級性:階級社會。
(6)生産性:生産物質與精神。
(7)長期性:十年樹木 ,百年樹人。
(8)相對獨立性:教育超前發展/教育滞後發展。
三、教育的基本要素1、教育者:主導地位
2、受教育者:主體地位
3、教育媒介(教育影響):教育環境、教育内容、教育方式、社會實踐活動。橋梁與中介
受教育者與教育内容這一矛盾是教育中基本的、決定性的矛盾。
四、教育的功能1、按對象分
個體發展功能:本體功能
社會發展功能:派生功能
2、按方向分
正向功能:有益
負向功能:無益
3、按呈現方式分
顯性功能:意料之中
隐形功能:意料之外
五、教育的起源1、“教育”這個詞的起源
孟子,最早提出“教育”這個詞,《孟子·盡心上》:“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
許慎(東漢),最早解釋“教”和“育”,《說文解字》:“教,上所施,下所效也。”“育,養子使作善也。”
2、教育起源說
(1)神話起源說
觀點:教育是由神創造出來的。
代表人物:宗教、朱熹
地位:最古老的教育起源學說
(2)生物起源說
觀點:教育起源于生物本能
代表人物:(英)沛西能、(法拉利)利托爾諾
地位:第一個正式的教育起源學說
(3)心理起源說
觀點:教育起源于兒童對成人無意識的模仿。
代表人物:(美)孟祿
(4)勞動起源說
觀點:教育起源于人類所特有的生産勞動。
代表人物:凱洛夫、米丁斯基(馬克思主義者)
著作:《勞動在從猿到人的轉變過程中的作用》
六、教育的曆史發展1、原始社會教育的特點
(1)教育具有非獨立性,教育和社會生活、生産勞動緊密相連。
(2)教育具有自發性、全民性、廣泛性、無階級性和無等級性。
(3)教育具有原始性。
2、古代社會教育的特點
(1)階級性:為統治階級服務
(2)等級性:在統治階級内部也有三六九等
(3)專制性:不民主
(4)刻闆性:機械、單一
(5)道統性:用道德統治人民
(6)象征性:身份地位的象征
3、古代中國教育的發展
(1)學校萌芽
夏:已有學校(庠、校、序)
商:考古首次證實,學校确實已經出現了,“庠、序、大學、小學”
(2)西周教育
建立了政教合一的官學體系,學在官府、學術官守、以官為師、以吏為師
出現了國學(設在都城的貴族學校)和鄉學(設在地方的貴族學校)
教學内容:“六藝”(禮樂射禦書數),以禮樂為核心
(3)春秋戰國
官學衰微,私學興起。
稷下學宮
設在齊國
性質:官家舉辦,私家主持;集講學、著述、育才為一體,兼有讨論國家大事的作用。
特點:學術自由;待遇優厚,不論而治。
(4)西漢
漢武帝采納董仲舒“罷黜百家,獨尊儒術”的建議
教育機構
中央:太學,最高教育機構
地方:郡縣學
文翁興學
(5)隋唐
在選士制度上采取科舉制
“六學二館”
“六學”:太學、國子學、律學、四門學、算學、書學
“二館”:崇文館、弘文館
(6)宋元明清
“四書”:《大學》、《中庸》、《論語》、《孟子》
“五經”:《詩》、《書》、《禮》、《易》、《春秋》
宋代六大書院
白鹿洞書院、茅山書院、應天府書院、嶽麓書院、嵩陽書院、石鼓書院
明代以後,八股文成為科考的固定格式,封建社會由盛轉衰
1905年,廢除科舉制
4、古代印度教育
婆羅門教育:以家庭教育為主,背《吠陀》,僧侶是唯一的老師
佛學教育:背誦經典,鑽研經義
5、古代埃及教育
宮廷學校:有史可查最古老的學校
職官學校
文士學校:設置最多(“學為文士”成為奴隸主階級追求的目标)
以僧為師,以吏為師
6、古希臘教育
雅典:德智體美,和諧發展;培養政治家與商人。
斯巴達:軍事體育訓練,政治道德灌輸;培養忠于統治階級的強悍的軍人。
7、古羅馬教育
以家庭教育為主;拉丁修辭學校招收16-18的文學法學校的畢業生,培養雄辯家
8、中世紀的西歐教育
教會教育:“七藝”
三科:文法、修辭、辯證法
四學:音樂、算術、幾何、天文
騎士教育:“七技”
吟詩、擊劍、遊泳、投槍、下棋、打獵、騎馬
9、文藝複興時期的歐洲教育
以“人”為中心進行教育
代表人物:(法)蒙田、(法)拉伯雷、(尼德蘭)埃拉斯莫斯、(意大利)利托爾諾
七、近代社會教育的特點1、國家加強對教育的重視和幹預,公立教育崛起。
2、初等義務教育普遍實施。
3、教育的世俗化,教育從宗教中分離出來。
4、教育的法制化,重視教育立法
八、現代社會教育的特點1、公共性、生産性、終身性、國際性、未來性、科學性、革命性
2、教育的生産性不斷增強,教育與生産勞動從分離走向結合
3、教育的公共性、普及性和多樣性日趨突出
4、教育的科學化水平日益提高
九、20世紀後期教育改革和發展的特點1、教育的終身化:(法)保羅·朗格朗提出:“活到老,學到老。”
2、教育的全民化:全體國民都有接受教育的權利,并且必須接受一定程度的教育
3、教育的民主化:教育機會均等,教育内容和教育方式日趨民主化
4、教育的多樣化
5、教育技術的現代化
6、教育的全球化
7、教育的信息化
8、教育具有科學性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