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媒體編輯 | 尚洛克
本文為微信公衆号“地球知識局”(ID:diqiuzhishiju)授權轉載。
二戰中,蘇聯的農業遭受了極大破壞,有勞動能力的農民數量從 1941 年的近1819萬人銳減到1945年的1143萬人。
蘇聯人建設了二十年,仿佛一夜回到解放前
兵災過後,饑荒又至,很多農戶隻能靠由面粉、三葉草和酸草料摻成的代用品充饑。據統計, 蘇聯 50 年代初的糧食産量僅相當于 1913 年的水平, 單位面積産量也僅是歐洲其他國家平均産量的1/3 。
前方在流血,後方在挨餓
壞消息是,鐵幕已經悄然落下。連飯都沒得吃的蘇聯人民要如何打赢對抗西方的戰争?
無産階級農學
為了讓人民吃飽飯,蘇聯先是進行了一場“春小麥or冬小麥?”的熱烈讨論,最終斯大林選擇支持生物學家李森科“春小麥更勝一籌”的觀點。
這位李森科很多搞生物的人都熟悉,堪稱科學史上的“毒草”。他學識淺薄,卻長袖善舞,擅長“用行政手段去解決科學中的争論”,被稱為“斯大林的科學紅衣主教”。
後面站着以為強大的支持者
在即将到來的饑荒面前,他對小麥進行了所謂的“春化處理”, 即在種植前使種子濕潤和冷凍,以加速其生長, 收獲的卻是大減産……但這還不是終點,他後來更是鼓吹生物進化中的獲得性遺傳觀念(即用進廢退),認為這種觀點是“無産階級的”,而孟德爾-摩爾根遺傳學則是“資産階級的”。悲哀的是,這朵奇葩竟然統治蘇聯生物學界30多年,将蘇聯的分子生物學和遺傳學引向了絕望的深淵。
誰敢反對一下試試
正當李森科将小麥田搞得烏煙瘴氣時,一位矮矮胖胖的官員卻似乎發現了解開農業難題的金鑰匙。
他來自農村,熟悉農業,任職烏克蘭期間,就在農業上取得了不錯成績, 赢得了“農學家”的美名。尤其是1949年,他結合烏克蘭農民玉米種植經驗, 創新出“方形穴播法” ,讓當地農民一次性擴種了200萬公頃玉米, 結果大獲豐收。
烏克蘭人民無不歡欣鼓舞
其他地區作物的慘淡收成襯托出他的英明選擇,玉米豐收的勝利似乎也為他的仕途增色,同年,他被調任聯共(布)中央書記處書記兼莫斯科第一書記,來到了斯大林身邊。
他,就是赫魯曉夫。
1953年,斯大林病逝,赫魯曉夫通過縱橫捭阖的鬥争和雷厲風行的鐵腕手段,才将政敵一一打倒,最終榮登大寶。上台後他正視蘇聯農業的嚴重問題,并對農村情況進行了實際調查。在9月的蘇共中央全會上,他作了題為《進一步發展蘇聯農業的措施》的報告,分析了蘇聯的農業困狀,并提出了解決問題的初步設想,這一報告拉開了赫魯曉夫農業改革的大幕。
相信我的玉米
改革可謂大刀闊斧,多管齊下。
赫魯曉夫摒棄了斯大林對農民壓榨太甚的農産品采購制度,主張物質利益刺激原則,提高了收購價格,還一筆勾銷了農莊積欠,并增加貸款,甚至取消了義務交售制度。過去的報酬年終結算制也改為預付款制,讓農民每個月都有盧布花。
群衆對新的政策心滿意足
權力也得到了下放,集體農莊可以根據實際情況确定收購計劃,還允許每個農戶都擁有小規模的耕地作為個人财産,并鼓勵發展個人副業。
副業靠什麼,還不是玉米?
見識過鐵甲洪流的他決心把農莊也用機械武裝起來。1958年2月,他宣布對全蘇的拖拉機站進行改組,把拖拉機等農機賣給集體農莊。到了58年年底,83% 的集體農莊已經獲得了自己的機器。這些措施雖然在具體操作中出現了操之過急的問題,但總體上還是解放了生産力,提高了農民的收入,改善了他們的生活。
要把農民也武裝到牙齒
但有的舉措就顯得有些魯莽。1954年2月,赫魯曉夫提出應當在哈薩克斯坦和西伯利亞大規模開墾荒地以解決糧食問題,征集了數十萬志願者奔赴四方,67億盧布投入八荒。
墾荒運動在初期取得了明顯成果。從1954年到1958年,共開墾出4000萬公頃的土地,約占全蘇耕地的1/5。1958年,墾荒區共收獲谷物5850萬噸,占當年全蘇糧食總産量的40%以上。
然而,由于墾殖方法不當,風沙侵蝕接踵而至。1960年中亞地區就出現了大規模的黑風暴,僅哈薩克新墾區農田就被毀約20萬平方公裡,連千裡之外的匈牙利和南斯拉夫都塵霧迷漫。
瘋狂玉米加農炮
赫魯曉夫一直有着蘇聯的人均肉類産量趕超美國的願望。但現實是,蘇聯差的還很遠。為了實現這個目标,他拿出了真正的殺手锏——玉米。
每一頭豬都是射向敵人的一枚炮彈
他認為玉米在畜牧業上大有可為:“玉米是最好的一種青貯飼料, 是用來喂牛的第一等飼料”。(青貯飼料是青綠草料經發酵而成,易消化,營養高,有“草罐頭”之稱,确實是以玉米稭稈制成的為佳)1950-1952年他親自主持在莫斯科市郊自家的别墅菜園和鄰近的奧哥遼沃村集體農莊先後進行過兩次小範圍引種美國“斯特爾林” 雜交玉米的試驗,兩次都“出現了奇迹” !
赫魯曉夫溫柔的一面
所謂福兮禍兮,這些好兆頭是不是真的意味着蘇聯農業的春天來臨了呢?
這接二連三的成功試驗讓赫魯曉夫見識到了玉米的神奇魔力:産量高,不嬌氣,牛愛吃,他想不出有什麼拒絕的理由了!找到了陽關道,剩下的就是安利了。
1953年9月的中央全會上, 赫魯曉夫就正式提出了大面積播種玉米的倡議。而在1955年1月的中央全會上,他又強調,“增加谷物生産的最大潛力就是擴大我國的玉米播種面積。”會議過後,蘇聯人民就向着1960年播種2800萬公頃的玉米的目标進發了。當時,玉米和墾荒一起,成為了開辟新天地的象征。
赫魯曉夫也并非隻在高堂上吆喝,他還深入實際,為推廣種植玉米, 他到處奔波、檢查、敦促、指導,并對種植玉米的農莊嘉以重獎。在他的督促下,玉米播種面積迅速擴大:1953年, 全蘇玉米播種面積不過350萬公頃; 1954年,擴大到 430萬公頃; 1955年猛增到1800萬公頃,1960年達到2800萬公頃。
玉米大軍勇往直前
後來赫魯曉夫的美國之行又為玉米風暴又添了一把火。
1959年,美國總統艾森豪威爾邀請其訪美,他也是欣然前往。他一直對美國的玉米帶很有興趣,執政之初就号召向美國學習。
在訪問中,他特地參觀了以種植玉米而馳名于世的加斯特農場。親眼目睹了該農場玉米的豐收盛況,還獲得了用青稭稈喂養牲口的新知識。他肯定了這位行家的做法:“應該相信加斯特, 他是資本家, 不經過精打細算是不會幹的”。
美國農場主天生有着資本家一般的嗅覺
赫魯曉夫回國後, 帶回了進一步擴大玉米種植的設想。于是乎,蘇聯的玉米種植面積在1962年達到3700萬公頃, 約占當年全蘇播種總面積的1/6 以上。
随着玉米種植面積的不斷擴大,蘇聯興起了一股全面“玉米熱” :農業部創辦了《玉米》科學雜志 ,烏克蘭建立了玉米研究所,農機部也加緊設計播種玉米的專門設備。社會上出現了玉米食品店,“玉米魔法師”電影,還有模仿玉米果穗的圓舞。甚至連列甯的“共産主義就是蘇維埃政權加全國電氣化”也改成了“共産主義就是蘇維埃政權加全國玉米化”。
寄托着全國人民吃上肉的期望
玉米棒子書記
然而,玉米之神似乎不再眷顧赫魯曉夫。多年實踐證明: 全國各地大種特種玉米, 雖然運動開頭産量有所增加,某些地區甚至取得過“巨大勝利”。但從總體情況看, 效果并不理想。無論是作谷物的玉米, 還是作飼料的稭稈,都要比預期的單位面積産量低得多。
難以置信,是不是瞞報産量了?
蘇聯玉米每公頃隻有13 一16.6森特納(1森特納合50千克), 而美國相應産量是50-70森特納。稭稈每公頃隻有86-98 森特納, 美國則能生産500-1000森特納。1954-1964年, 蘇聯玉米産量一直起伏不定(單位:萬噸)
根據數據可以看出: 1955年的玉米産量, 在1954年的基礎上的确增長幅度較大。但在之後的10年裡,隻有1959年的産量偏高, 其他年份的産量隻是平平無奇。
總而言之, 赫魯曉夫的玉米運動, 遠未能實現人們所期望的高産、穩産。不僅如此, 由于玉米擠掉了牧草, 幹草收獲量從1953年的6400 萬噸減至1962年的4700萬噸, 造成飼料空前緊張的局面。
連最不挑食的動物都快吃不飽了
玉米運動失敗了,原因有很多。比如玉米需要大量的化肥,而1962年蘇聯每公頃土地施用的化肥, 隻有美國的1/3,且質量低劣,也不能讓玉米吸收兩米下的氮磷鉀;蘇聯的農民也缺乏玉米種植經驗;而農民缺乏經驗的科學根本,是玉米是一種适應溫暖氣候的作物,蘇聯并不是它的好歸宿。
兩國主體所在緯度差距巨大
1953年之前,蘇聯玉米局限于烏克蘭等南部溫暖地區,而後來楚科奇半島都飄揚着玉米的紅纓,結果很多植株結不出棒子,最終要背鍋的自然是赫魯曉夫。1964年, “玉米熱” 成了赫魯曉夫的政治笑柄,他的外号從“農學家”變為了“古古魯沙”(俄文“玉米棒子”),這次失敗也為他下台推波助瀾。
楚科奇在蘇聯的最東端,挨着阿拉斯加,這地方能種玉米?
随着1964年赫魯曉夫的“主動辭職”,他的玉米,他的墾荒,他的農業改革都落下了大幕。
雖然赫魯曉夫經常被嘲笑為“玉米帝”,但改革其實還是收到了一定成效,到 1965 年,糧食年産量達到100-110億普特; 牛奶達到1億500 萬噸;羊毛55萬噸;蛋370億枚。如果把農業的各項産量與1952年比,其實際成果還是顯著的。
不過,蘇聯工人農民是否吃到了充足的牛奶和面包就不得而知了。
| 好文精選 |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