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我在知乎發的一個長途騎行的個人體會。因為非常不喜歡知乎現在的風氣,所以注銷了賬号,在這裡發布了。
個人經曆:2010年入了騎行的坑,騎行兩年,跑遍了豫北的山河,2013年開始長途騎行,行程豫、皖、蘇、浙、閩、粵、瓊、桂、雲、藏、新、甘、陝。現在退圈,在家帶娃。
以下正文:
個人認為100-500公裡屬于短途,500-3000公裡屬于長途,3000公裡以上屬于超長途。
以下想到哪兒說到哪兒:
短途對體力要求較高,長途對耐性要求較高,超長途對錢包和準備(主要是思想準備)要求較高。
短途可以跑得很快,比如時速25以上,每天150-200公裡連跑幾天。
中長途就不行了。制定好一個大的目标,騎五六天就要休息一天,每天都要預定好第二天的路線,每天的路程在100公裡左右。提前看好地圖,有沒有海拔落差較大的地形(比如地圖上很明顯的山區,或者蛇形路),補給的地區有多遠等等,提前做好心理和補給的準備。
超長途就需要更強大的心理承受能力。時間長了,想家、心亂都是正常的。可以把大的目标分成幾個節點,會減少一部分心理壓力。
騎中長途速度不重要,目的最重要。騎慢了反而走得更遠。
草原
上坡争先,下坡争後。
長途V刹的适用性要遠高于碟刹。
長途騎車盡量精簡行李,可有可無的都不要帶(出門前我連頭發都剃了)
如果有條件,盡量喝溫水。我的兩個水壺,一個特别不保溫,一個特别保溫。喝水的時候先喝不保溫的水,喝下去一半,再兌入熱水喝。别等渴了再喝水,定時補充水分是很有必要的。
保持勻速和踩踏的節奏,當速度、踏頻和呼吸打到一個完美的配合的時候,騎車就是享受,哪怕是上坡。這需要平時注意騎車的踏頻和呼吸。尤其在高原騎車,呼吸的節奏很重要。在補給少的地區,劇烈的運動,劇烈的呼吸都會讓體力消耗得更快。
在班公錯露營,聽着濤聲陣陣
精力和體力是兩個東西,吃東西可以補充體力,但精力隻能通過休息來恢複。
隻要休息就可以
騎一個小時左右就要下車休息下,如果非要堅持,那盡量多注意下半身的感受。
盡量不要夜騎,尤其在山區,非常危險。
帕羊鎮的夜晚,伸手不見五指
帳篷看起來很潇灑,住起來很難受。如果不是窮遊,還是找個小旅館住下吧。
城市中的小旅館多存在于大路附近的小巷中,如果确實沒經驗,那火車站、汽車站、醫院、大學附近的旅館多問問,可以搞搞價,能找到合适的。但也别指望能有酒店的待遇,畢竟去這些地方住宿的人龍蛇混雜,二三十塊錢的小旅館、招待所之類的也别想太多。實在不想多花錢,也不願意多找,就錯開城市,住在縣、鎮上吧,條件也差些,但出來跑的,誰會多在乎條件呢?(富人請無視)
住宿的時候要把車子搬進房間裡。出門在外,車子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如果确實旅館老闆有地方安排車子,别忘了拆行李。
書松村的客棧,美麗的老闆娘女兒
塑料袋輕便又防水,馱包裡備一些很重要。
中午吃過飯盡量休息一會兒,哪怕一小會兒,千萬别帶着瞌睡騎車,很危險。
高反摔車被同行的老嶽拍到了
東南沿海一年四季雨水多,雨具盡量選擇雨披,分體雨衣不透氣,汗水排不出去,雨中騎一個小時下半身會濕透的。
如果遇到大雨,最好還是在路邊找地方避一下,安全第一。
西北西南遇到補給一定要補充充分,因為你不知道下個補給點會在什麼地方。或者地圖上标的補給點很可能已經不存在或者搬掉了。
忍着缺水斷糧在30°的高溫下跑到布隆吉鄉,好像桃源一樣
新疆地區自行車也可以上高速,出疆入關隻有一條高速,不用懷疑,搬車上去吧。
高速上容易紮胎!一定要注意準備好補胎工具和備胎。
戈壁上紮營一定要注意有沒有駱駝刺,這玩意會毀了你一條胎的。
從早上八點補胎到下午兩點,兩個人四條胎至少補了二十多個補丁
紮胎以後盡量不要推着走很遠,也會毀掉一條胎。
騎久了真的會有幻象。遠遠看到的并不一定是真實的。
騎久了會有幻象,尤其是大直路
漏屋偏逢連夜雨,破船又遭打頭風。福無雙至,禍不單行。騎車在路上尤其驗證這幾句話。
國道-省道-縣道-鄉道。這是尋路的優先順序。不過也不是萬能,嘴是最好的地圖。
路書之類的,參考下就行了。每個人遇到的情況都不一樣,刮風下雨,打雷閃電什麼的别人沒遇上你碰到了都有可能。
八月初紅土達坂下大雪,隻能露營在達坂上,2013年這裡還沒有路牌
緩上坡和頂頭風很熬人。
喝水久了很難受,路上遇到時鮮的瓜果可以考慮下。
騎久了,褲子後面屁股的位置難免有破洞,多注意觀察。
這幾條迷彩褲非常耐磨,換上這幾條褲子之後再也沒買過褲子
mp3充電寶都是好東西,插排也帶一個,畢竟不肯能住店的時候有足夠多的插孔讓你充電。衣物盡量帶羽絨服,輕便還保暖,沖鋒衣外殼 羽絨服 長袖速幹衣的組合基本能适應冬季東北外的各種騎行環境。内褲不要穿三角的,太緊的三角内褲在長時間運動中會讓你痛不欲生。盡量選擇寬松透氣些的。
吹風機也帶一個,住店的時候吹一吹濕透的鞋子,是很幸福的。
頭巾多帶幾個,纏在手腕可以擦汗,包住頭臉可以防曬防蚊蟲。
獅泉河南側的沙土達坂,奇怪的是蚊子特别多,漏出來的皮膚會瞬間被叮到
車子的副把和把套盡量換成長途用的,騎行手套盡量選擇手掌墊厚些的,會大大減少疼痛程度。如果買不到合适的手套,也可以自己縫一個。
這其實是破了加了個補丁,但意外的是效果很好
PP、手掌和肩膀疼是正常的,有朋友形容的很形象“像是被打了一頓”,騎幾天就習慣了。
阿裡地區路面幹淨車少,躺在馬路中間很有趣
5000公裡内基本用不着截鍊器,我一根鍊條整整跑了14000多才換(10000公裡左右才用了一次截鍊器)。
在日喀則和阿裡交界的地方鍊條斷了
騎車姿勢也是很重要的,平時練練踏頻很重要,不僅能節省體力,還能減輕膝蓋負擔。
帶這麼多行李,如果沒有好的騎行習慣是很傷膝蓋的
入鄉随俗,保持謙恭的态度是最重要的,遇人問路态度要好,别人也樂意幫助你。吃的喝的盡量也随着本地人,畢竟出來的一個目的就是體驗不同的風土人情的。
葉城的缸子肉
初春西塘柳綠
幹淨的沙灘,此時文昌的這片沙灘尚未完全開發
布宮廣場舞非常贊,可惜2014年之後就沒有了
小女孩現在應該是個大姑娘了
甘肅天水郭嘉鎮的蘋果是我吃過最美味的
香格裡拉的白塔
茶館的小姑娘,用藍牙傳給我一首好聽的歌
上坡之前做好心理準備,心理準備充分了,就不會覺得很累。隻要有耐心,準備充分,幾公裡、十幾公裡甚至幾十公裡的長坡都不難爬。
紅拉雪山,從鹽井向上連續上坡40多公裡
其實預定好大的目标,出來跑半個月,基本上就知道第二天該幹嘛了。
全程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