甄嬛傳翻拍寝室版?近日,退休阿姨演出的《甄嬛傳》短視頻引發關注和報道,随後電視劇《甄嬛傳》制片方迅速要求下架該侵權視頻此事件背後所牽扯出來的影視改編權等相關法律問題,也再次引發思考,下面我們就來說一說關于甄嬛傳翻拍寝室版?我們一起去了解并探讨一下這個問題吧!
近日,退休阿姨演出的《甄嬛傳》短視頻引發關注和報道,随後電視劇《甄嬛傳》制片方迅速要求下架該侵權視頻。此事件背後所牽扯出來的影視改編權等相關法律問題,也再次引發思考。
記者 師文靜
蹭熱度劇,惹上事兒
最近一段時間,上海16位退休阿姨赴橫店拍攝的退休阿姨版《甄嬛傳》短視頻在某平台發布并逐漸火起來。視頻中,退休阿姨們身着清宮服飾,分角色出演《甄嬛傳》中“滴血驗親”“甄嬛回宮”等名場面。該視頻差不多完全照搬《甄嬛傳》的服飾、造型等,台詞略有改編,但配樂使用的還是原劇配樂,原版劇和短視頻都在橫店影視城拍攝,所以場景也類似。從短視頻中可以看出,阿姨們經過熟練的排練,儀态、表情都很“入戲”,這些“精緻”的短視頻迅速引發網友關注,有不少網友稱贊“阿姨們真可愛”“阿姨們氣質真好”。
操作退休阿姨版《甄嬛傳》拍攝的上海某策劃公司稱,這趟赴橫店拍攝之旅人均花費4000左右,包括吃、住、行、景點門票,還有包劇組的費用等,策劃這個活動的目的是希望打破大家對老年人的刻闆印象。該公司相關負責人還在受訪中稱,阿姨版《甄嬛傳》視頻發出後,很多人咨詢報名,新一個團的《甄嬛傳》也基本已經報滿了,後續還會拍《情深深雨濛濛》。
通過報道可以看出,“私人微電影”活動已經形成一條龍服務,包括策劃公司的前期策劃、劇本改編等,影視基地也推出各類體驗項目、劇組承包項目等。橫店影視城該業務已開展近十年,價格不等,配備導演、攝影、服裝、造型等。不隻是退休阿姨可以花錢拍攝心儀的作品,針對低齡兒童、年輕人的“私人微電影”定制也很多,較貴的項目成片品質幾乎可達到真正的電視劇效果。
退休阿姨版《甄嬛傳》關注度升溫之後,引發不少媒體的報道。10月27日,電視劇《甄嬛傳》制片人曹平接受采訪時透露,劇方法務已向播出平台發出公函要求下架該視頻,但不會追究阿姨們的責任,“阿姨們一定很喜歡這部作品,她們的初衷沒有問題,我們能夠理解。”當日,退休阿姨版《甄嬛傳》在有的平台迅速下架。
其實,退休阿姨版《甄嬛傳》引發較大的關注,在于電視劇《甄嬛傳》持續不斷的全民熱度,但這件事最應引發注意的還是這種蹭電視劇熱度的改編行為是否構成侵權。退休阿姨版《甄嬛傳》沒有征得版權方的授權,不符合知識産權法的相關規定。
影視作品侵權屢屢發生
退休阿姨版《甄嬛傳》被要求下架後,有評論認為,電視劇《甄嬛傳》應該讓這些有需求的人去模仿翻拍,以取得“雙赢”的局面;也有人“出招”,讓影視城打造與熱播劇有差異化的類似作品,多開發此類項目,服務普通老百姓需求。但很顯然,無論以何種形式改編影視作品,首先需做的還是要尊重版權。
《著作權法》規定,為個人學習、研究或者欣賞,使用他人已經發表的作品;免費表演已經發表的作品,該表演未向公衆收取費用,也未向表演者支付報酬,不以營利為目的等情況,且指明原作名稱、作者姓名的,可以不經著作權人許可,屬于合理使用作品。若是影視翻拍是商業行為,具有一定的營利目的,就涉嫌侵犯著作權。《著作權法》中明确規定了作品的十幾種衍生權利,包括“改編權”“修改權”“表演權”“信息網絡傳播權”“攝制權”等,未經著作權人授權,對他人作品進行改編、修改、表演、攝制、網絡傳播等,均已涉嫌構成對著作權人的權利侵犯。
近年來,短視頻大火之後,影視“二創”、改編、模仿、搬運、圖解、解說等涉及的侵權問題時有發生,有的長短視頻經過版權大戰後已經握手言和,努力實現雙赢。這兩年又火起來的“私人定制大熱影視”“明星同款劇本拍攝”等新型項目,又牽扯出更多版權問題。在影視圈,往往是新興事物野蠻生長,出了侵權問題然後再談如何保護原作權益、如何規避法律風險等問題。退休阿姨版《甄嬛傳》之後,隻有策劃公司、影視基地、播出平台、參演者都尊重版權,尋找合法途徑,維護劇方合法權益,才能創新或延續此類新項目的生命力。
(《齊魯晚報》 2022年10月31日)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