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言文常用繁體字?前邊說過古今字、假借字、異體字古今字是就時間說的,假借字是就用字方法說的,異體字是就字形分歧說的,而繁簡字則是就筆畫多少來說的古今字、假借字、異體字和繁簡字,不是“各自為政”、“井水不犯河水”的,今天小編就來說說關于文言文常用繁體字?下面更多詳細答案一起來看看吧!
前邊說過古今字、假借字、異體字。古今字是就時間說的,假借字是就用字方法說的,異體字是就字形分歧說的,而繁簡字則是就筆畫多少來說的。古今字、假借字、異體字和繁簡字,不是“各自為政”、“井水不犯河水”的。
例如:“舍”是“捨”的古字,“誇”是“誇”的通假字,“禮”是“禮”的異體字,“舍、誇、禮”又都是簡體字。現在使用的簡化漢字,有一些是曆史上流傳下來的,不都是我們現在新創的。
漢字的簡化,為廣大人民群衆學文化、學理論、學科學,提供了方便的條件。不過,我們閱讀古書還要了解繁體字,因為古書一般是用繁體字印刷的。就是閱讀現在用簡體字排印的古代作品,也要知道簡體字和繁體字之間的分合關系,這有助于對作品的理解。
一個繁體字簡化成一個簡體字,例如“歸”簡化為“歸”,“頭”簡化為“頭”,“藝”簡化為“藝”,一個對一個,這是一般情況。少數繁體字是用“同音代替”的方法簡化的,一個簡體字代表原來的幾個同音字。這些同音字所表示的意義,有的本來有明顯區别,有的甚至是毫不相幹的。這種情況最值得注意。舉例如下:
餘——餘、馀:餘(我),馀(剩餘);
後——後、後:後(君主、皇後),後(後邊);
發——發、髪:發(發射),髪(頭發);
谷——谷、穀:谷(山谷),穀(五谷);
沖——沖、衝:沖(向上鑽),衝(沖突、要沖);
醜——醜、醜:醜(地支名),醜(醜惡);
鬥——鬥、鬭:鬥(量詞),鬭(鬥争);
複——復、複:復(反複),複(複雜);
幹——幹、幹、乾:幹(幹戈),幹(樹幹),乾(幹枯);
幾——幾、幾:幾(幾案),幾(幾個);
了——了、瞭、潦:了(了解),瞭(瞭望),潦(潦倒);
予——予、預、豫:予(授予,又第一人稱代詞),預(參與),豫(出遊、安樂,又古州名);
辟——辟、闢:辟(法、刑、君主),闢(開辟);
葉——葉、葉:葉(同“協”),葉(枝葉);
禦——禦、禦:禦(駕馭車馬),禦(防禦);
郁——郁、鬱:郁(有文采),鬱(憂郁,又草木叢生);
雲——雲、雲:雲(說),雲(雲氣);
裡——裡、裏;:裡(鄉裡,又長度單位),裏(裡外);
隻——隻、隻:隻(僅僅,又語氣詞),隻(量詞);
征——征、徵:征(征伐、征稅),徵(征召)。
還有些字原來并不同音,簡化時也把它們歸并為一個字了。例如古人名南宮适(kuo),這“适”和“適(sh)”本不同音,現在“適”簡化為“适”,“适”代表了原來的兩個字。不過,這類字為數不多。
在用簡體字排印的古代作品裡,對于用一個字代表原來幾個字的簡體字,閱讀時要分辨它表示原來的什麼詞。如果用它所表示的這個詞的意義去解釋那個詞,就會發生誤解。以“後、予”二字為例:
1.後
①老臣竊以為媪之愛燕後,賢于長安君。(《戰國策·觸龍說趙太後》)
——我認為您愛燕後勝過長安君。後:皇後。
②今有構木鑽燧于夏後氏之世者,必為鲧、禹笑矣。(《韓非子·五蠹》)
——如果到了夏朝還有教民在樹上築巢穴和鑽木取火的人,一定會被鲧、禹所恥笑。後:君主。
③後遂無問津者。(陶潛:《桃花源記》)
——後來,就沒有探尋這桃花源的人了。後:原作“後”,以後、後來。
2.予
④屬(囑)予作文以記之。(範仲淹:《嶽陽樓記》)
——囑托我寫一篇文章來記叙重修嶽陽樓這件事。予:我。
⑤少而遊予,不自知其為巧也。(傅玄:《馬鈞傳》)
——(馬鈞)年輕時遊戲玩樂,不知道自己是個技術高超的人。予:原作“豫”,喜悅、玩樂。
⑥他人莫得予聞。(《資治通鑒》)
——旁人不得參與。予:原作“預”,參與。
⑦指通予南,到于漢陰。(《列子·愚公移山》)
——直通予州南部,到達漢水南岸。予:原作“豫”,古州名。
分辨這些字,對于沒有學過繁體字的人來說,可能感到困難。有困難可查《新華字典》或簡化字表。在《新華字典》裡,凡簡體字字頭的後邊,都用圓括弧注出了原來的繁體字。
未完待續……
推廣全民閱讀新時代!這有小說、散文、詩詞,還有曆史典故,更有中華傳統文化和寫作技巧方法等。
閱讀是一件最重要的小事,關注起來,一起來讀書養性。
我們提倡閱讀純文學,拒絕玄幻言情、豪門總裁、穿越架空、仙俠奇緣、科幻網遊、都市異能、校園寵妃、職場娛樂、同人靈異等網絡爽文小說!
我們也拒絕聽書,聽書不利于思考,更容易被朗讀者、講解者帶動情緒。讀書的時候,喜歡哪一段,可以反複咀嚼、品味。有感觸了,可以停下來慢慢思想,而聽書适合浮光掠影地了解。另外,漢字的博大精深與艱深晦澀,哪能聽得懂呢?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