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享單車企業運維人員對車輛進行消毒。新京報記者 王貴彬 攝
據東方衛視看看新聞報道,為了遏制車企過度投放,有地方在共享單車運維人員不能及時響應的時候,通過第三方将違規超額投放和沒有擺放在停車區内的自行車收走,從而督促車企有序投放,并落實運維力量。但這些第三方企業大多自負盈虧,其中一些逐漸自行摸索出以收取共享單車、電單車贖車費獲利的商業模式,有共享單車企業每年因此付出的取車成本超過1億元。
過度投放以及車輛亂停亂放問題,的确是共享單車誕生以來的一個頑疾。對此,從各地監管部門到共享單車平台也都想了不少辦法。但客觀來說,這一狀況在很多地方仍舊不同程度存在。此背景下,地方管理部門組織第三方力量,對過度投放和違規停放的車輛予以及時清理,也是一種無奈的選擇。
不過,當這種“外包”管理手段,逐漸演變為一種“盈利模式”,甚至發展為一條“扣車”産業鍊,這無疑已有變味之嫌,其合理性值得商榷。
報道中這樣幾個細節讓人印象深刻:當記者疑惑,若是街面上的自行車都擺放規整,無車可收怎麼辦?三名“扣車”人員回複,“白線裡的車也要清掉”“裝滿為止”“我們也不能白來”。
“扣車”本是為了倒逼共享單車企業更合理投放,并強化運維投入。但從種種細節不難看出,第三方加入“扣車”行列之後,這一以規範為初衷的管理模式,出現了“異化”的傾向。比如,“扣車”有了數量指标,一些本是規範停放的車輛也可能被拉走……可以說,“扣車”管理模式的規範本位,已經讓位給了盈利本位。它不再是一種管理手段,而是成了目的本身。
街邊整齊停放的共享單車。新京報記者 王貴彬 攝
而這種受盈利沖動驅動的“扣車”管理模式,其最終加劇的是消費者的負擔。表面上,過度清理直接導緻共享單車企業的運營成本大增,但後者實際又通過漲價的方式把成本轉嫁給了消費者,最終形成的是一種惡性循環——第三方公司通過多扣車來多賺錢,企業通過漲價來彌補損失,消費者就隻能掏更多錢。
如此看來,共享單車停放規範程度未必有改善,消費者倒是實打實地多付了費用。
值得警惕的是,這種交由第三方企業“扣車”管理模式,不僅規範效果存疑,其程序上同樣疑點重重。比如,第三方扣車企業到底是通過怎樣的方式确定的?如何遏制其為多盈利而多扣車、過度清理的沖動?若這些程序性問題得不到解決,也就難以防範“扣車”管理演變成一種逐利性管理。
其實,要解決好共享單車停放亂象,有遠比扣車更有效的手段。比如,很多地方在投放總量控制的基礎上,探索對共享單車平台的積分制管理,一旦亂停亂放現象達到一定程度,就将限制車企的投放額度。雖然說這種模式也未必盡善盡美,但相對于簡單粗暴的“扣車”模式,顯然更值得推崇。
應該看到,共享單車發展到今天,已經成為公共交通的組成部分。對其規範,仍需要建立在各方合力的基礎上。比如,停放區域劃分更合理,強化對規範停車的引導等,則更依賴多一些精細化的共治思維。
撰稿/吳振(媒體人)
編輯/徐秋穎
校對/劉越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