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25日中午,《環球時報》記者走訪了北京市三裡屯核心商區,探訪新疆棉事件對H&M及Nike等品牌實體店的影響。記者發現,在整整占據了三層的北京最大的H&M店之一的店鋪内,顧客稀少,門可羅雀,一些路人進店挑選後也選擇不購買其産品即離開。
“看到了H&M和Nike的聲明之後,近期不會再購買他們的産品了。既然想在中國做生意,還侮辱中國人,那中國人肯定不會支持,”一位路人在接受《環球時報》采訪時表示。“抵制他們的産品對我們并不會産生什麼影響,因為替代産品有很多。國内很多品牌都有很好的設計和質量,大多數時間也都在網上逛淘寶,樣式和質量都比H&M好很多,”一位姓趙的北京居民表示。
在接受采訪時,一些路人表示,除非H&M展現出道歉的誠意,否則将來也不會再選擇這個品牌。H&M, Nike店店員均拒絕接受采訪,一些顧客在問及此事時表示不了解不評論。
位于上海某繁華商業街的一家HM店,今天門口有保安值守,店員十分警戒,不讓記者拍攝。兩名店員對《環球時報》記者表示他們也希望明天就關店,也不希望發生這樣的事情,他們也是愛國的,但他們隻是店員,希望得到記者理解。
王先生是一位在上海南京西路附近上班的打工族,由于聽到關于HM的消息,他特地在午休時間來HM店面轉轉。王先生告訴記者,“作為一家大公司應該吸取經驗教訓,在中國做生意,想賺中國人的錢,就更應該尊重中國人民的感情。”
王先生告訴記者,中國老百姓應該拿出一點實際行動,給這些國外公司一些警告以及反饋信息。王先生說希望這個事件能給更多的類似企業傳遞更多的信息,中國人民歡迎外企來做生意,但是前提一定是秉持公平公正的原則,尊重中國人民的感情。
延伸閱讀 除H&M外,耐克、阿迪、宜家等大牌或也參與抵制新疆棉!
近期,H&M集團在網站發布的一份聲明引發輿論廣泛關注。與此同時,H&M聲明中提到的BCI,也引起大家的注意。
記者了解到,BCI是良好棉花發展協會(Better Cotton Initiative)的簡稱,成立于2009年,總部在瑞士,号稱是一個非盈利組織(NGO),即産業類的NGO,它制定了相關标準,要求會員必須使用它們認為符合标準的棉花,才能使用BCI标識。除了所謂“環保标準”,BCI鼓吹所謂“提倡體面勞動”。
BCI曾于2020年10月21日發表過一份英文聲明,但這份聲明網絡鍊接目前已無法正常打開。記者通過網頁快照看到,該聲明宣稱“中國新疆維吾爾自治區持續存在的強迫勞動和其他侵犯人權的指控,以及在農場層面上不斷增加的強迫勞動風險,導緻經營環境難以維持”,因此,BCI決定“立即停止在該地區的所有實地活動,包括能力建設、數據監測和報告”。
這意味着,該機構自2020年10月起就暫停發放了對新疆棉花的許可證,意味着不再使用新疆的棉花,而機構裡的會員也不能用了。
在這些會員裡,記者看到了不少熟悉的身影,H&M、優衣庫、MUJI無印良品、GAP、宜家、Nike、Puma、VF集團、Burberry、Adidas、New Balance等大衆熟悉的品牌都赫然在列。在豆瓣網友也表示此前就陸續看到國外一些門店的衣服都挂上了BCI的吊牌,意味着不是新疆的棉花。
随後,網友爆出Nike也曾發布一條針對新疆棉的聲明,在該聲明中,耐克表示不僅自己不用新疆棉花,更要求合作的供應商自查不許用新疆的棉花。
不過,盡管MUJI無印良品在BCI會員行列中,記者注意到,24日晚間,無印良品的官網上衆多商品都加上了新疆棉字樣,被網友形容為“求生欲”極強、“好雞賊”。
此外,有網友注意到,中國知名運動鞋品牌安踏也是BCI成員之一。不過,安踏方面24日發表聲明稱,注意到了近日BCI發表的聲明,并對此事嚴重關切,我們正在啟動相關程序,退出該組織。聲明還稱,安踏一直采購和使用中國棉産區出産的棉花,包括新疆棉,在未來也将繼續采購和使用中國棉。
央視評HM抵制新疆棉花:隻會換來中國消費者“自衛”
近日,H&M集團在官網的一份聲明中,拿新疆存在所謂“強迫勞動”“宗教歧視”等問題大做文章,并表示不與新疆工廠合作、抵制新疆産品。
央視熱評:在中國賺個盆滿缽溢,卻中傷中國、肆意栽贓,這種企業毫無基本商業倫理,逾越底線。國家主權不容侵犯,中國事務豈容說三道四?如此行為,隻會換來中國消費者“自衛”,用腳投票,用抵制教訓不守規矩的企業!
2021年3月16日,趙立堅表示,所謂新疆存在“強迫勞動”是徹頭徹尾的謊言,其目的是限制打壓中國有關方面和企業發展。
(原标題:環球時報記者探訪京滬H&M實體店,有店員強調“我們也愛國”)
來源:北晚新視覺綜合環球時報、北京日報客戶端、央視網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