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教育

 > 原來多讀書就是離家越來越遠

原來多讀書就是離家越來越遠

教育 更新时间:2024-12-15 05:35:20

原來多讀書就是離家越來越遠(跟周圍的人格格不入)1

有個讀者留言。

他說:為什麼讀書越多,越是感覺到孤獨,感覺自己跟周圍的人格格不入,沒有什麼共同話題跟他們聊?

然後他接着說,自己在工廠裡上班,忙碌之後就回到宿舍裡休息看書。

雖然他學曆不高,但他最大的愛好之一就是讀書。

可是,這種行為卻被幾個工友視為“無用功,裝清高”。

在這樣的議論與指點中,他就陷入了掙紮和矛盾的心理狀态裡。

一邊渴望讀書,但礙于周圍人的聲音,卻不好意思讀書。

一邊想要分享,書中的故事,片段,情感讓他如鲠在喉,想要将這複雜的情緒跟另一個人分享;卻發現,根本無人願意傾聽。

于是,他就陷入了這種“孤獨”,跟周圍人格格不入的狀态。

原來多讀書就是離家越來越遠(跟周圍的人格格不入)2

這個問題,從表面看的确是因為讀書多了,所以跟周圍的人聊不下去,格格不入。

可深挖了看,即便他不讀書,也不會緩解這份孤獨。

因為他與周圍的人,本質上沒有什麼相似之處;三觀不同,志趣不同,有的隻是工作之餘的擡頭不見低頭見罷了。

在生活中,有許多人容易将讀書和孤獨混淆。

他們潛意識裡的态度是:讀書越多,越是無法跟周圍的人建立起好的社交關系。

可實際上,即便他們不讀書,也未必能跟周圍的人打好關系。

決定社交的行為并不是讀書,而讀書卻能夠影響到一個人的社交。

兩者并不是因果關系,不是決定關系,而是并存的狀态。

為什麼有些人熱愛讀書,卻能将社交關系處理得很好?

為什麼有些人不讀書,也無法擁有好的社交關系?

原來多讀書就是離家越來越遠(跟周圍的人格格不入)3

有些人的孤獨就是這樣:

看了幾本書,跟周圍的人分享幾句卻發現沒有回應;這個時候,他就着急地将自己與周圍的人“割裂開”,并給這樣的關系貼上了标簽:不是一路人。

本質上來說,這就是一種“孤芳自賞”的自戀、自我行為。

你知道嗎?這樣的心态,對一個人來說,無疑是傷害很大,具備“自我欺騙性”的。

他們容易陷入自己的小世界中,洋洋自得,自鳴得意。

這樣的狀态,對一個人來說,是不利于社交關系展開的。

原來多讀書就是離家越來越遠(跟周圍的人格格不入)4

什麼樣的人,更喜歡讀書?

第一:渴望了解自己,了解他人

一個人如何了解自己?

最好的辦法就是:讀書。

不斷讀書,你才能找清楚自己的定位,才能明白自己處于什麼位置,接下來的路該怎樣走。

也隻有讀書,才能潛移默化地為你積累一些談資,從書中汲取更多的知識,最終彙聚成了你的氣質。

而讀書,能夠讓我們跟他人更好地相處,方便我們更好地了解他人。

比如:學習心理學,可以讓你更好地分析對方的情緒與微表情;學習語言的藝術,可以讓你在社交中,更好地與他人進行溝通。

看到這裡,明白了嗎?

社交與讀書,彼此是共存的。

那些喜歡讀書的人,都渴望了解自己,希望在社交中有更好的表現。

原來多讀書就是離家越來越遠(跟周圍的人格格不入)5

第二:渴望更高精神境界的人

經濟基礎決定上層建築。

當一個人滿足了自己的生活需求,具備一定的經濟條件後,他更希望去完成更高的精神追求。

如何做才是最簡單,最快速的方法?答案是讀書。

這樣的人,希望通過讀書,來完善自己的眼界,訓練自己的思維,不斷磨合自己的思考方式等。

總有人說:讀書是對自己成本最低的投資。

堅持讀書1天,沒什麼效果;

堅持讀書1個月,也不會有太大的進步;

堅持讀書1年,3年,10年,那個時候你才會明白,你身上的氣質,都流淌着你讀過的書。

原來多讀書就是離家越來越遠(跟周圍的人格格不入)6

我們應該用正确的心态去看待社交與讀書。

每個人的内心深處,其實都是孤獨的。

隻不過這份孤獨來源于對情緒的感知,三觀不一緻,無法與周圍的人建立太多共同話題所導緻。

但這孤獨并不是讀書導緻的。

相反,如果你讀了足夠多的書,就更願意回歸到生活本身。

因為讀書不僅僅是“入世”,更是“出世”。

學會讀書,能夠讓你發現更寬廣的世界,發現更真實的自己。

如果你因為讀了幾本書,就陷入了狹隘的精神世界裡,那隻會讓你找不到正确的方向。

原來多讀書就是離家越來越遠(跟周圍的人格格不入)7

今日話題:

你認為,一個人的孤獨跟讀書有關嗎?

(文章配圖來源網絡)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教育资讯推荐

热门教育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4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