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生活

 > 上海地方音樂

上海地方音樂

生活 更新时间:2025-02-13 03:00:51

上海地方音樂(上海音樂廳再掀國風熱潮)1

10月14日至11月11日,國風音樂現場“海上生民樂”再度亮相凱迪拉克·上海音樂廳,開啟了第三輪駐場演出。一場音樂會為何引得觀衆頻頻“二刷”“三刷”?“用心創作、用心演繹,賦予國樂更多的活力和時代溫度”是上海民族樂團團長羅小慈給出的答案。

用中國音樂講好中國故事

縱觀演出市場,鮮有同一場音樂會長期駐場演出的先例。特别是相較于音樂劇、舞劇、話劇等戲劇類表演,演奏類的音樂演出受衆面相對較窄。如何發揮國樂優勢,打造一台為劇場量身定做、适于長期駐演的文旅項目?數千年中華文脈的積澱成為了“海上生民樂”這台演出的精神内核。

在這台音樂會的九部作品中,觀衆可以窺探到中華民族的曆史、人文、思想、情感,以及感受流淌在文化血脈中詩意、典雅。而且每一首作品都巧妙地将樂器特色、演奏形式與主題内容相結合。

上海地方音樂(上海音樂廳再掀國風熱潮)2

比如開場曲《汲古》由中國最古老的骨笛開啟,随後篪、箫、笛等吹管樂器陸續登場,這些樂器代表中國音樂的啟蒙,也寓意着中華文明的起源。第三首作品《墨戲》表達的是中國書法的水墨精神,一架古筝落“指”生煙,抑揚頓挫間盡展翰墨風華,中國舞的律動也讓音樂更加栩栩如生。

此外,還有《山水》中以“竹林七賢”的形式展現古老的天地觀;《火舞》中以世界打擊樂的對話表達文明的融合;《超越》中以唢呐與電聲樂隊的組合傳達出傳統到當代的時代脈搏等等。

以當代思維刷新海派民樂

不僅如此,唯美的國樂搭配着炫目的光影,視聽雙重盛宴也是“海上生民樂”的看點之一。事實上,近年來,上海民族樂團在《共同家園》《上海奧德賽·外灘故事》《栀子花開了》等諸多原創作品中都有過多媒體制作經驗,“海上生民樂”則是一次更加大膽、打破常規的嘗試。

視覺與聽覺融合,突破舞台限制,蔓延至劇場周圍和穹頂。在音樂和光影的全方位包裹下,觀衆仿佛身臨其境。羅小慈表示,“随着一場場演出的進行,海派民樂的當代魅力和美學質感正在不斷探索和積累中逐漸形成。”

上海地方音樂(上海音樂廳再掀國風熱潮)3

更重要的是,密集型的連續演出對演員來說也是一次難得的鍛煉和提高自身能力的機會。通過幾輪“海上生民樂”的錘煉,上海民族樂團的人才梯隊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充盈,九首作品每一首都有幾組演奏家可輪番上場。不同演奏家演繹出作品的不同風格,多元化呈現為觀衆二刷、三刷提供了更多可能。

(上海民族樂團供圖)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生活资讯推荐

热门生活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5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