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打算給家裡添置一口鑄鐵鍋,在網上搜索的時候,發現 “vicki11love”寫的帖子,感覺很好,借轉過來供大家賞閱。
随着在廚房摸爬滾打的日子增加,對鍋的喜好與日俱增。
剛畢業時,一個人生活。出租屋的廚房很小,我隻有2口鍋。1口中式炒菜鍋,1口湯鍋。都是鋁制的,價格不貴,幾十塊錢。每天下班後,用湯鍋煮小半鍋稀飯,炒鍋炒一份蔬菜,買一點超市做好的餅,一個人對着電腦默默晚餐。
後來,結婚了,搬進了新家。鍋的數量突然多了起來。裝修買耗材送的、長輩送的、自己添置的。平底煎鍋、單柄炒鍋、電壓力鍋、電飯鍋、湯鍋、蒸鍋一應俱全。陽台上、櫥櫃下、冰箱上,都放着鍋。
自己煮飯的機會多了後,自然而言開始研究起烹饪第一重要工具“鍋”。原來,鍋的世界,這麼有趣。搜集了很多關于鍋的文章,在我看來,這些介紹不同鍋的性能的文章,就如同學生時代最愛的亦舒小說一樣吸引人。看到有興趣的鍋,就去專櫃試用,體驗,覺得很好的,再慢慢想辦法一口口買回來。
逐漸,換了家裡的炒鍋,換了家裡的湯鍋,換了家裡的平底鍋。
雙立人與酷彩,堪稱琺琅鑄鐵鍋界2翹楚。
前者厚重優雅,後者靓麗活潑。
二者的性能都很卓越。
鑄鐵是所有鍋的材質中我最喜歡的一種。
毫不誇張的說,如果家裡所有的鍋,隻能留下一口,我會毫不猶豫選擇它!
難忘一個下雨天,把它提回家的興奮心情。10斤有餘的重量啊。它是磨人精,要定期上油養護,要小火烹饪,從它開始,我體會到了“好鍋是保養出來”的理念。隻要好好對它,它會在烹饪時毫不吝啬地幫你。
記得第一次用它做出糖醋排骨來的欣喜,記得很多次連鍋端上桌,在家人面前揭開蓋子,看見冒着熱氣的紅燒肉、土豆燒排骨、蘿蔔燒牛肉心裡的滿足。我甚至專門買了一本針對鑄鐵鍋的食譜,用來烹饪各種适合鑄鐵鍋的菜肴。
有朋友問我,它到底好在哪?“不流失水分、導熱快、保溫久”,這些是公認的鑄鐵鍋的優勢。除此之外,對我而言,光是它複古的設計、琺琅光潔的質感、細膩的鑄鐵,因歲月而帶來的磕碰痕迹,已經足夠讓我傾心了。
2. WOLL(弗歐)牌不沾煎炒鍋。
中國家庭,不能沒有一口好的炒菜鍋。
在經過不懈的尋覓後,終于找到了我最喜歡的炒菜鍋。WOLL(弗歐)牌不沾煎炒鍋。
相比傳統中式炒菜鍋,我更喜歡平底煎炒鍋。功能更多,除了炒菜,還能煎餃子、煎餅、煎扒類。用過不粘鍋以後,再也不想用其他的鍋了。炒完菜,鍋裡幹幹淨淨。水一沖就幹淨,太省心了。
關于很多人擔心的不粘鍋塗層問題,這口鍋并未使用塗層,而是采用了不沾的材質“钛”。這鍋,唯一的缺點,就像很多人說的一樣:太重了。單手拿,女士會有一點吃力。
3.為萌而生的DANSK 小奶鍋。
它的存在,就是為了讓烹饪變得更快樂。從日本直郵回來的這2口鍋,是我家餐桌上的點綴。
真的很佩服這款鍋的設計師,能設計出這麼贊的産品。鍋身的造型,已經很呆萌了,再配上複古的原木手柄,整個憨态可掬。用它來煮焦糖奶茶,煮紅茶、熱牛奶,煮好直接放在桌上,用餐的心情也因為它變得很愉快。
用它煮紅茶
用它熬焦糖奶茶
4.不能沒有你--平底鑄鐵小鍋。
這2口小鍋的使用率是最高的。16cm直徑。第一口是lodge,第2口是柳宗理。一個樸實,一個精緻。
幾乎每天都會用到這2口鍋。它是煎雞蛋神器,有了它,你能煎出和雜志上一樣漂亮的蛋。
用它來煎餅,一鍋一個餅,大小規整剛剛好。用它來熱一點油,澆在青椒上,做燒椒茄子,功能這麼多了,它居然還能在烤箱使用。用來烤蔬菜、燕麥,烤好直接取出來吃。
香橙烤燕麥
烤燕麥,煎雞蛋
除了這些鍋以外,家裡還有2口小不鏽鋼湯鍋,用來煮湯、煮面。
小的直徑16cm,大的20cm。2人家庭,足夠了。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