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生活

 > 良渚文化中的陶罐

良渚文化中的陶罐

生活 更新时间:2024-08-10 16:14:06

良渚文化中的陶罐(國寶黑陶罐記載了良渚先民啥秘密)1

上面有刻符的黑陶罐 良渚博物院供圖

中新網杭州12月9日電 題:浙江文化觀察:國寶黑陶罐記載了良渚先民啥秘密?

記者 謝盼盼

在良渚博物院的獨立櫃中,陳列了一隻完整的黑陶罐,乍一看并不起眼:短頸、廣肩、鼓腹、圜底、整體略呈鏽紅色,卻是國寶級文物。

近日,記者訪問良渚博物院(良渚研究院)執行院長馬東峰,在其講述中,探究良渚人原始文字奧秘。

良渚文化中的陶罐(國寶黑陶罐記載了良渚先民啥秘密)2

刻符黑陶罐上的紋樣手繪 良渚博物院供圖

位于浙江杭州的良渚古城遺址被譽為“中華第一城”,并成功列入《世界遺産名錄》,标志着中國五千多年文明史獲得了國際社會的廣泛認同。

在良渚古城遺址中出土的陶罐中,如“天書”一般存在的符号,是遺址的一大未解之謎。最為典型的是良渚文化刻符黑陶罐,在它上面刻畫了十二個連續符号,數量居良渚文化之冠。

這些符号整齊排列着,線條流暢、筆迹纖細,露出陶胎本色,推斷為燒成後刻畫。符号中,有形似羽毛一樣的箭,有形似山一樣的符号,也有縱橫交錯的網狀物,更有趣的是還有隻栩栩如生的動物。

這些神秘的符号,到底是畫,還是文字,它們在傳達什麼呢?

良渚文化中的陶罐(國寶黑陶罐記載了良渚先民啥秘密)3

良渚文化刻紋陶壺殘片 良渚博物院供圖

馬東峰表示,尚無定論。文字是符号,但是符号未必是文字,事實上良渚文化器物上面的刻畫符号,早已引起學術界的重視,很多學者推測應與文字起源有關。

在馬東峰看來,這些符号還不是真正意義上的文字。良渚文化中發現了由多個刻畫符号有意組合排列在一起的情況,有别于單個出現的刻畫符号,應可視為良渚文化的原始文字。

在良渚古城遺址中,出土了不少帶有刻符的陶罐,但這類符号也可能是随意刻畫。

馬東峰舉例說,村民在生活中需要借用碗,為了防止自家碗混雜,張三畫個竹子代表他家,李四家畫朵蘭花,很多年後,後人怎麼知道這是張三畫,還是李四畫的,更不明白當時刻符的含義了。

良渚文化中的陶罐(國寶黑陶罐記載了良渚先民啥秘密)4

刻符單把杯 良渚博物院供圖

其實,考古學者很早就對良渚的刻符做過讨論。1936年,良渚文化發現人施昕更說是“記号文字”;1937年,考古學者何天行說的是“早期文字”。

良渚文化到底有沒有文字,至今仍是考古學家面對這些刻符時,不能回避的問題。

馬東峰認為,良渚人應該是有文字的。當時良渚社會體系複雜,先民之間的交流肯定不是通過符号,應當是通過“文字”傳達。

按其說法,當時的社會複雜到什麼程度?考古學家發現,良渚古城,城分三重,占地630多公頃;良渚古城外圍水利工程,是中國最古老的大型水利工程遺址;出土的諸多精美玉器,是中國玉文化史前高峰的遺産;埋藏地下、儲量可觀的炭化稻米,印證了興旺的稻作農業。

此外,良渚古城遺址内外分布着許多山:莫角山、烏龜山、卞家山、獅子山、塘山……許多山,其實是融合自然山體進行人工堆築而成的。按照考古專家的計算發現,這需要巨大的社會動員能力。

探源工程負責人之一王巍曾認為,良渚古城遺址是迄今發現中國同時期最大規模的城址,包括外圍水利系統的總土石方量,初步估算是1000多萬立方米,這樣的工程量如果動用1萬個勞動力,需要連續不斷勞動8年甚至更長時間。

馬東峰分析,根據遺址分布情況進行估算,一個勞動力的背後,至少要5至6個人保障農業生産,而良渚古城僅住有一兩萬人,這也意味着古城修建需要調動城外人。在遠距離的動員修建中,還要面臨溝通和傳遞信息等問題,“如果沒有文字,如何執行?”

良渚文化中的陶罐(國寶黑陶罐記載了良渚先民啥秘密)5

刻符寬把杯 良渚博物院供圖

為什麼直到如今,依然難以破解良渚原始文字,無法實證文字?

馬東峰說,文字解讀需要有“翻譯本”,如蘇美爾人的楔形文字有固定泥闆供解讀,但在良渚古城遺址出土的刻符陶罐存在樣本數量不足、不夠集中等問題,還不足以解讀原始文字。

相信在某一天,我們找到良渚人原始文字的“密碼本”,一切真相皆可“大白”。(完)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生活资讯推荐

热门生活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4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