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柯瑪品牌發展思路?| 中 | 經|壹| 家 |,我來為大家科普一下關于澳柯瑪品牌發展思路?以下内容希望對你有幫助!
| 中 | 經|壹| 家 |
《中國經營報》家電家居行業第一平台
随着家電行業進入寡頭競争時代,一批老牌的家電企業也面臨新的改革機遇和挑戰,有人屹立潮頭,也有人仍在奮力泅泳。
2006年開始試圖擺脫多元化發展不利局面的澳柯瑪股份有限公司(600336.SH,以下簡稱“澳柯瑪”)便是其中的代表。據了解,近年來,澳柯瑪逐漸形成了專注制冷主業的共識,在産品線上做“減法”,公司正式推出全冷鍊戰略,并向着“互聯網 全冷鍊”的特色發展之路邁進。
不過,在快速發展的過程中,日前也有消費者向記者反映澳柯瑪地方售後服務體系方面尚不完善。此外,記者注意到,盡管小家電、廚潔具等産品收入不斷增長,澳柯瑪冰櫃、冰箱等主營業務近年來的業績卻難言樂觀。業内人士指出,從公司目前發展來看,遭遇投訴的售後問題或許隻是澳柯瑪主營業務下滑所帶來問題的“冰山一角”。
對于上述問題,《中國經營報》記者多次緻電緻函澳柯瑪相關負責人,但截至發稿,記者未收到相關回應。
售後難題
日前,消費者馬蘭(化名)向記者反映,其于2017年10月購買的澳柯瑪冰箱,至今已出現兩次重大問題,第一次為智能調溫系統失靈,經多次溝通于兩個月後解決。然而近期,馬蘭又發現冰箱箱體開裂。其多次與當地售後溝通無果,後在撥打全國客服熱線後才得到解決。
馬蘭告訴記者,自己因為冰箱問題與當地售後的溝通過程中,對方态度敷衍,“協調3天之後,售後才來檢查,然後說要往上反映,一周之後再打電話過去,我的投訴竟然還沒有處理”。
記者在由《湖南日報》和國家級地方重點新聞網站華聲在線主辦的監督、維權、幫助類新聞欄目《投訴直通車》上看到,僅2017年下半年以來,與澳柯瑪相關的投訴就有16起,幾乎每起投訴都會提及澳柯瑪售後服務不夠完善。
此外,2017年3月,江蘇省工商局公布了2016年第一階段電冰箱抽檢不合格商品名單,澳柯瑪生産的型号為“BCD-177H”的電冰箱産品被檢出不合格,生産日期為2015年10月19日,主要不合格項目為耗電量與能源效率等級。
在資深産業觀察家梁振鵬看來,冰箱産品出廠後都有一定的故障率,但需要注意的是,産品出現問題之後,廠家必須在承諾的保修期内無償地幫消費者免費維修,“如果修不好就應該去更換冰箱。”
上海市12315工作人員告訴記者,冰箱産品的“三包”期限是整機保修一年,主要部件保修三年。如果在三包期限内出現問題,廠家應提供免費維修。該工作人員告訴記者,如果當地售後處理不及時或者出現侵害消費者權益的事件,可以首先投訴當地售後,如果還不能解決問題,可記錄當地售後的名稱、地址及電話并向12315投訴,申請工商介入維權。
梁振鵬分析,以冰箱為例,其廠家的售後服務體系分為兩種:第一種是在各個省份設立冰箱廠家自己的售後服務中心。第二種就是冰箱廠家規模比較小,可在當地與一些維修商、維修網點簽訂協議,讓社會上的維修網點來代替其為消費者維修,再由冰箱廠家支付費用給維修網點。
“如果冰箱廠家對冰箱售後服務體系的把控不夠嚴格,或者維修費用不夠,維修網點不受廠家控制,就會發生扯皮現象。這種情況下,如果當地維修網點是冰箱廠家自己的維修人員,應該勒令改正。如果是在社會上委托的第三方維修網點,應采取措施監控或者懲罰維修網點,嚴格加強廠家對維修體系的監控。”他表示。
業績波動
對于澳柯瑪産品質量及售後所呈現出來的種種亂象,産業觀察家洪仕斌直言,其根源在于多年來澳柯瑪主營業務業績的持續下滑,“中國的家電企業已經到了一個數一數二的競争階段,随着冰櫃産業的沒落,澳柯瑪在冰櫃行業的龍頭地位已沒有太多價值。對于白電企業來說,有規模才能有利潤價值,從而反哺其生産研發制造相關體系。澳柯瑪在前端出現問題,價值鍊難以形成,這就造成其後端在研發、制造、檢測以及售後等方面一系列問題。”
作為青島“五朵金花”之一,澳柯瑪創建于1987年,2000年在上海證券交易所上市。據澳柯瑪官網資料,目前公司已形成以冰櫃、冰箱、生活電器等家用産品為核心業務,以商用冷鍊産品、冷鍊物流裝備、超低溫設備、洗衣機、空調、自動售貨機等為發展業務,以新能源電動工具車、新能源家電為未來業務的多層次、多梯度産業格局。
然而,記者發現,近年來,澳柯瑪業績波動頗為明顯。年報顯示,2011年~2016年,澳柯瑪營業收入分别為:41.3億元、40.03億元、43.12億元、41.21億元、36.07億元、37.51億元;歸屬于上市公司扣除非經常損益後的淨利潤分别為:1376.06萬元、6933.93萬元、6127.43萬元、5911.23萬元、889.77萬元、737.78萬元。2012年以來,澳柯瑪扣非後淨利潤一路下滑。
2017年以來,澳柯瑪業績依然難言樂觀。據公司2017年三季報,截至2017年1月~9月,公司實現營業收入35.73億元,比2016年同期增長17.84%;公司扣非後淨利潤為1274.88萬元,比2016年同期下滑71.8%。
梁振鵬分析指出,除了冰箱行業本身競争非常激烈,生産成本、人員成本、銷售渠道成本等都在不斷上漲,勢必會對澳柯瑪的利潤及經營業績産生一定影響。“同時,家電市場的集中度越來越高,海爾、美的、海信、容聲、西門子、美菱等一些大的品牌牢牢把控了冰箱市場的主要份額,澳柯瑪冰箱的市場份額比較小,在冰箱市場上競争也比較困難。
溢價能力待提升
據《北京商報》此前報道,成立之初,澳柯瑪以家電為主營業務,後經過多元化布局,先後涉足電動車、太陽能、锂電池、海洋生物、房地産等項目。而主營業務的不清晰也導緻公司最終爆發資金危機。2006年,公司采取先後“強身”的策略:保留了以冰櫃為主的制冷産品、電動車和生活家電三大系列,而空調、太陽能等業務都被砍掉。
澳柯瑪董事長李蔚此前在接受記者采訪時也坦言,一定要正視曾經走過的彎路,“上市之初,我們也曾進行過多元化擴張,目前來看,是比較失敗的。但是,如果沒有當時的多元化布局,現在你在展廳也看不到洗衣機、小家電這些非制冷産品的出現。”
據李蔚介紹,近幾年來,澳柯瑪逐漸形成了專注制冷主業的共識,在産品線上做“減法”,形成了涵蓋通用(家用)制冷、商用冷鍊、生物冷鍊、超低溫設備和裝備、冷鍊物流等全冷鍊産業體系,在此基礎上,澳柯瑪正式推出全冷鍊戰略,并向着“互聯網 全冷鍊”的特色發展之路邁進。
不過,記者梳理公司多年年報發現,自2013年以來,公司冰箱、冰櫃、電動車的營業收入與上年相比均呈下滑趨勢,與之相對,小家電、廚潔具等營業收入開始呈現增長趨勢。年報顯示,2012年~2016年,公司冰櫃、冰箱産品的營業收入為:25.59億元、28.05億元、26.09億元、23.69億元、22.77億元。2012年~2016年,公司小家電營業收入為:1.2億元、1.18億元、1.45億元、1.62億元、1.91億元;廚潔具營業收入為:1.84億元、2.65億元、3.23億元、3.38億元、3.81億元。
對于冰櫃、冰箱等主營業務的持續下滑,洪仕斌表示,除了家電環境的變化之外,澳柯瑪拳頭産品的産業或面臨沒落,“原來其主營冰箱業務,尤其冰櫃是其龍頭産品,但現在冰櫃産業可能會慢慢沒落。澳柯瑪失去了主要競争力,在冰箱行業又面臨着幾大巨頭的分割,就會導緻其業績的下滑。主營業務沒辦法參與競争,勢必會延展其他品類,這就是為什麼澳柯瑪會進軍小家電。随着小家電發展,其從零到一的業績有所增長,但這也會加劇其主營業務不清晰。”
梁振鵬補充說:“澳柯瑪的品牌形象、品牌附加值、品牌溢價能力比較低,導緻其産品在高端市場上基本賣不動,産品主攻的是中低端市場或者農村市場。澳柯瑪品牌形象以及品牌溢價能力仍然需要進一步提升。”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