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生活

 > 總是有人要赢怎麼辦

總是有人要赢怎麼辦

生活 更新时间:2024-06-26 07:19:05

總是有人要赢怎麼辦?當你有勇氣去成為第一時,試着拿出更多勇氣去直面那些壓抑鋒芒與野心的偏見,我來為大家講解一下關于總是有人要赢怎麼辦?跟着小編一起來看一看吧!

總是有人要赢怎麼辦(為什麼有的人會害怕赢)1

總是有人要赢怎麼辦

當你有勇氣去成為第一時,試着拿出更多勇氣去直面那些壓抑鋒芒與野心的偏見。

——————————

你會不會害怕成為一個群體中名列前茅的人?

這個問題聽上去有點“反直覺”。在競争日趨激烈的社會,很多人都期待在同齡人中脫穎而出,想赢怕輸。但也有這樣一群人,他們在學校或工作中表現很好時,常常害怕周圍人排擠自己,甚至暗自希望自己不要冒尖;獲得展示自我的新機遇時,總會束手束腳、想要逃避……

為什麼有的人會害怕赢?這一擔憂會對個人成長和發展造成怎樣的影響?華東師範大學心理與認知科學學院教授陸靜怡指出,“赢”能夠讓人獲得成就、實現自我價值、擁有良好感受,也容易讓人焦慮人際關系、被期待壓得喘不過氣。在追求卓越的路上,如何更自在地享受成功,或許是更值得我們思考的課題。

“别人家孩子”也害怕當第一

“人家考進年級前十啦,不願意和咱們一起玩。”就讀于金融專業的大二學生黃雨欣至今還記得自己初一時遭遇的言語攻擊,當時對方的神态用現代網絡用語形容很貼切——“既綠茶又陰陽怪氣”。

那一刻的不适感,讓黃雨欣印象深刻。同學的話語讓她覺得自己被排除在原本熟悉的朋友圈之外。

黃雨欣從小到大都是典型的“别人家孩子”,考試沒有掉出過班級前三,還是班裡的文藝委員。剛從小學升到初中時課業壓力并不大,黃雨欣性格活潑,很快和周圍同學結成了好友圈。最初大家對于成績與排名還沒有概念,期中考試後,黃雨欣考了班級第一,年級第五,成績帶來了成功的喜悅,也帶來了周圍同學的嫉妒和敵意。

同樣是“好孩子”的劉斌也有類似體驗。逢年過節家庭聚會時,爸媽提到自己都是故作謙虛地說:“哎呀我們平時都完全不用操心于斌的學習,全是他自己一個人考出來的。”此時總會有某位親戚開始數落自己的孩子:“還是你家孩子懂事省心,我們家的就不行……” 劉斌很苦惱爸媽在飯桌上的表現,覺得自己在表兄弟姐妹中的位置非常尴尬。

心理咨詢師嚴藝家發現,盡管教育環境始終鼓勵我們積極上進,但當一個孩子真的很棒時,周圍大人的反應可能令人難堪。“例如,有的大人特别喜歡在家庭聚會的飯桌上不斷吹捧自家孩子的成就,對别家孩子從不關心鼓勵。”

還有一些老師喜歡在班裡把某幾個好孩子樹為典型,号召大家都以他們為榜樣,事事讓好孩子先上,卻忽略别的孩子也有閃光點,沒有給集體創造更多公平競争的環境。嚴藝家認為,這樣的養育環境有可能讓一個冒尖的孩子在獲得成功時,不斷感受到來自同輩夥伴的嫉妒或者敵意,喚起内疚感甚至恐懼感。“孩子經常沒辦法意識到這些不愉快的體驗和優秀本身沒太大關系,隻能無意識裡把赢和麻煩、不安全的感覺聯系在一起,以至于會越來越回避‘當第一’這件事。”

别讓優秀背上“偶像包袱”

對于大二學生趙亮而言,有時候害怕赢,是因為不想做“赢”之後的一些事情,例如當衆領獎和演講。“小組作業抽簽上台演講,好巧不巧我拿到了第一名。老師需要演講的人上去領獎,作為一個社恐,當着很多人的面演講會感到害怕,當時的想法就是,我不如不赢。”

“能力越強,責任越大”“責任越大,委屈越多”。這種擔心讓趙亮面對機會時畏縮不前,不願意展現自己,甚至錯失良機。

“欲戴王冠必承其重。”畢業于醫學院的楊琪琪深谙這個道理。她發現,獲得成功固然能得到激勵,但是赢了之後的連鎖效應不一定是每個時刻都能承受的。

例如在醫院實習考察時,在小組裡常常拿第一未必是件讓自己快樂的事情。“拿第一,有時意味着未來的小組作業都要自己負責,帶着其他人拖飛機;有時也意味着會得到超出自身實力的預期,比如導師會對我的要求越來越高。”楊琪琪發現,成功給自己帶來的壓力有點大,一旦失敗了,也會對自信心造成打擊。“萬一下次很努力卻沒有拿到第一呢?”

漸漸地,楊琪琪不想去追求個人的“高光時刻”,更希望把自己隐身在人群中,“一直中庸或者平平無奇也挺好”。

“很多人對優秀者抱有不切實際的期待,認為他們應當保持常勝。”陸靜怡舉例,比如對于中國乒乓球隊或類似的高水平團隊,觀衆期待他們将冠軍獎杯長久留在中國,三連勝後期待四連勝,四連勝後期待五連勝……但從統計學角度來看,幾乎不可能出現永勝将軍,因為成績由真實水平和随機因素決定,即便水平高超,發揮失常、狀态不佳等随機因素也有可能讓優秀者暫時離開第一的位置。而旁人不切實際的期待,往往讓優秀者不堪重負。

這些期待壓得人喘不過氣,讓人一刻不敢怠慢。當要求略高于自身水平時,人們動力滿滿,想要跳一跳,努力達到要求。但是,當要求過高、人們認為跳一跳也難以觸及時,就會失去奮鬥動力,産生放棄的念頭。

“如果這個人也認同了這些期待,就可能會有很大的壓力,無法接受自己表現中的起伏。”嚴藝家認為,這種情況下,一個人在無意識中很可能會非常努力,但抗拒成為第一,甚至會有意無意抑制自己的實力。

如何更自在地“赢”

“回避冒尖一方面會讓人錯失成長良機,另一方面也會讓人感到舒适,避免時刻處于戰鬥狀态,以及這種狀态引發的過度焦慮。”在陸靜怡看來,“害怕赢”或許是一個對于期望值設定的調整。

“社會發展需要人們不斷突破、追求成功,我們要給優秀者營造良好的輿論環境,設立正确的期望。”陸靜怡建議,在追求卓越的路上,要給自己和他人适當的喘息機會,“善待”赢家,允許他們偶爾平庸,為他們“解綁”。

嚴藝家則建議,當你由于人際關系顧慮而回避成功時,可以告訴自己:“你無法讓世界上所有人都喜歡自己。”同時,可以試着多發現周圍人的閃光點,多支持資源有限的人實現他們的小目标,體驗到競争背後的溫情與守望相助。

除此之外,試着告訴自己:我是人,不是機器,不可能是常勝将軍。嚴藝家指出,接受變化才是前進道路上的常态,我們能做的是盡可能享受當下付出的各種努力,同時盡可能接受那個有力量也有局限的自己。“當你放下偶像包袱時,也許會發揮得更好,并且有可能會讓周圍人放下對你過度理想化的期待,和你更加平等自在地建立起關系”。

“樹大招風”“槍打出頭鳥”“太優秀的女孩子不好找男朋友”……除了個人和社會期望,害怕當第一也有可能受到一些傳統觀念的影響。嚴藝家指出,大部分傳統觀念或諺語都存在以偏概全、取樣偏差的可能性。當你有勇氣去成為第一時,試着拿出更多勇氣去直面那些壓抑鋒芒與野心的偏見,成為無法被諺語所定義的人。“你将取得的不僅是某個領域的成就,還能為人類文明的表達形式拓展出一些空間”。

盡管曾經曆昔日好友的敵意,黃雨欣還是選擇繼續保持努力前進的步伐,更坦然地面對競争過程中的人際變化,“優秀不應該成為人際關系和前行路上的詛咒”。

中青報·中青網見習記者 餘冰玥 來源:中國青年報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生活资讯推荐

热门生活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4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