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到ACT/SAT/SAT-2數學,部分同學都會覺得其實挺簡單,但是不排除有些同學覺得拿高分很難。
普高的同學都會有這樣一種感覺:好多概念之前從沒學過,比如複數、矩陣,接觸的時候完全摸不到頭腦,加上又是全英文課程,不少概念壓根就搞不明白。而國際班的同學普遍的感受是:有些知識沒見過,計算量太大,做題速度跟不上。
今天,Bobo老師就給大家剖析下這三門數學之間難易關系。
關于閱讀量
不用說,在SAT改革前,也就是我們常說的老SAT,數學是非常簡單的,題目文字少,一般題目隻有1-2行,後面也有一些題目較長,有4-5行,但是出題意圖都非常明确,甚至有時不用讀題,直接看數學符号就能夠算出最終答案,大部分同學在750分以上沒有問題。但是在2016年改革之後,數學的文字一下子就長了很多,對于題目背景的設置複雜了很多,雖然是簡單的求平均數的題目,卻會有很長的描述,比如是十位美國總統的平均就職年齡。這就需要同學耐心地讀完題目,分析出題意圖,經過簡單的計算,得出最後的結果。沒有基本的閱讀功底、耐心的讀題習慣,獲得高分還是有一定難度的。
相比之下,ACT的數學題目一直很長,背景設置一直較老SAT複雜,也會有很長的文字描述,但是要比新SAT稍微簡單一些,比如算出給屋頂刷油漆的總價,告訴你這是梯形的屋頂,算面積,然後再算油漆的需求量,最後算價格。但是好在這種題目并不是特别多,稍微有點耐心就可以較好完成答題。
SAT-2數學是這三門中最專業的數學考試。大部分題目文字簡單,少部分題目文字多,總體沒有太複雜的背景設置、太多的文字描述,更加直接一些,對于考點的考察也非常清晰。
小結:文字量,新SAT > ACT > SAT-2
關于知識點難度
對于普高的理工科同學而言,這三門考試都很簡單,但是對于文科同學,以及沒有太多理工訓練的國際班同學而言,還是有一定難度的。
還是先看下SAT。老SAT的考察難度是最簡單的,再加上考點明确,很少有故意設置的“陷阱”,所以會有同學有知識點的困惑。但也正是因為簡單,所以更容易讓人放心警惕,更容易粗心犯錯。老師稍微一講,同學立馬就能恍然大悟。這一點也常常讓老師、同學覺得無可奈何,除了叮囑各位同學細心點,似乎也沒有什麼好的辦法。改革後的SAT,大部分題目的難度是略微有點降低的,而且考察的更加基礎,比如一次函數的斜率在特定的背景下的具體含義。這種解釋在老SAT和其他考試中都沒有出現過。但是新SAT也偶爾會有幾道題的難度較大,比如可汗樣卷中考察到了SAT-2難度的餘式定理,就超出了老SAT的考察難度。
ACT數學的難度一直是大部分中等,少部分偏難,比如考察頻率非常小的矩陣、複數、三角函數、簡單的立體幾何等。
SAT-2數學的難度是最大的,考察範圍最廣,比如多項式除法、餘式定理、極坐标、三角函數的圖像/周期/公式變換、立體幾何等。
小結:難度,SAT-2 > ACT > 新SAT
關于計算量
三門考試都是可以帶計算器的。新SAT考試的Section 3 不可以使用計算器,Section 4可以使用。ACT 可以帶計算器,但是計算器不可以有CAS(計算器代數系統)功能。SAT-2可以帶計算器,科學計算器/圖形計算器都可以。
但是就計算量而言,SAT-2最專業,所以計算量是最大的,新SAT考察非常基礎,計算量非常小。
小結:計算量,SAT-2 > ACT > 新SAT
綜上所述,我們來總結一下這三項考試數學模塊的對比:
閱讀量
知識點難度
計算量
新SAT
最大
最易
最易
ACT
中等
中等
中等
SAT-2
最小
最難
最大
可見這三門考試各有千秋,那麼準備的策略也就各有不同。當然,單純從應試的角度出發,孩子在備考時多刷真題、強化訓練肯定能有所進步。但是從長遠的提升個人數學能力來看,孩子應該從日常開始儲備數學知識、鍛煉自己的邏輯思維與做題技巧,這些對于孩子未來的升學與個人發展都是強有力的助攻。
所以,Bobo老師推薦孩子在課餘學習國際頂尖競賽AMC課程,從根源上激發孩子學習數學的興趣,構建完整的數學知識體系,真正提升數學能力而非單純的提高卷面分數,為升學名校打下堅實基礎。
AMC(American Mathematics Competitions)作為國際數學競賽,全英文的試題決定了參賽者必須具備紮實的英文基礎。其次,AMC試題設計嚴謹、難易兼具,不但在測試中使任何程度的學生都能感受到挑戰,還能充分而客觀的考察出學生的數學能力。另外,AMC競賽的一大優勢在于,它的參賽對象覆蓋了從小學到高中各年級段的學生。通過專業與興趣的結合,幫助孩子提升數學學習興趣,掌握數學競賽技巧,同時還能鍛煉思維邏輯,提升綜合素養。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