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公衆喜歡的吉祥用語用在公司的稱謂上,來順迎顧客的求福求順心理,以招攬生意。 例如,上海的大鴻運、大富貴、風順樓、五福樓等就很受舊時顧客的青睐,認為到那裡去舉行宴會,會使自己“财運亨通,福星高照”。
北京著名的内聯升鞋店在這方面更是做足了文章:“内”指的是大内即清朝宮廷,用這個來标榜這家鞋店不同尋常,是供奉大内用的一種鞋店,“聯升”系取“連升三級”之意。
此名号是為了滿足舊時角逐功名利祿之輩,想平步青雲,在大内連升三級的幻想。上海城隍廟的春風得意樓、西藏路的甬江狀元樓等名稱也都有這樣的功效。
迎合命名法的前身是傳統的招徕命名法。比如古代的招商客棧,悅來客棧等,多數是旅店,其名号性質介于寫實與述志之間。後來的這類名字有悅賓、迎賓、聚賢、叙賢等。北京的會仙居則更使這類名字添上了風雅的色彩。
四、姓名結合法美國的福特汽車公司、日本的松下電器公司都是用姓名做為公司名稱的。把姓名與吉祥的詞語結合起來起公司名,能夠體現很多新意。
北京的張一元茶莊是個典型的例子。這是安徽人張文卿創辦的。1900年開張了一家茶莊叫“張玉元”,這個命名中包含了店主的良苦用心:“張”表示這是張家的買賣;“玉”是茗的簡稱,
在陸羽的《茶經》中,它是茶葉的通稱,因此三字合起來表示這是張家的第一等的茶莊。1908年,張開辦了第二家茶莊,取名張一元茶莊。“一元”是根據“一元複始,萬象更新”的說法,象征他的茶莊開市大吉,永遠興旺。
1912年,張又開設了他的第三家茶莊,取名“張一元文記茶莊”。“文”字是他名字中的一個字,表示這是正守。由于這個名字太曲折,一般看不懂,因此解放前,北京盛傳張一元茶莊是張文卿用一元錢買下一張黃河獎券,巧中頭彩發了大财辦起來的。此說其實乃望文生義。
安慶的胡玉美釀造公司,創辦人胡玉美,從一家生産豆瓣醬的小作坊裡,潛心研制,造出了風味獨特的蠶豆醬,風靡海内外。一直到今天發展成為胡玉美釀造公司,規模不斷擴大,産品花樣不斷翻新。
而“玉美”二字寫進公司名稱,實為精彩一筆,使人在未品嘗美味之前,透過包裝上的“玉美”二字就讓人感覺到了它傳遞出的泌人心脾,如玉晶瑩般的美妙。
蘇州的沐泰山國藥店,為甯波沐氏所創。泰山為五嶽之首,以這命名,取其垂世長遠之意。 上海的盛錫福帽店,1912年劉錫三創辦于天津,是以自己名字中的一個字,前後加上“盛”“福”兩字組成的,以示“天官賜福,興旺發達”之意。
五、象征命名法以美好的事物命名,有的可能有明顯的象征意義,有的則是隐隐包含着命名者對自身事業的企望,這也是用得頗多的一種命名方法。
例如:“四川天歌集團公司”,就取名于一首唐詩《鵝》,其中一句“鵝,鵝,鵝,曲項向天歌”,更是盡顯童真童趣,情趣盎然,一下子就把公司向上不斷發展的迫切期望和争取消費者的支持,縮小企業公司與顧客的距離,很好的融為一體,不實為一個成功的好名字。
這種命名法通常也不包含任何競争性。常見的這種名稱有龍鳳、曙光、雙鶴、梅蘭、青山、春光、長城、江山、牡丹、百花、藍天、青雲、金星、白天鵝、熊貓等。
六、雅字命名法由于儒家重文抑商的傳統,讀書人恥言财利。受他們的影響,一些經商者在命名中也以表現書香為榮,以追逐銅臭為恥,從而使有些商業性場所的命名聽起來就像文人的書齋一樣,叫“齋”、“閣”、“軒”、“居”、“村”、“樓”、“園”的不少。這是中國特有的商業性命名。
這類命名如上海的有翠文齋、馬詠齋、鴻雲齋、如意齋、采芝齋、浣香齋、五芳齋、五味齋、天香齋、美味齋、老半齋、尊古齋、鐵筆軒、天鵝閣、秋霞閣、蘿春閣、遠香居、叙賢居、利男居、松月樓、松鶴樓、榮華樓、景華樓、景華得意樓、杏花樓、燕雲樓、聚興園、梅園、錫園、富春園及綠波廓等;
北京的老字号則有同仁堂、宏仁堂、赜齡堂、鶴年堂、福壽堂、老二酉堂、雲香客、天聚齋、集升齋、長福齋,會仙居、天興居、稻香村、桂香村等。
雅字再進一步,便是用典,這是中國舊文人脫不掉的習慣。用典有用詩文,也有用成語的。
例如杭州樓外樓菜館便得名于一首名詩:“山外青山樓外樓,西湖歌舞幾時休?暖風薰得遊人醉,直把杭州作汴州。”創于明末的北京老二酉堂書店用典更深僻一些。
據傳說:秦始皇焚書坑儒時,有不少人的藏書怕被焚毀,隐匿在家中又怕引來殺身之禍,就把存書轉運到“二酉”,老二酉堂因此命名,并在其出版物商标的圖案中印有四個小字:“學富五車”。
七、俗語命名法與雅語相反的做法是采用俗語命名,即用民間口語為店招。
事實上,用雅語曲高和寡,往往隻能博得知識分子和上層貴族的鑒賞,當然能過他們的品評也易于名揚四海。
但做買賣所面對的是一個大得多的消費群體,相對來說,用俚俗語做店招更容易赢得廣大的下層群衆的親近感,其名稱不胫而走,有時比雅名還要響亮。
著名的王麻子、狗不理等都是俗語。用口語的,例如上海“益民餅家”在設立分店時,受一位廣東老太太一句話的啟發,取名“一定好”,結果生意果然好,在虹口一帶,名氣比總店還響亮。
又如“好吃來”瓜子大王、“鮮得來”排骨年糕、“天曉得”梨膏糧商店,都用滬語作招牌,上海人聽來分外親切。
八、諧音命名法諧音命名也有許多方法。有的是先想好諧音再命名,如上海的郁良心藥店,店主名郁屏翰。從字面上看,用是姓氏加述志語法,但在語音卻有“有良心”相諧,以示經商不賺昧心錢的誠意。
九、含蓄命名法如果說坦露胸懷、暢所欲言是一種陽剛與活動的美,那麼欲言又止,言盡而意無窮,則是含蓄美。在給企業公司命名時,含蓄之名能讓顧客駐足停留時,咀嚼不已、餘味無窮,不僅提高了企業公司的知名度,更讓人體會到了這樣的公司企業一定有着卓越優良的品質。
例如郭沫若手書店名的京華老字号“六必居”就是如此。相傳該店創自明中葉,迄今已四百多年,店内金字大匾為嚴嵩手書,其名來源有三說:
其一,“六必居”為六人合開,他們請嚴嵩提筆寫了“六心居”。後想不妥,六心豈能合作?于是在“心”字上添了一筆,成“六必居”。
其二,“六必居”原為酒店,其釀制的酒聞名遐迩。據說其秘訣是在釀制過程中做到六個“必”:黍稻必齊,麴蘖必實,湛之必潔,陶瓷必良,火候必得,水泉必香。因此人稱“六必居”。
其三,為文化好事之談。實際上“六必居”為山西臨汾西杜村趙存仁三個兄弟所開,專賣柴米油鹽。“開門七件事,柴米油鹽醬醋茶”,樣樣都是人們日常生活中和不可少的。
他們除了茶外,六樣都賣,因而起名叫“六必居”。可以從上看出,“六必居”實在是個含蓄的名稱,體現了命名者的高超文化與藝術功底。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