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民俗

 > 貴州曆史最久的少數民族

貴州曆史最久的少數民族

民俗 更新时间:2025-01-24 22:37:25

貴州曆史最久的少數民族(600年的貴州神秘部落)1

自古以來,我們中國人對"海納百川,有容乃大"這一條箴言的信奉,不僅體現在我們對外的友善态度,更體現在我們對内的包容接納态度。我國是一個擁有着衆多民族的國度,不同的民族共同組成偉大的中華民族,在中國的沃土之上和諧相處、蓬勃發展着。

在很多人的普遍認知裡,我國一共有五十六個民族,主體是漢族人。其實這個認知是不準确的,除了五十六個民族以外,我們還有二十幾個沒有被識别的民族,例如穿青人、夏爾巴人、珞巴族等等。所以說我國的民族文化是"海納百川"的,豐富多彩。

我們今天要介紹的便是"穿青人"這個民族。曾經見過身份是穿青人的同學,他們在自己的民族節日裡的穿着非常有意思,特點完全是區别于其他民族的。那麼他們居住在哪裡呢?貴州省的安順市和畢節市便是穿青人的主要聚居地。接下來我們一起走進穿青人的民族曆史和特有文化吧!

貴州曆史最久的少數民族(600年的貴州神秘部落)2

1、 六百餘年的曆史

在中國的曆史上,相傳在六百多年前就已經出現了關于穿青人的記載,他們主要聚居在貴州省下的縣市中。由于生活在偏遠的黔西地區,穿青人保留了自己非常完整且獨有的文化,他們很少出現在大衆的視野中,神秘色彩十足。

因而中國在最開始統計類别的時候,也沒有把他們計入。後來随着交通運輸的發展,穿青人和其他各族人民也有了更多的交往。在一次國家人口普查的時候,當地的穿青人堅持要在戶籍表單裡的民族那一項填上"穿青人"幾個字。

政府雖還未把"穿青人"列入中國的民族範疇裡,但也準許了這些行為,暫且先将"穿青人"劃定為特殊的民族标識。那麼穿青人究竟是什麼來曆呢?他們其實是漢族的後代?

貴州曆史最久的少數民族(600年的貴州神秘部落)3

在民間流傳着兩種說法,第一種說法是穿青人毫無疑問的就是貴州的原生民族。他們自古就在黔西地區生活,由于交通不便,他們過着自給自足、不與外界溝通交往的生活,所以少有人知。直到後來,就像漁夫誤入了桃花源的情節,外界在偶然的情況下才發現了穿青人。

而另外一種觀點是這麼認為的,穿青人其實就是漢族的後代。隻是由于過去中原地區戰亂不斷,尤其是明朝時,中原的戰火經常會蔓延到雲南貴州一帶,很多中原的士兵們都來到黔西地區作戰。

由于戰事往往是一件長時間的事,所以士兵們選擇攜家屬一同前來,随軍的士兵家屬們便在黔西地區安頓下來。後來待到戰争結束後,在此地已經安家樂業的士兵及其家屬們已經沒有回到中原的必要了,他們往西駐守邊疆,在此地繁衍生息。因此長期以往,這部分在西疆定居的漢族人形成了自己獨立的民族部落,也形成了相應的民族文化。

貴州曆史最久的少數民族(600年的貴州神秘部落)4

根據2000年的人口普查統計結果顯示,貴州省穿青人的數量是很龐大的,一共達到了六十七萬人。穿青人有着自己獨特的民族文化與民族習俗,無論他們的起源究竟何在,他們都是中華民族的一份子。

2、 穿青人的民族文化

聊一個民族,怎麼能不聊聊它的文化魅力呢?文化是一個民族的核心内涵,唯有走進一個民族的文化,你才能深入到他們的民族内部裡。穿青人内部保留、發展着自己獨特的文化,極具特色。

"青色"可以說是穿青人自己的民族顔色。他們将青色穿在身上,傳統服飾以青色為主打色,所以"穿青人"的名字由此而來。這成為了識别穿青人的主要特征。穿青人在發型也大有講究,穿青人的婦女絕大部分都擁有着一頭茂密烏黑的長發,挽成發髻用布帽包裹固定。因為她們自嬰幼兒期便不會再剪發,一生長發。

貴州曆史最久的少數民族(600年的貴州神秘部落)5

除此之外,與山林為伴的穿青人将猴這種動物視作為神,因而山魈是穿青人的民族圖騰,在他們日常使用的工具或者武器上随處可見。每年農曆的正月初五到正月十五這段時間,穿青人都要讓巫師披上熊皮裝扮成山魈的模樣以保證未來一年村子裡不會受到瘟疫和疾病的侵襲,為部落祈福。

與此同時,另一種祈福方式是每年的新春時節當地人會組織穿青人的單身适齡男女到各家各戶演唱花燈,這樣便可以在來年收獲平安幸福

令人不敢相信的是,穿青人在婚姻制度上與其他古老民族流傳的傳統并不相似,甚至可以說是非常現代。穿青人的婚姻制度是一夫一妻制,而且婚配條件非常嚴格,禁止同一個宗族或者同一個姓氏的男女之間通婚,除此之外支持青年男女自由戀愛。

在穿青人的内部文化系統裡,也并不是傳統意義上的父權社會。相反的是,婦女地位比較高,她們沒有"以丈夫為天"的教育。在田地裡随處可見在幹重活的女子,家裡的事務是夫妻雙方共同參與,在财政問題上也是男女平分權力。可見,穿青人雖然生活在落後的偏遠地區,而意識形态上卻超出了先進的中原地區許多。

貴州曆史最久的少數民族(600年的貴州神秘部落)6

3、 現代的穿青人

在現如今,被高科技和全球化浪潮沖擊下的每一個地球人,都難逃"被同化"的風險。我國的各個民族也逐漸"漢化"起來,這其中利弊參半吧。中國現代的發展速度沒有把穿青人遺漏在後面,穿青人所聚居的市縣發展起來了,很多當地的穿青人也陸陸續續地走到了外面的世界,甚至是走向全球。

穿青人也逐漸趨于漢化,他們也說漢語、也使用手機、也會乘坐各種交通工具。除了骨子裡流淌的穿青人血脈,我們彼此之間幾乎沒有什麼不一樣

不過在穿青人聚居的本地,城市風貌還是與漢族人很不一樣的。例如當地人仍保持着穿本民族的青色服飾的習慣,頭上還習慣包裹着一塊麻布長帕,尤其是戀舊的老人們。當地仍有許多具有穿青人特色的民族小吃。

"同質化"可以帶來和諧,可是在"同質化"之餘,我們還是應該盡力保住自己獨特的民族文化和特色,讓我們自己的民族實現獨立的發展和傳承。

文/羽昕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民俗资讯推荐

热门民俗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5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